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共产主义者与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接触从1919年3月初共产国际成立就已开始。共产国际、俄共(布)中央委员会远东局和西伯利亚局、外交人民委员部等机构,分别派遣代表去中国从事推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包括进行联络和组织、提供物质援助以及资助出版共产主义倾向的宣传品等。1921初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决议,将负责东方工作的机构集中为一个统一的代表机构,即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不久其工作中心移到上海。从各地出现若干共产主义小组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和召开,都有共产国际代表参与其中,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可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俄共(布)和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俄罗斯解密档案中所称的"革命局",从成立的时间和主要工作内容来看,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之前的早期组织,在最开始并不是纯而又纯的共产主义组织,其组织形态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革命者联盟"到真正的共产主义组织的逐步演变过程。其间,无论是"不纯"的"社会革命者联盟",还是纯粹的共产主义组织,其建立与活动都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派到中国的使者所起的关键作用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1924年至1927年,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上海爆发的五卅运动开始的。以前,由于材料的缺乏,对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五卅运动的关系不甚清楚。今年恰逢五卅运动80周年,本文试根据最新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文献,对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五卅运动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一  相似文献   

4.
朱佳木 《党的文献》2005,3(5):81-82
陈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同时也是俄罗斯人民始终如一的真诚朋友.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和俄共(布)的帮助下成立起来的,曾经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都到过俄国,都与俄罗斯人民建立过深厚的友谊.陈云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是中共中央的领导成员,从那时起他就和俄国人有过交往.  相似文献   

5.
周利生  邓群 《党史文苑》2004,(10):36-37
中国史学界曾经认为维金斯基首次来华的身份是共产国际代表。本文结合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资料,经过考证,认为维金斯基首次来华的身份是俄共(布)的代表,而不是共产国际代表;派维金斯基来华的机构是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是中共同俄共(布)、共产国际交往较早较多的领导人之一。其重要成果有:最早建立两国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联系;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推动孙中山联俄联共和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在共产国际五大会议上阐明中共反帝反军阀的立场;争取帮助冯玉祥国民军转变,策应北伐军胜利会师中原。李大钊同国际友人的交往取得的重要成果,彰显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家才华和革命家本色。  相似文献   

7.
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前后若干史实考(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前后若干史实考(下)金立人二、关于俄共(布)远东局来华代表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建立的关系中共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到1920年的建党过程,但未提魏金斯基起过什么作用。最近发表的共产国际档案中,魏金斯基1920年6月、8月...  相似文献   

8.
1927年4月至9月,联共(布)、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经历了从支持武汉国民政府到举苏维埃旗帜的转变过程。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引发了联共(布)、共产国际内部以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反对派和斯大林等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策略方针问题的争论。但这次争论并未使联共(布)、共产国际及时调整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仍然指示中国共产党全力支持武汉国民政府。7月15日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联共(布)、共产国际仍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继续举国民党的旗帜。直到9月,举国民党旗帜的策略方针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不通,加上中国共产党和联共(布)、共产国际内部都出现了明确的不能再举国民党旗帜的意见,联共(布)、共产国际才开始要求中国共产党执行建立苏维埃、举苏维埃旗帜的正确方针。  相似文献   

9.
从中共一大到三大,中共中央局的驻地在上海、北京、广州之间迁移往还。其中迁移过程中的某些具体时间,至今仍是学术界无法确认的问题。本文拟从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政策观念、中共中央的2006年第4期组织状况和中国政治格局的演变等方面,来简略地考察从一大到三大中共中央局驻地的迁移问题。一、中共中央局在上海与北京之间往还1920年1月,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开始探讨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的问题。陈独秀迁居上海后,他和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俄共(布)和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积极帮助,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愿望引导到…  相似文献   

10.
共产国际的“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其中“苏联利益中心”与中国革命利益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矛盾略作考察。一、共产国际由“世界革命利益中心”演变为“苏联利益中心”列宁倡导建立共产国际,是为了推动和领导世界革命,在短期内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俄共(布)代表季诺维也夫发言说,“我们的计划是建立一个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是为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创造一种手段”。列宁在这次大会的闭幕词中宣布:“国际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已经为期不远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列宁认为其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高度集中的国际无产阶级的领导中心,即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共产国际章程》除强调建立国际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张哲 《党史纵横》2011,(6):22-24,18
杨明斋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中共早期的历史舞台上上,杨明斋却是一位重要人物。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已经是共产党员了,也是第一位华侨党员。他在“十月革命”前加入俄共布尔什维克,并作为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代表团的重要成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刚刚成立,中国便爆发了五四运动。共产国际东方局曾接到海参崴方面的电报,知道中国曾发生几百万人的罢工、罢课、罢市的大革命运动。此事引起了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极大关注,随后共产国际作出了派人来中国与运动领导人建立联系的决定。1920年3月,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克(即海参崴)分局派维经斯基和夫人库兹涅佐娃、秘书马迈耶夫夫妇以及翻译杨明斋来华。维经斯基来华的使命是了解中国情况,同中国的革命小组建立联系,并考察是否有可能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4月,维经斯基一行抵达北京,通过…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问题像是_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问题复杂而敏感的重大课题。讨论这个课题。明辩是非功过,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进二类发展同条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争取有利的国际家境。将有所研益。(一)由俄共(布)发起、创立于1919年3月、总部设在莫斯科加共产国际。到1943年6月10日正式宣布自行解散,前后历经24年年3/C月。中国美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作为其中的一个支部,到‘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4.
徐世强 《党史博览》2009,(11):54-56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曾经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特别是中共二大正式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从1919年成立到1943年结束,共产国际前后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有人会问: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都派了哪些代表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是否有代表出席过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考察共产国际有关史料.本文就参与过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的中共代表及其他中国代表,一并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从1928年春到1929年春,几乎有一年的时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没有往中共中央委员会派驻正式代表。实际充任这一角色的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国际联络部驻上海的代表A·阿尔布列赫特以及太平洋工会书记处书记兼红色工会国际代表乔治·哈迪。1929年初,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领导向俄共(布)领导机构汇报了已选定的共产国际代表人选。随后,这一建议成为一项决定,即在中国建立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该局包括共产国际驻中共中央委员会代表(代表团),以及红色工会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远东局在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会和中国共青团…  相似文献   

16.
组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 92 0年春 ,正当董必武日夜筹划私立武汉中学之际 ,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已经在北京、上海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当中酝酿起来 ,这就是组建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1月 ,有人在报刊上公开呼吁 :“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① 3月 ,北京的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大学组织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4月 ,受共产国际的派遣 ,俄共 (布 )远东局从海参崴派维经斯基来华 ,在北京与李大钊讨论建立共产党问题 ;随后到上海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之一的陈独秀商谈了建党的一些…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近年来,笔者在进行党史研究和写作中发现,党的出版工作在党组织成立前就已开始.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时,共产国际在中国设立的组织机构中,出版局就是其中之一.1920年8月,经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多次商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8月17日,维经斯基在写给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东方民族处的信中说:"我在这里逗留期间的工作成果是: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由5人组成(4名中国革命者和我),下设三个部,即出版部、宣传报道部和组织部.出版部现在有自己的印刷厂,印刷一些小册子."由此可见,出版工作在建党伟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钰鑫 《党史文苑》2011,(22):4-5,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主张。共产国际关于中国是否建立苏维埃政权经历了政策转变过程,即从最初的反对建立苏维埃到后来的提倡建立苏维埃、从建立地方苏维埃到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应该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终建立与共产国际的政策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除了重视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和联共(布)的关系,还适时将国际交往扩展到莫斯科以外的广阔世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富有远见的中国共产党人仍积极同资本主义世界的进步力量、主流政治势力和国际友人发展关系.这些国际交往不仅有力配合了当时的革命工作,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党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革命后有许多使者秘密前来中国,笔者曾专文论及。①1918年后苏俄处于内战时期,西伯利亚有日本势力存在,执政的俄共(布)把1920年成立的远东共和国当作一个缓冲地带,只能派遣人员在那里秘密活动。那个时期到中国来的苏俄人士是由各种机关通过各种渠道自己派遣的。本文仅仅从技术层面上介绍正式派遣使者到中国的官方机构——俄共(布)中央委员会西伯利亚州局下属的东方民族部(1920年7月—1921年2月)、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