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到一篇小文,记叙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的德兰修女的一件事。她倡议建立临终关怀医院,让死者都能死得有尊严。有位官员嘲讽地问她:“你打算帮助加尔各答数以百万的贫病伤残的人吗?”德兰修女没有回答这位官员,反而惊奇地问他:“数以百万?你怎么数出是一百万的?”官员说:“我的意思是,穷人太多了,你是数不完的,明白吗?”  相似文献   

2.
寓言寓理     
在一个建筑工地,有位社会学专家对正在砌墙的3个工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专家问第一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不是在砌墙吗?”专家又问第二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在盖一幢高楼。”  相似文献   

3.
漫画幽默     
结果 一个给受贿的官员当秘书的女子当庭作证,法官严厉地问: “你知道作伪证会得到什么结果吗?” “知道,上司说给我买一枚钻戒和一件小貂皮大衣。” 条件 丈夫问妻子: “如果我的生活中也有了莱温斯基,你能原谅我吗?” 妻子说:“能。不过,你得先当上总统。” (据《漫画月刊》)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不认识我的人在知道我要下基层从政后,都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在毕业办理户口手续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办事员就这样问我:“你家在孝感?”我说:“不在”。“那你爱人在孝感吗?”“不在。”“那你为什么到孝感去,是犯了什么错误在学校呆不下去了,还是学校故意坑你?”我说:“都不是,是我自己申请去  相似文献   

5.
同志,淡泊些     
编辑同志: 我到机关工作已10年了,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起早贪黑,无私奉献,还有3年被评为优秀党员。领导赏识我,群众拥护我,可是,在一批一批被提拔的干部中却没有我的份儿。每每想起此事,心中不免有些酸楚,有些悲哀。能帮助我解脱一下吗? 长春 王钟起 王钟起同志: 你能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吗?你觉得你的水平比那些被提拔的人低吗?你认为你的水平比那些“官”职比你低的人高吗?  相似文献   

6.
牧惠 《广东党史》2004,(2):54-55
为防“非典”,电话成了朋友们之间聊天的最佳选择。同友人杨兄聊起读书情况,他忽然问我:“有一本《苏共亡党十年祭》,你知道吗?看过吗?”“我知道有此书,但没有兴趣看。”“建议你翻翻。我们这边用党费发,人手一册。这一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了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接任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晋平公一愣:“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祁黄羊笑道:“您问的是谁适宜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相似文献   

8.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妻第一次说这句话时,说得泪水涟涟。这是10年前的一个夏夜。刚刚接手了一个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被告人原是邻市某局的领导。因受贿1.2万元被起诉。就在收案后的第二天晚上,我接到大学同学赋的电话:“我有事来你这儿,正在你们法院大门口呢,欢迎不欢迎到府上坐坐?”听到赋的声音,我脱口而出:“好久不见,想死你了,快来!”赋是我几年大学生活最好的朋友。我家在农村,兄弟姐妹多,那时还没有特困生的说法,不过经全体同学评议,我每月都享受全班最高的助学金。但每月12元的助学金根本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只得每顿都算着节省饭菜…  相似文献   

9.
<正>雨后,小男孩在小路上发现一只蜗牛,他蹲下来捡起它,轻轻放进了草丛里。“别乱跑!”奶奶喊他。男孩扬起小脸兴高采烈地说:“我在救蜗牛。它在马路中间爬啊爬,太危险了,我把它送回家了。”奶奶觉得无趣:“蜗牛知道你救了它吗?”小男孩想了想,说:“它不一定知道。”奶奶问:“那你这好事不是白做了吗?谁会知道你救了这只蜗牛啊?”男孩立刻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救了一只蜗牛,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10.
甲:哎!我问你,你认识“安全”两个字吗? 乙:我说你这个人啊,真是头上顶灯笼——自作高明,你以为安全两个字就你认识吗?告诉你吧!本人的姓名就叫蒋安全,这安全两字呀,我都写了几十年啦!  相似文献   

11.
到商店去为儿子买羽毛球:两块多钱一个?怎么涨得这样厉害?不是两三毛钱一个的吗?“羽毛球就是这样的价。你是要塑料羽毛球吗?”对,我就是要塑料羽毛球……  相似文献   

12.
老席     
有一段时间没见老席,心里空落落的。 这天,办公室门口有人喊:“谁是老赵哇?” “我是,有什么事吗?”我站起身来,面对着这位陌生的人。 “去看看我爹吧,他想见见你们哩。” “你爹——席,席老党呀。”  相似文献   

13.
漫画·幽默     
保 密 某银行行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憎恶贪内助,讨厌枕边风。 他与妻子都在金融部门工作,一天,妻子问他: “听说国家又要调整存款利率了,你听到内部小道消息了吗?” 行长反问她: “你能保密吗?” “能。”妻子说。 “我也能。”行长说。 (刘赤洲)  相似文献   

14.
“《杨小让砸缸》是什么题材?”“农村题材。”“农村?你了解吗?”提问者表情疑惑地看着我,感觉他脑子里满是问号,这是在2019年“夏衍杯”颁奖活动上碰到的一幕,其实也是我在创作《杨小让砸缸》时藏在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很幸运,“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给我带来了自信。  相似文献   

15.
甲:500元。 乙:多少?500元!我还是坐汽车去吧,才18元。 甲:你这人,观念陈旧。这能跟汽车比吗?这叫玩刺激,玩心跳。 乙:还是你自个儿心跳吧。 甲:我赶着马车,刚到乌鲁木齐,警察过来了:“站住!回去!” 乙:得,不让进城。 甲:“回去?回哪去?”“哪儿来的回哪去!”“我这是——马(念平声)的!”“你妈的!你还敢骂人!” 乙:误会了。你把那“马”字咬准了声调。  相似文献   

16.
见贤思齐 《党员文摘》2023,(7):M0002-M0002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喜欢养鸟,他的同事卡尔却说:“鸟太脏,我是绝对不会养鸟的。”詹姆斯说:“你敢和我打个赌吗?你只需将一个空鸟笼挂在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装进去。”卡尔说:“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17.
明代廉吏于谦巡视山西。路经太行时,突然拥出一伙强人拦路,声言要杀贪官。于谦正言厉色道:“我自任职以来,莫非有办事不公之处吗?莫非有贪赃枉法的行为吗?莫非有横征暴敛之举吗?莫非坐视贫民而不顾吗?莫非错判案件逼你等为盗吗?你们若举出一例,我甘受惩治。若举不出,你等不可为非作歹,立即改邪归正作善民百姓。若不听劝告,国法难容!”众强人见此官器宇轩昂,言之在  相似文献   

18.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  相似文献   

19.
忍让     
结婚7周年那天,妻子做了顿丰盛的饭菜庆祝.妻子说:“婚姻七年之痒我们顺利度过,你知道这7年来维持我们婚姻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吗?”我努力地想了想,我们之间虽然极少争吵,但除了我的忍让,似乎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我反问妻子:“你说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心中的天平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砝码请教天平:“我该怎样才能不辱使命?”天平回答:“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保持自身的洁净。”砝码问:“为什么?我担当的责任是衡量别人,难道还用来分析自己吗?”“这并不矛盾,”天平回答道,“如果你自身沾染了灰尘——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就难以对别人做出精确的衡量了,更无从公正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故事虽然简单,却说出了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