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文婷 《学理论》2010,(11):202-2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和终极目标。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本文从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角度,对进一步强化德育功能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其中,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德育在五育关系中起导向作用   德智体美劳是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处理好各育之间的关系,并要以德育为核心。“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病之一在于片面地重视智育,忽视甚至放弃其他各育。有学者对德智体美劳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德育与心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思路,指出,德育在个性教育中处于核心地…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中,德育与其他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应该是德育和智育协调进行的过程。因此把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使英语教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德育是素质教育之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它是以培育受教育者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因此 ,德育在“育人”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同时 ,德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彼此联系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共同存在于素质教育的统一结构之中 ;德育的因素渗透到学校的所有教育领域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 ,德育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是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全过程之中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小学美术审美教育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在认识观念层面上,把审美教育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或工具,而不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二是在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关系协调上,把自己和智育、德育片面地对立起来,往往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和智育、德育的有机联系。三是在具体实施上,与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等同起来,没有对小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本体加以研究,而是泛泛地采取了美学中的一般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到“德育为先”,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是在新形势下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美国日本的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来,世界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心情。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和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国际教育大会明确要求,要“通过提供智育、德育、体育、美  相似文献   

8.
尹辰 《民主》2004,(6):30-31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开放前是天天学政治抓思想教育,那时讲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政治思想好其他一切就都能好。改革开放后仍然一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智育、体育中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在教育方法上也有很多独特的创造,如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时事政治,学习英雄模范,参加社会实践,饮水思源,创建爱国  相似文献   

9.
在德育教学中,忽视德育理论研究与指导,不但造成德育运行系统发育不良,学生适应能力萎缩的后果,而且使德育教育出现周期性波动,即德育——智育——再德育——再智育的循环涨落,德育工作也伴随着强调——忽视——再强调——再忽视的起伏过程。教育是个有机整体,德育是它的中枢部位。德育的波动,必然引发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联波动乃至整个教育的波动。由此产生的结构性破损和机能性障碍,延缓丁我国学校教  相似文献   

10.
董助良 《各界》2007,(2):75-76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对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精神,同时,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使学校体育沿着健康方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杜雨来 《学理论》2010,(21):233-234
以往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忽略了进行系统教育的合适时间问题,同时德育课本也存在着严重智育化倾向。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德育的效果不够明显。旨在分析和讨论了新时期社会对青少年道德形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青少年“道德识别与反馈系统”的概念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体验教育,就是组织和引导未成年人亲身参与实践,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升华、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伴随少年儿童道德形成的不同阶段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当前,由于受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重抚养轻教养、重成绩轻素质的陈旧观念和“金榜题名”等功利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德育的涵义 以人为本德育强调人的发展。人既是德育的中心,也是目的;人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人既是德育的基础,也是根本。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人走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对此,必须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当前 ,教育战线面临的基本任务是 :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见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为实现这一任务 ,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本文拟对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做一点探讨。  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什么是素质 ?虽然有关专家学者表述不一 ,但基本思想趋于一致。单从字…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再次提醒中小学地震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应当将防震减灾作为中小学教育内容列入教育计划。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日本各个中小学校经常在学生中开展防震减灾方面的教育。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偏重追求智育的培养,而素质教育一直比较落后,防震减灾的教育就更是一片空白。中小学安全知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一个孩  相似文献   

16.
姚海涛  罗军强 《学理论》2010,(5):144-145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院校数量增多,学校规模扩大,办学特点鲜明,高职教育德育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德育研究亟待加强,应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德育经验,树立德育新理念、创建德育新模式、建设德育新课程、构建一种德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奠基者。他强调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强调大学应当由学术大师引领学术,强调学术争鸣对学术发展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根据中国的特点,大学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美育为净化心灵的主要途径,以体育、智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之五育并举为方针,以培育一种完全的人格为目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蕴含着持久的魅力,在今天更显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论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杜金亮以强调德育、智育、体育为核心内容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毛泽东光辉的人才思想和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人才思想和教育思想的理性扬弃。认真研究和掌握毛...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严重弊端,基础教育尤甚。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应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切实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特殊作用,还要特别重视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8)
南宋时期,中国政治格局呈现出"内忧外患"的病态,社会伦理纲常也随之破坏殆尽。重构伦理道德,树立道德价值成为士大夫和各学者所重之事。朱熹以"明人伦""做圣贤"为目标,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德育方法,对唤醒人们道德意识,重构社会伦理道德做出重大贡献。其方法主要包含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引导与防治相结合、致知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虽然朱熹的德育方法形成于宗法社会之中,但并未妨碍其内在的客观性和辩证性,对当今学校的德育和素质教育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