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人民调解》2021,(3):40-42
纠纷背景2018年1月,某传媒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了一篇原创文章。一个月后,传媒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发现某信息公司在未经许可、未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在其运营的论坛上转载并向公众传播了该作品。传媒公司认为信息公司侵犯了其对该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获得报酬权等权利,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信息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文章,并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及维权支出的费用5000元。  相似文献   

2.
在标明作者和出处后,是否可以将他人的作品转载? 互联网一直以来崇尚自由和资源共享,所以在互联网上很多资料被随意转帖于网站、论坛及新闻组中。转载之人,一般并没有恶意,只是奉着资源共享的精神,让更多的人可以利用这些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转载者一般也注明出处。这样是否侵犯著作权呢?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转载网络作品、网络转载报刊作品的行为司法解释已经有规定,但报刊转载网络作品是否侵权并不明确。本文通过案例对于报刊下载网络作品予以刊登的行为性质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现阶段法律、司法解释应当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声明     
《法学》2007,(1)
本刊编辑部近来发现,有的作者向本刊的投稿存在一稿多用的情形,有的作者的来稿中存在抄袭他人作品等严重问题,另有作者在文章发表后未经本刊编辑部同意单方面将作品上网,侵犯了本刊在一定期间内对本刊刊载的作品享有的专有使用权。为了维护本刊的权利,本刊声明,凡向本刊投稿,作者即表示自愿对本刊做如下承诺:1.向《法学》投寄的文稿,系本人的原创作品,没有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2.向《法学》投寄的稿件,此前未在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过;在投寄《法学》后的60日內,如果稿件被其它刊物采用或在互联网上发表,应立即通知《法学》编辑部。3…  相似文献   

5.
表演者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创造性劳动,他的权利应当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对表演者的权利及与表演者有关的法律关系作了规定。笔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报刊转载作品的法定许可.目前仅有报社、杂志社可以成为法定许可的作品转载者,网络媒体则排除在外.向作者支付报酬是转载作品的报刊社援引法定许可免除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报刊社应尽的法定义务.报刊社应当自转载作品之日起2个月内向作者支付报酬,在作者或者作者地址不明的情况下,应当通过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转载作品的报刊社,没有履行其付酬义务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郭鶱 《法制与社会》2014,(8):253-254
知识共享(CC)是一个为创作作品提供一系列著作权许可方式的非营利组织。通过独特的授权方式,CC协议将对著作权的利用从传统的"所有权利保留"模式,发展为灵活的"一些权利保留"模式,使得作品能更为广泛地流通与改编,为其他人提供创作及共享基础的同时也保留了原创作者的著作权。本文以"知识共享中国大陆网站"介绍的知识为背景,从CC版权许可模式的基本内容出发,简要论述了CC版权许可模式在商业上存在的优势和弊端。  相似文献   

8.
精神权利最初源于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对尊重个人创作和个性的要求。德国的先验唯心主义和法国的天赋人权学说从人的主观权利和自然权利的角度论证了这种要求的正当性,并进而涉及到人的主观权利和作者人格的联系。19世纪这种联系扩展到作者和作品之间的一般联系,并被确认为作者身份所因有的最高人格权。但在精神权利制度化的生长过程中,20世纪30年代以降,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精神权利呈现弱化和软化处理的趋向,具有一种从纯粹的自然权利蜕化为某种制度安排工具的倾向。从权利制度化的角度看,这种趋向是对市民社会发展变迁的理性反应,对解决版权交易市场中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存在的紧张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作为作品传播者的报刊社在传播作品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因此《著作权法》赋予了报刊社一定的权利。同时,报纸、期刊也是作品的使用者,它们应该尊重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使用作品时应承担一定的义务。明确报刊社在著作权法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报刊社正确开展活动,有利于保护报刊社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作权法》赋予了肖像作品的作者以著作权,同时《民法通则》也规定了公民的肖像权,然而两者在具体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交叉和冲突。本文试阐述了肖像权和肖像作品著作权交叉和冲突的几种主要情形,进而提出了如何适用法律的具体建议,以期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这两种权利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诉讼证明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诉讼证明的对象可分为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法律事实的证明和法律关系之证明,而法律事实的证明又有赖于客观事实的证明和心理事实的证明。证明对象不同,其相应的证明方法也不同。客观事实的证明遵循的是自然科学规律,而心理事实的证明遵循的是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刘健 《现代法学》2007,29(5):136-142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与联合国安理会职权的关系,《罗马规约》作出了妥协性的规定,二者的关系既表现为平等与协作,又反映出相互间的适度制约。这种妥协性的规定反映了国际社会现实,体现了国际刑事法院司法职能与安理会政治职能的相对分离和互动,具有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犯罪形势愈发严峻,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急需刑法的有效惩治。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规定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缺陷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期增强运用刑法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14.
医疗行为较之于其他业务行为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如果让医务人员对所发生的任何损害结果都承担刑事责任的话,必然不利于医疗行为的完成。为此,有必要通过被允许的危险理论和信赖原则对医疗过失刑事责任的成立范围进行限定,减轻医务人员刑事责任过重的负担,这对于患者的利益维护及医学的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晓康  张建军 《河北法学》2005,23(3):108-112
各国关于物权请求权是否为诉讼时效客体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颇多争议,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和正在起草的《民法 典》关于这方面规定存在着许多弊端,从理论与实务角度分析认为物权请求权不能够成诉讼时效的客体。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侧重的是私人领域,探究的是既定社会制度下的个体行为,它通过供求关系的分析来剖析现状产生的原因,不但具有强烈的建构性,而且也表现出为现状辩护的特点;相反,法律制度则属于公共领域的课题,它所规定的是人们的应得权利,要体现社会正义和人本关怀,从而本质上应该是演化的和关怀弱者利益的。正因如此,法律制度不应只是体现力量的较量和博弈,对它的分析也不能仅仅用基于供求的收益—成本范式,而是要遵循从本质到现象的分析路线;特别是,由于我国社会制度和市场机制依旧很不健全,还不存在私利和公益自然和谐一致的制度基础,因而简单地搬用相对成熟市场下解决私人领域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来探究市场很不完善下的社会制度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囚徒困境泛滥。因此,我们在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来解释尤其是在完善或设计法律制度时就必须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7.
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具有量和质的双重蕴涵,在量的意义上,这一合理性主要由差距大小,拉距速度的适当性,富裕家庭或人口的相对比重所构成;在质的意义上,则主要表现为致富资源的可选择性,致富手段的正当性,贫富关系的非对抗性,所有这些合理性都是有限度的,这些限度是可以运用一定方法和指标进行测定的,我国贫富差距合理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致富手段的非正当性和贫富发展趋向的两极性,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开征遗产税、继承税和赠予税,设立个人收入帐户,实行个人财产申报和个人信用等制度,建立和健全保护劳动合法权益的法律和法规。  相似文献   

18.
张喻忻 《政法学刊》2009,26(2):60-63
我国物权法关于占有制度的立法也只有五条,为了更好地促进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必须对占有制度本身所具备的价值进行全面的研究。占有制度产生的初衷就在于止暴安良,维护社会的和平与秩序;先占、时效取得制度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占有制度划定利益、分配利益、调整利益,确保社会秩序;人们按占有制度设立的模式去行为,可以形成秩序,并形成对其行为的合理的预期,避免了整个社会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生命健康权是人最根本的权利,在医疗纠纷中无论发生何种侵权行为,只要损害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都必须进行救济和赔偿。医疗纠纷可以通过诉讼、非诉讼两个途径来解决。过错责任原则是我国民法确立的对医疗侵权行为造成损害予以救济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社会对人权提供的最基本法律保障。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中过错赔偿原则通过刑法的非刑罚处理方法体现出来,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受害人可以从中获得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20.
张建文 《河北法学》2004,22(6):27-30
通过对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现象入手,分析了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化与通常的民法典编纂的政治性的区别,揭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所独有的民法典编纂的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现象,从而提出民法典编纂在中国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内在必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