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从地位和作用的视角界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分析和判断当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生产和需要出现了新的特点,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因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论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学术界对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莫衷一是。实际上,美国称霸与世界反霸的矛盾、西西矛盾、南北矛盾、东西矛盾等都不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国际社会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同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增多之间的矛盾。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处于国际社会中各种基本矛盾的交汇点的特点日益明显。中国必须选择全面发展的战略,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并全面推行体现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战略,以化解崛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对我国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过程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作为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市场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典型形态。在当代资本主义,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虽未发生根本变化,但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对资本主义主要矛盾的暂时性主导地位业已形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矛盾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态之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虽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不确定因素正在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了一系列论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术界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回看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随着国情的改变而适时作出调整。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主要矛盾作出的新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阐释与时俱进,紧扣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态势,不仅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优秀成果的充分称赞,也是对这五年来党的科学发展方针战略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方向的指引。  相似文献   

7.
无论中日关系是好是坏,都贯穿着矛盾。整个中日关系是矛盾与协调、斗争与合作并存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中日矛盾”与“中日友好”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滞后、甚至时而倒退的中日政治关系与两国、两国人民发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共同利益和要求之间的矛盾是中日关系的基本矛盾。近几年来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成为中日之间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但是,主要矛盾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与此同时,中日矛盾又与两国各自的国内矛盾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对中日矛盾需要严格区分非对抗性矛盾与对抗性矛盾,对不同质的矛盾以不同质的斗争形式来解决,注意避免不必要地激化矛盾而被极度希望将中日矛盾推向对抗性矛盾的日本右翼所利用。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国家利益矛盾。要把握这一主要矛盾体系 ,必须解析三个层次的关系 :国家利益矛盾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之间的主次关系 ;国家经济利益矛盾同政治、军事、文化等矛盾之间的主次关系 ;国家经济利益矛盾在不同类型国家中所展现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每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逻辑起点。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又受到国际发展环境、政权稳定和财富积累这三者的影响。在此前提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已经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变。为应对和解决这一新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时而生。其以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明确指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现实矛盾;其以匡扶社稷的集体智慧提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以重塑山河的使命自觉担当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统一战线是由错综复杂又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它们的存在、发展和变化,受制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对这个主要矛盾产生着巨大影响.统战工作实质上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复杂的矛盾,使之有利于和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对于深入总结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增强其预见性、减少盲目性,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统一战线首先是一个矛盾的集合,是由多种社会矛盾构成的统一体.构成统一战线的诸矛盾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70多年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统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有两种政党合作:一种是国共两党的合作,再一种是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使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必然使共产党同民主党派走向合作,适应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变化而形成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必然产生两种政党合作。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矛盾分析的方法是重要的方法原则。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唯物史观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十九大报告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判断标志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到新的时期,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结合中国社会实践,做出的巨大的理论创新。从而,完全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予以系统分析、阐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之间存在着理论上的逻辑连接和实践上的辩证运动。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是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又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日矛盾已发展成为多极格局的主要矛盾,亚太地区是美日争夺的主战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位于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已成为东西方矛盾斗争的主战场。亚太地区是南方国家中发展最快、经济政治力量较强的地区,也是南北矛盾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亚太地区是世界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主要矛盾的斗争及其发展,必将影响到中国,因而,加强对亚太地区矛盾特点及其变化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说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能在为什么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上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得到长足而富有建设性的发展,但同时两国关系又遭受了若干个考验。中美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制衡两国关系的主要矛盾,结构性矛盾具有四个层次即意识形态的对立、文明的冲突、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以及台湾问题。受到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将会使得原本敏感而又复杂的中美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所以中美两国应消除零和博弈的对抗模式,采用新思维处理两国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其经济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表现为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同日益发展提升着的消费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纵观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调整,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辩证看待矛盾的"变"与"不变",从而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中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的矛盾渐已凸现,并将逐渐形戍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强势制约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当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它对当今社会特别是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冲突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客观性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根源问题;三是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处理问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反思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当代中国社会矛盾,更好地处理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