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效愚 《前线》2009,(8):18-21
有特色、高水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已经圆满落幕快一年了。中国和北京在巩固奥运成果,弘扬奥运精神,推动奥运举办城市持续发展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是所有奥运举办城市赛后都面临的共性课题,也是一个世界关注、期待中国北京给出精彩答案的问题。我们相信:中国、北京会以自己科学发展的实践回答这些关注与期待,会向世界再次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与能力,会对奥林匹克事业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1,(8)
一个不眠之夜,一个13亿人的不眠之夜!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全国各地群众由衷地喜悦,尽情地欢呼,决心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全力支持北京办好奥运。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1990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北京亚运村时提出:“中国要申办奥运会。”从1993年首次申办到今天申办成功,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执着追求和满腔热情没有减弱。“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为“申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8,(6)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战胜所有竞争对手,赢得了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权,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终于成真。今天,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热情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传递,6600万江淮儿女也以自己的方式关注奥运,支持奥运,为奥运加油。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味百年奥运梦圆中华的一幕幕生动历程,从中感受祖国的强大与复兴。  相似文献   

4.
《求是》2001,(14)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传来喜讯:国际奥委会经投票表决庄严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赤县神州,闪烁着希望之光,华夏儿女,笑傲五洲四海。  五星与五环齐飞,奥运同中华共辉,这是世界最好的选择,这是新世纪说不尽的佳话。  我们的祖先可以欣慰了。几千年的辛劳和智慧,凝炼成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让子孙自豪,令世人神往,早早地搭好了“人文奥运”的最好舞台。  我们的祖国可以扬眉了。在上一个世纪交替的时候,当第一届奥运圣火在雅典燃烧的1896年,正蒙受甲午之辱的中国人根本没有资格走进奥…  相似文献   

5.
《前线》2008,(8):10-11
2008年4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考察北京奥运会设施时强调: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13亿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目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我们要发扬连续作战、勇攀高峰的精神,协调配合,扎实工作,圆满完成筹办奥运最后阶段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6.
作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中国北京,率先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科技奥运”更是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如何正确理解“科技奥运”内涵,使其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理解、认可,并作为北京奥运遗产传承久远,是摆在北京奥运会筹办者面前的一个重大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前线》2008,(5):1-1
奥运圣火从奥林匹亚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由胡锦涛主席亲手点燃火炬并启动了“和谐之旅”的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奥运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传播着“和平、友谊、进步”的理念。正在全球进行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以及13亿中国人民期盼奥运、热爱和平、共建和谐的良好精神风貌。尽管在火炬传递过程中,“藏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干扰破坏,西方一些媒体及政客蓄意诽谤诬蔑,但这都不能影响奥运火炬传递的魅力和全世界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横》2008,(5):F0004-F0004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重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全体中国人都沸腾了,兴奋着,彼此祝贺着。摩拳擦掌着……我们要将2008年奥运会建设成为奥运史上有特色、高水平的一届盛会。转眼间,2008年已翩然而至。北京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通信,看看在移动通信方面所作出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前线》2001,(8)
中国人的“奥运之梦”终于实现了! 在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举办一次全世界、全人类的盛会——奥运会,是我们几代人的理想,是中华民族长久的期盼。申办奥运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回顾过去百年的耻辱历史和艰难岁月,我们有理由为今天的胜利而庆祝,为今天的成功而自豪。 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是北京也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也是中国在新世纪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举办奥运会不仅会进一步增进我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中国奥委会原副主席”、“2000年奥申委秘书长”、“北京2008奥组委高级顾问”……一串长长的头衔向人们展示着魏纪中和奥运的不解之缘。 魏纪中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经历者和见证者,2008年,古稀之年的魏纪中正期待着以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的身份见证奥运会。奥运百年,他亲身经历了50年。这50年,从抵制到参与,再到申办奥运会。在中国崎岖的奥运之路上能清晰地看到魏纪中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05,(3)
在阵阵金鸡报晓声中,北京2008年奥运会又向我们走近了一步。为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奥运新理念。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实现和谐的奥运,是“更高、更快、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的有机统一。可以说,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是北京奥运会的突出亮点,是体现高水平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首都实力的不断提升,方方面面的一个共同看法是,北京举办奥运会,在场馆建设、交通设…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8,(3):59-62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说起北京奥运会,我们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一个“中国印”的独特形象。这一创意独具的奥运会会徽,不仅形似运动员、形似“京”字,还兼具“文”字的神韵,蕴涵着“人文”、“文明”的深刻含义。它告诉我们,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更是人文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国民素质的锤炼,一次社会风气的洗礼。随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临近,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相似文献   

13.
初京辉 《新长征》2008,(7):27-27
去年“中秋夜奥运情”晚会上,当我走上台,从吉林市体育局领导手中接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提名证书时,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能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是很多人的梦想,而我,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将有机会与奥运圣火零距离接触,这是何等荣幸。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盛会,也是世界文化盛会。北京奥运会,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的特色。中办会徽形似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国结”,“中国结”体现了中国人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也象征着世界人民团结协作的深刻涵义。吉祥物五福娃,把中国的金、木、水、火、土的哲学思想,与奥运五环相匹配,这是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最精彩的结合。奥运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5.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从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到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为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奥运的梦想,为兑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盛会的承诺,我们走过了2580多个筹办奥运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6.
北京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204个国家地区运动员见证空前的奥运盛典,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1907年发表《雅典的奥运会》讲演以来,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化为金牌第一的骄傲。100余年的强国追求赢来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7.
“我们赢了!”随着2001年7月13日来自遥远莫斯科的阵阵欢呼,奥运会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这一刻,中国人盼望和等待了太久、太久!  相似文献   

18.
钢铁屏障     
《党员文摘》2008,(8):F0002-F0002
此刻,第29届奥运会赛场烽火连天、比赛正酣。“9·11”事件后,世界性恐怖袭击活动日益猖獗,不但针对奥运会,而且像八国峰会等重大活动也成为各类恐怖势力攻击的重点。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恰逢中国改革开放5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确保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我国动用了陆军、海军、空军的精兵强将和作战飞机、直升机、舰船、导弹、防化等武器装备,防控能力堪比世界一流水平。有了这道钢铁屏障,我们完全有能力出色地做好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任何破坏的图谋均不会得逞。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齐聚中国。奥运的到来,使2008年的中国充满了激情与梦想。中国人民相信。我们有能力举办一场伟大的奥运会。为了办好这次盛会,中国人民付出了许多心血与汗水.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以及广大的普通劳动者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并见证了奥运的渐近和中国的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8,(11):55-55
邓聿文在9月18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向更高水平进步的新起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北京奥运会所蕴舍的三个理念,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实际上就预示了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即从过去更多依靠资源投入和廉价劳工转到更加注重生态和环境,更加注重用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更加注重社会道德和精神的培育上来。这其实就是一个与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的新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发展的代价也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