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咬伤在法医学鉴定中属于徒手伤的一种,系不使用其他致伤物以牙齿的咬合作用,在对方身体上形成的一种损伤.笔者在近十余年的法医检验鉴定中,共遇到20例咬伤的法医学鉴定.在徒手伤中,咬伤是反映致伤物特征性最好的一种损伤,具有独特的特征性,不仅能够明显的反映出致伤牙齿的种类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反映出个人特征,能为个人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咬伤(痕)(biting injury,bite mark)是指人或动物上、下颌牙齿相对咬合、切磨、撕扯而形成的组织损伤[1]。不同个体的牙和牙弓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其重复概率为5·67×10-12[2],因此咬伤(痕)可以反映咬者牙齿咬合面的形态特征,如牙的间距、牙的弧度,牙的排列形式、有无畸形和病变、有无修复脱落等。在强奸、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中,常会发现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将对方咬伤。咬伤(痕)的发现提取和检验鉴定,对侦察破案和证实犯罪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近年来归纳整理了有关咬伤(痕)的检验思路及破案作用,仅供大家参考。1·3不同牙齿形成咬伤(…  相似文献   

3.
王海燕 《政法学刊》2008,25(4):75-78
性变态系列杀人犯罪是系列杀人犯罪的一种,社会危害极其严重。根据性变态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将其分为两类,不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情景性自我满足型性变态和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实质性非自我满足型性变态。厘清不同性变态类型的心理满足情景、行为方式、是否具有暴力攻击性等特征是确定案件性质、勾画犯罪人特征、划定重点侦查对象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谦信  黄世军 《法医学杂志》1992,8(4):175-176,178
咬伤在法医学活体检验中并不少见,其检验结论对案件的侦破和正确的审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咬伤的部位分布、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形成机制、损伤性状与程度等已成为法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笔者结合实际检验的64例咬伤案例,就上述内容作一分析,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新鲜咬伤痕通常是一种与咬人者上下牙弓各相对应的双弧形挫伤或裂伤。如出现这种典型形态则可认定咬伤无疑。但有时咬伤仅见双弧形的一部分,则需采用其它方法来证实是否咬伤。被害人软组织的咬痕可有几个特征,即上皮穿透、水肿、挫伤和胶原纤维变形。取皮肤  相似文献   

6.
杨智  张灏 《刑事技术》2003,(4):62-63
近年来,在城市中豢养动物(如猫、狗等)逐渐增多,而这些动物由于管理不善或遗弃等原因,常常造成咬伤人畜的事件,特别是一些体态高大、凶猛的犬类,造成的损伤往往比较严重。在动物咬伤事件中,对于轻微的咬伤其形成的咬痕比较容易鉴别,但对于严重的咬伤常常容易与锐器伤混淆,笔者遇1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998年1月26日晨,天津市水上公园鹿园工作人员发现有两只鹿死亡,鹿身上有多处类似锐器伤口,怀疑有人故意破坏。损伤检验:两只鹿的损伤部位及特征基本上一致,其中一鹿颈部两侧共有30余处伤口,大小在0.5cm×0.3cm至1.5cm×0.5cm,创口分布集中,…  相似文献   

7.
鼠咬伤2例     
鼠咬伤2例李甫泽(湖北省京山县公安局;京山431800)鼠咬伤人体在法医学鉴定中很少见,作者曾鉴定两例婴儿被鼠咬伤,其中一例因鼠咬伤而致死亡,现报告如下:l案例例1某日下午3时,农民董某将正在熟睡的3个月的女儿放在摇篮里外出。2小时后,董回家时发现一...  相似文献   

8.
攻击性是儿童较为常见的行为,理论界对攻击性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温尼科特的攻击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现代精神分析的视角理解儿童的攻击性.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其性质随着婴儿成长所依赖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够好的环境使儿童的攻击性逐渐整合,不够好的环境迫使攻击性以破坏的、反社会的方式显示出来.原初攻击性是原初爱的表达,并帮助儿童确立一个有自身界限的独立的外部世界.从客体关联到客体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儿童攻击客体同时客体幸存于攻击导致儿童对现实的确认和对内部客体与外部客体的区分.反社会倾向最初表达了被剥夺儿童的无助感,是向环境发出的求救信号,是对环境失败而阻碍情绪发展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拟以中医诊断方法为手段,参考暨南大学周国雄制订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型标准,采用脉图客观检测的方法,以性犯罪男犯为研究对象,了解犯罪的体质类型和两尺脉图以探讨性犯罪中医体质辩证.本研究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对101例性犯罪男犯进行体质辩证,偏阳17人,平和80人,偏阴4人.对照41例非性犯罪男犯,偏阳9人,平和27人,偏阴5人.本研究观察到性犯罪男犯的脉图特征,其一是尺脉图主波上1/3宽度在脉动周期中占的相对比值显著大于非性犯罪组,这反映性犯罪组脉道高张力状态维持的相对时间长于非性犯罪组,提示性犯罪犯人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可能高于非性犯罪犯人.其二是左尺脉的降中峡幅值与主波幅值的相对值显著小于非性犯罪犯人的左尺脉,这一特征体现了性犯罪犯人左尺脉象略见滑躁的特征,提示可能与性犯罪犯人“肾与命门”功能的某些亢进有关。性犯罪组两尺脉力随体质由偏阴→平和→偏阳逐渐递增,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反映了脉力随体质分型改变的规律.可在相应的工作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乡镇居民家养狼狗增多,狼狗咬人事件随之也时有发生。由于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的深入开展,狂犬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可是因狼狗咬伤导致脓毒败血症死亡则为少见。笔者介绍1例如下:1案例简介某女,35岁,农民,某晚被邻居的狼狗咬伤左眼眉弓部及左手背等处,咬伤后急送医院行清创缝合,常规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后来出现伤口感染,发热、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病情反复,于伤后51天死亡。家属怀疑为狂犬病死亡,要求法医学检验。2病史死者被咬伤当晚在医院门诊行清创缝合,注射狂犬疫苗,次日注射抗狂犬病毒血…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07,(11):56-56
廊坊澳力发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跨行业集团公司,下设澳力发食品厂、奶厂、铝厂、北京西客站商贸中心、北京澳力发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2.
郑芳  张进辅 《法制与社会》2011,(27):230+237-230,237
为调查男性劳教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以SCL-90及费立鹏等修订的Buss-Perry攻击性量表为工具,238名男性劳教人员为对象进行调查。SCL-90各因子阳性症状检出率为15.55%~42.44%;躯体化、人际敏感和敌对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常模组,强迫症状因子均分显著低于常模组;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与攻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可以看出劳教人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且与攻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猎枪属于民用非自动滑膛枪支,大多数使用12号规格猎枪弹。其射击弹壳击针痕迹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呈圆形,痕底呈球冠状,多为均匀圆滑,无明显的细节特征。但是在日常的枪弹痕迹检验当中,多会发现其射击弹壳击针孔痕迹中有时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状痕迹特征,我们俗称之为击针头的“假特征”(见图1)。  相似文献   

14.
克恩伯格用复杂而精确的语言描述了客体关系、情感和驱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整合观.该整合观认为,情感是行为的最初动力,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中具有交流功能;正性及负性的情感,经过整合,被分别塑造成力比多及攻击性驱力.与此同时,强烈的情感状态以投注于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形式,对内化的客体关系起着组织作用,于是,情感从根本上影响着内部的客体关系世界的组织,并使内部客体关系逐渐结合成为三元心理结构.该整合观还认为,驱力、情感及客体关系之间,是以相互包含的方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陈华 《法律与生活》2009,(22):49-50
精神分析的鼻祖、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本能,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和这两大本能进行抗争,或压抑,或放纵,过分压抑或过分放纵都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或反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6.
马忠红 《政法学刊》2008,25(6):52-55
有关刑讯逼供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学者们从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视角,探讨了刑讯逼供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但实践中刑讯逼供仍屡有发生。可以引用社会学研究视角,对刑讯逼供的研究从关注其行为的“规范”性因素到“价值”性因素研究;从关注其行为的“单个性”到“互动性”的研究;从关注其行为的“违法性”到“攻击性”的研究;从关注侦查人员的“人权保障者”到“角色冲突”的研究;从关注刑讯逼供的“制度化控制”到“非制度化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剑宁  谢金 《法治纵横》2014,(18):55-56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哈萨克族民警多力洪努尔在伊犁特克斯县看守所工作的第十个年头。高墙、铁门、电网,在看守所这个神秘而特殊的地方.多力洪努尔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10年的喹守,履行着一名监所民警的职责。2014年6月6日,刚进监区大门,民警们就听见办公室内吵吵嚷嚷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走进去一问,才知道多力洪努尔的头疼病又犯了。  相似文献   

18.
罪犯在心理健康方面是弱势群体,其生理和心理因素是构成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罪犯情绪、人格、认知障碍和不良需要等心理因素是导致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消除罪犯攻击性行为的根本方面,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在法医实际工作中,因胸部受到锐器或火器作用造成开放性心脏损伤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非开放性心脏损伤即钝力性心脏损伤则多见于交通事故。笔者遇到1例,用机动车故意撞击胸部致钝力性心脏破裂死亡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孟萍  郑卓佳 《法制与经济》2008,(12):102-104
侦查程序异化是对侦查程序最低内在优秀品质的部分背离甚至全部否定。侦查程序异化表现为程序的非及时、权利(力)的非对等、程序的恣意、程序的非人道和侦查模式的异化等。侦查程序改革应分阶段逐步推进,不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