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国"脱欧"是否会对欧盟安全与防务造成影响,对此一直存在争论。在欧盟现行的安全框架下,英国虽然仍参与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卫政策,但其并不想依靠欧盟来提供安全保障。英国在"脱欧"后将会面临整体参与者、联合伙伴、分离观察员三种模式的战略选择。而欧盟由于受到不断变化的内部、外部安全环境影响,在英国"脱欧"后,将会更加注重内部军事力量和"战略自主权"的建设。英国与欧盟在"脱欧"协议上关于边界等问题的分歧为欧洲地区安全格局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在英国"脱欧"后,欧盟安全与防务的建设由于缺乏英国的参与,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欧盟想要建立完备的军事指挥和保障体系,实现欧盟军事力量的"战略自主"还需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3.
2018年11月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英国内部围绕这一协议出现了新的政治僵局和政治博弈:该协议在英国议会批准过程中面临巨大阻力,挪威模式、二次公投、无协议"脱欧"等可能性依然存在。"脱欧"僵局与近年来英国在议会主权的宪法体制、精英民主向大众民主演化、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身份政治与政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层面出现的政治转型趋势紧密关联,能否打破这一僵局也与英国围绕这些问题建构新政治共识的结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在欧洲深受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大背景下,英国作为欧盟重要国家通过全民公投宣布"脱欧",将严重冲击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也会极大地削弱欧盟应对中东乱局的能力,而英国也无法在日趋复杂的全球反恐形势中独善其身。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欧"。英国是一个与中东有着深厚传统关系的欧洲国家,英国脱欧,不仅会影响到英国对中东的政  相似文献   

5.
刘成 《当代世界》2019,(9):23-29
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主权与欧盟超国家治理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愈发紧密,并牵动英国、欧盟与北约等多边关系的走向。"脱欧"后的英国对国家的掌控将有所加强,但其在欧洲和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将遭受挑战。英国"脱欧"是其传统对欧政策和现实政治交织的产物,"脱欧"公投呈现出英国地域、阶层和族群的差异性。英国政党的对欧政策不能完全违背传统对欧政策的"孤立主义"原则。英国未来将面临诸多调整,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党能否达成共识,并使其成为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期待。回归历史与传统则是英国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6.
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后,英欧关系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在过渡期内通过谈判达成英欧关系未来安排是当前双方的头等大事,然而英欧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各自内部存在的制约因素,使得双方之间的谈判充满了挑战。尽管谈判不易,但英欧仍需力求达成协议,以避免"无协议脱欧"给双方带来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可以预见的是,英欧经贸关系将在艰难中求索,而竞争与合作并存则是英欧安全防务关系的主要特点。英国"脱欧"倒逼欧盟进行必要的改革。在差异性一体化的趋势和框架下,英欧维系某种较为紧密的伙伴关系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英国"脱欧"给欧盟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后脱欧时代"的欧盟将不可避免发生重要变化,具体表现为保护主义加剧、内倾性上升、自信心下降。在"脱欧"背景下,欧盟不断调整内外政策,着力提升欧盟经济竞争力;建设所谓"保护的欧洲",以使欧盟免受所谓非市场经济行为的"不公平竞争";提升战略自主能力,打造"主权的欧洲";更多聚焦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欧盟政策调整可能导致中欧经济上的纷扰增多,但同时也会为双方深化经贸、国际事务等领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中欧加强合作仍将是主流。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11月26日11月21日,英国独立党刚就任18天的党魁黛安娜·詹姆斯以"缺乏权威"为由宣布辞职。11月28日,保罗·纳托尔赢得党内投票,成为新党魁。纳托尔曾担任独立党副党魁达六年。英国独立党是英国第三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英国"脱欧"。2016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后,时任独立党党魁奈杰尔·法拉奇表示他的政治抱负已经实现,随后辞职。11月22日,立陶宛议会投  相似文献   

9.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3):76-77
一年以来,欧债危机终于初见一份具有实质意义的救市方案。10月27日,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宣布,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已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初步协议。这些协议包括:一、欧盟与银行达成协议,同意对希腊债务减记50%,希腊债务由此减记1000亿欧元左右。债券互换在明年1月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1日至10月20日)9月20日,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调整领导层分工,副主席弗洛里安·菲利波不再分管政党战略与传播事务。9月21日,菲利波宣布退党,该党内部权力斗争进入高潮。9月21日,肯尼亚独立选举和边界委员会宣布10月26日重新举行总统选举。10月10日,反对派"国家超级联盟"领导人拉伊拉·奥廷  相似文献   

11.
2018年5月以来,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迅速回暖,双方在维护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方面基本持相同立场,在叙利亚问题上俄欧双方也存在不少共识。虽然欧盟没有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但俄欧经济合作也在升温,俄欧不顾美国的反对,决定继续推进"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俄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依旧存在,这一影响俄欧关系的主要因素不消除,俄欧关系的改善会大打折扣,短期内很难恢复到乌克兰危机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中东地区陷入整体性的大动荡之中。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在伊朗核问题和巴以问题上出现了极大退步。美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度走到战争边缘;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及利比亚战事频繁,导致中东难民不断涌入欧洲,这些都给欧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欧盟不得不对其中东战略作出相应调整。当前的欧盟中东战略表现出更加务实、军民手段并重和更为独立等新特点。尽管欧盟中东战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核心利益,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虽然美欧在中东龃龉不断,但欧盟中东战略仍将在美欧盟友关系的框架下不断演进。英国"脱欧"有助于欧盟消除内部主要分歧,中东乱局亦未陷入完全失控,这都为欧盟中东战略加速调整与成型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3.
英国"脱欧"是近年世界政治中爆发的典型的"黑天鹅"事件,长达三年的"脱欧"乱象至今无法收场,两位首相的政治生涯因此结束,"脱欧"的最终走向仍扑朔迷离。在整个"脱欧"进程背后,政党扮演了重要角色,正是英国政党政治的深刻变迁和新政治势力的崛起催生了"脱欧"公投。而英国主要政党围绕公投结果的纷争与博弈,则使得"脱欧"进程更加曲折动荡、乱象丛生,导致英国政党政治版图进一步分化重组,社会分裂加剧,"脱欧"的负面示范效应不断外溢。理解当前"脱欧"僵局,必须回溯到政党政治中,审视英国主流政党有关"脱欧"的主要立场与态度,从而发现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为打破长达三年半之久的"脱欧"僵局,英国举行了近百年来的首次冬季大选,保守党地位得到巩固,顺利推动英国议会通过"脱欧"协议相关法案,工党力量则被进一步削弱。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保守党和工党在"脱欧"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策略,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多年来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政党社会基础的变化,特别是阶级政治让位于身份政治,从而削弱了选民原有的政党忠诚,而"脱欧"这一特殊背景则加剧了转变进程,凸显了身份政治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英国的选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政党格局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未来一段时间内,英国保守党的强势地位将继续得到保持,工党则将进入艰难的转型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5.
叶江 《国际展望》2014,(4):117-133
欧洲债务危机在持续四年多之后基本度过高潮期,欧元区包括欧洲联盟(欧盟)正趋于稳定。此次欧债危机的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必然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欧债危机促使欧盟的一体化从"单速"转向"双速"甚至"多速";第二,欧债危机不仅揭示出欧盟本质上依然还是一个特殊的国际政府间组织,而且致使欧洲一体化更难以向可与大国比肩的国际体系中"极"的方向发展;第三,尽管欧债危机显示欧盟难以成为世界一"极",但却促使其已拥有的某些专属权限进一步强化,欧盟在当前的国际体系转型中依然还有影响力。因此,欧债危机不仅不会导致欧盟解体,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盟及欧洲一体化进程呈现出某种新的特征。这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未来建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静钧 《南风窗》2007,(23):90-91
目前看来,美国和欧盟均表示支持科索沃独立,而最可能的独立方式就是事实独立。但美欧并未放弃争取塞科双方达成"协议独立"的努力。至于对科索沃最为上策的合法独立,则由于再度崛起的俄罗斯可能的阻挠而基本无望。  相似文献   

17.
<正>欧盟成员国内右翼民粹力量的高涨对欧洲一体化造成严重冲击,英国之所以能够公投脱欧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右翼民粹主义的影响。英国公投脱欧后,欧盟启动了布拉迪斯拉发进程,旨在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进行反思。但总体上看,欧盟成员国所能确定的行动共识非常有限。展望未来,欧盟只有切实倾听民众的声音,回应民众的诉求,才能逐渐消除民粹主义滋生的土壤,使欧洲一体化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健 《当代世界》2019,(6):31-37
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进,美国成为欧洲利益最大的践踏者和破坏者。与此同时,欧盟自身也面临严重困难。英国"脱欧"久拖不决,内部分歧增大,民粹主义兴风作浪,欧洲一体化寸步难行,致使欧盟无法达成共识,共同应对美国挑战。因此,欧盟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困难的选择,是继续拥抱美国,忍受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是争取独立自主?目前,欧盟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其对美政策已经在进行调整,尽管调整的方向还并不清晰。由于欧盟的特殊性,这种调整肯定是渐进的、缓慢的。从长远来看,欧盟的渐进式调整,特别是"战略自主"建设,逐渐会引发欧美关系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21)
正"决不让危机浪费了",这一直是欧盟指导原则之一。但如果五场危机同时发生呢?如今,欧盟面临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提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所说的"多重危机":英国退欧、难民流入、财政紧缩、东部和南部地缘政治威胁,以及中欧"不自由的民主"。欧盟所面临的不是浪不浪费危机的问题,而是可能因危机而废的问题。果真如此的话,英国退欧就是爆炸的引信。英国退欧导致欧盟解体的概念合法化,从而让政治极端分子的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2日至4月21日)3月24日,科摩罗举行总统选举投票,科摩罗复兴公约党候选人、现任总统阿扎利·阿苏马尼以60.77%的得票率,击败包括主要反对党领袖马哈茂杜·艾哈迈达在内的另外12名候选人,成功取得连任。3月25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29票对302票通过一项修正案,允许议员在"脱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赋予了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