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拜祭先祖的公祭之风可谓盛行,不仅排场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河南与甘肃抢“老子”、陕西与河南抢“黄帝”、“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然而,与各地政府“公祭搭台、经济唱戏”、争抢“祖先”的公祭活动相比,对人民英烈的祭奠却显得冷清得多,在被公祭的对象中鲜见英烈的身影。一些地方的烈士陵园甚至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有的几乎快要荒废了,有的被用于房地产开发,有的甚至沦为养鸡场和麻将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多个地方争相祭奠。公祭风盛行,按照前几年用俗了的做法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24)
正祭奠、缅怀、铭记、祈福……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2月13日上午10时,中央按照逢十周年的规格,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当天的公祭仪式。从家国情怀到世界记忆,今年国家公祭日,流程如故,庄重如故。这段历史从当年被害者的家族记忆,成为南京市的城市记忆,乃至成为国家记忆。2015年,  相似文献   

4.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30):4-4
我国首迎“烈士纪念日” 9月30日,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各地也纷纷举行英烈公祭活动。设立“烈士纪念日”旨在缅怀先烈、勿忘历史,这也是今年以来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第三个国家级纪念日.其规格和形式将成为今后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08,(4):F0002-F0002
2008年4月4日,海内外八千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庄严肃穆的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缅怀我们共同的祖先。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出席公祭典礼,并代表中央国家部委敬献花篮。300余名台胞参加公祭典礼,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王津平等代表台湾同胞敬献花篮。  相似文献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之际,全国各地掀起"公祭热"。不仅公祭黄帝、炎帝,还公祭伏羲、华胥氏,以及孔子、老子等。普通民众则用"扫墓"这种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祭奠已故的亲人。  相似文献   

7.
邰宗  丛明清 《台声》2014,(5):34-36
<正>清明节前,为推进烈士公祭活动规范化、法制化,通过烈士公祭活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倡导奉献意识,国家民政部近日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基础上,出台了《烈士公祭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在清明节、国庆节或者重要纪念日期间,应当举行烈士公祭活动。烈士公祭活动应当在烈士纪念场所举行,并安排党、政、军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参加,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祭,也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全国各地以不同方式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9.
刘强 《台声》2010,(5):10-15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祭祀则通指祭神、祭祖,有祭天、祭祖,公祭之分。  相似文献   

10.
清明节,深圳警方协同市民来到龙岗烈士纪念碑前公祭公安英烈,表达敬意与哀思。公祭活动中讲述42位英烈的生前往事,既是对逝者的纪念与缅怀,也是对警察形象的展现与还原。正如活动发起者所说的那样,不论是追忆还是公祭,都旨在增进警民沟通、改善警民关系。无庸讳言,广州、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治安状况,长期遭受公众的抱怨与媒体的诟病,并进而导致对警察的误解和偏见。当一个人手机被抢时,当他的熟人遭遇砍手时,他很可能会抱怨和指责警察没用。而一些“坏警察”的恶劣行迹,更是伤害了警察的形象和警民的感情。显然,要改善公众对警察…  相似文献   

11.
对传说时代先祖祭祀,历史上有民祭和官祭,官祭就是现在的公祭。一些地方为争始祖的故里,以不合史实的户籍为证据大搞公祭活动,混淆了先秦历史文化的研究,也贻误后人。  相似文献   

12.
晓沙 《台声》2008,(2):62-66
公祭 公祭是我国古代国家礼制的重中之重,祭品丰厚,仪式盘大,祭祀对象为天地山川、宗庙社稷。除了代表国民的精神信仰外,它更现实的功能是整合社会关系,稳定国家秩序。与春节有关的祭祀是正月上辛日天子“祈谷”。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
<正>在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和一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一名遗属少先队员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国家公祭鼎的规模与形制如何?由谁设计制造?鼎上铭文是何内容?设置国家公祭鼎的意义是什么?三足两耳鼎东周形制南京造国家公祭鼎采用"三足两耳"的器型,以在安徽寿县出土的东周时期用来祭祀的礼器、最大的圆鼎"楚大鼎"(又称"铸客大鼎")为原型,按等比例放大铸造,既保存古代青铜器  相似文献   

15.
刘可耕 《两岸关系》2014,(10):40-41
正8月23日,海峡两岸各界公祭甲申马江海战、甲午海战英烈活动在福州马尾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退役将军、参战英烈后裔、船政后裔、驻地部队官兵等社会各界人士共600多人参加。上午9时,海战英烈纪念专祠——福州马尾昭忠祠正门前,前来参加公祭活动的两岸嘉宾肃然伫立。随着昭忠祠正门缓缓打开,公祭仪式正式开始,按照盥洗、罄香、诵祭文、行三鞠躬礼、献花等程序依次进行。之后,全体人员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有这样一家饭店.世界各国驻华大使几乎都到那里吃过饭,成龙、周星驰、张国荣等许多大明星也去过,比尔·盖茨也慕名而来。美国财政部长鲁宾曾去就餐,吃完饭付过餐费,他又从包里拿出一美元.在上面写上“感谢伟大的晚餐”,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郑重赠给了饭店。当时,美国发行美元都必须由鲁宾审批,但他不拿工资,每年只象征性地拿一美元,那一美元便是鲁宾一年的工资!  相似文献   

17.
江东平 《群众》2023,(23):61-62
<正>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开展国家公祭宣传教育,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组成部分。“国行公祭,法立典章”,宣示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国家公祭仪式“年年祭”和相关主题活动“年年办”,充分激发了全民族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使命担当,激励人们共创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时代背景、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以期在公祭活动中还原历史公正,激发民族自觉、民族自信,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联合国际社会进步力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2,(3):F0002-F0002
4月2日至6日,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台湾中华战略学会、台湾退役将官总会等一行29人赴陕西参加“壬辰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活动。  相似文献   

20.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万木争春。甲申年清明节(公元2004年4月4日)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轩辕氏的日子又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