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8.7%。从1994年到2000年七年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按我国的国家贫困线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至2002年的282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从 31.6%下降为3.5%。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3.
《实践》2008,(11):24-2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  相似文献   

4.
视野     
《党的建设》2010,(10):57-58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30年减少逾2亿据中新网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日前说,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9年的3597万,为世界发展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昆明开幕的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上,回良玉表示,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1978年到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26美元提高到3700美元,城乡居民年收入增长7%左右。中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为大规模减少贫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来仪 《实践》2008,(2):18-19
民族地区的消除贫困与“两个共同”的关系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逐渐消除贫困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现实目标并且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按我国确定的国家贫困线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至2002年的282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从31.6%下降为3.5%。即使加上低收入农民人口5825万.也仅占农村总人口的11.0%。  相似文献   

6.
1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由1978年的1.07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31亿美元,增长6.77倍,且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初级农产品出口比例逐年下降,加工产品出口创汇比例逐年增加。1995年,原料型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例由1978年的68.18%下降到6.99%,加工产品出口所占比例则由12.87%增长到32.63%。二是大宗农产品出口显著增加,并向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大宗产品,1978年只有活大猪和鞭炮烟花2种,1995年突破20种。…  相似文献   

7.
张岩  翟淑萍 《求贤》2011,(11):46-4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GDP从1978年的1481.7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3261.87亿美元,增长率高达9.85%。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在校研究生的人数从1978年的1.1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128.3万人.  相似文献   

8.
“世界迈一步,中国跨三步”,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形象的描述。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9、4%,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增速相当,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3倍强.位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近二十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国际经济之中。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9.8%上升到1996年的35.6%;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八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直接投资接受国,接受了世界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40%,到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达1300多亿美元;外资系企业1996年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为:出口40.7%,进口达到54.5%,从1990年到1994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1%;在“八五”期间,外资系企业的实…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有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8%降为2000年的3%左右。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收效巨大。但是也要看到农村贫困状况仍然严峻,全国农村尚有3000万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中贫困的比重还比较高,且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贫困程度较深,多种贫困并存,现存在贫困人口大都是极贫人口,多数是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9,(3):56-57
经济总量:广东省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 1978年的广东全省的GDP只有184.73亿元,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只能算是中上等水平,30年后作为我国对外开放龙头广东省GDP总量达N31084.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42.4倍。资料显示,从1989年起广东省经济总量连续保持19年稳居全国之首,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2.5%。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势和特点90年代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八五”期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金额由1990年的34.9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375.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60.8%。1996年外商实际投资上升到423.5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12.2%,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随  相似文献   

13.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4.
包文发 《实践》2009,(11):28-2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令人欢欣鼓舞。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645亿元,到2008年增加到30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72.3倍;1978年财政收入为1132亿元,到2008年增加到6.1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54倍;197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到2008年增加到2.5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20倍: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到2008年增加到15781元,比1978年增长45倍;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4元.到2008年增加到4761元,比1978年增长35倍。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的讲话,言简意赅,极其重要。近30年来,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与进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争取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梦想正在如此真切可靠地一步步变为现实。就民生问题而言,在各种数字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大数字是,1978年,中国人口10亿,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5亿,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现在,中国人口增长到13亿,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为2600万,是总人口的五十分之一。这在人类反贫困事业中,是何等巨大、何等不容易的成就。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进步?因为改革开放,因为中国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终于摆脱了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上海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国民生产总值1992年完成1000亿元,同比增长14.4%;1993年完成1510亿元,同比增长14.9%;1994年完成1966.7亿元,同比增长14.3%;1995年完成2462.7亿元,同比增长14.1%,连续四年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且经济增长的质量热效益也不断提高。上海国民经济之所以能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由于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进步摆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到实处,紧紧抓住发展支柱产业,加快…  相似文献   

17.
一、影响消费变革的因素1.综合国力稳步上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变化,最根本上说,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这种变化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那就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1953~1977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豆%,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1993年每年平均增长9.3%,1993~1997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1.2%,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农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1953~1977年年平均增长速度2.6%上升为1978~1993年年均增长速度6.2%,1991~1996年年均增长速度11.6%。工业增长速度由19…  相似文献   

18.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94年,我国政府就向世界公开承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战略目标。从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97年的5800万人,这是一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要在今后3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这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9,(1):32-32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金融业成效斐然,金融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2863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8%上升至13.8%,提高1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0%。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集中反映这些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2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792.98亿元,比1978年增长4.18倍,年均增长9.0%。本文拟从供需角度来分析我省改革开放20年经济增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