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左翼思潮四十年回顾及其九十年代的复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英国著名左翼学者佩里·安德森为新改版的<新左派评论>2000年创刊号撰写的专论.文章通过回顾<新左派评论>40的年历史,总结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西方左翼思潮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特别对近10年来"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及西方左翼的处境做了分析,提出了<新左派评论>、同时也是西方左翼的理论战略.  相似文献   

2.
苏东剧变后,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遭受极大的挫折。许多西方学者据此宣告,社会主义已经死亡,资本主义取得了最终胜利。右翼学者在高奏资本主义凯歌的同时,着力于从理论上论证为什么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自然状态"和"终极状态"。左翼学者则以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为契机,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和新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反思,通过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检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科技发展的分析,对不少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在诸多西方左翼学者中,阿里夫.德里克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一位。最近,本刊特约记者庄俊举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后殖民问题、后革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问题,特别就全球化境遇下社会主义的前途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专访了美国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批判性理论和跨国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夫.德里克教授。  相似文献   

3.
西方政党中的绿色时尚--绿党及其政治理念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党是一个典型的当代西方"后30年现象",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主流.与其他社会运动相比,绿党运动是历史上没有传统的、从形式到内容全新的社会运动.历经30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绿党从运动到理念都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与七八十年代相比,90年代西方绿党运动表现出四大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方社会的新变化对政党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新经济、新社会运动、后物质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媒体社会以及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对这些国家的政党 ,尤其是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政党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70年代末以来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对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作出了多种理论反应。本文考察了后现代取向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当代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法国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等五大流派和思潮关于当代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演变的阐述,指出其区别于70年代末以前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整体经历了后现代的多元文化转向,形成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去阶级化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倡导反阶级政治的、激进的多元民主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20世纪西方主流学术界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个理论家或主要流派,对其关于阶级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进行了相对集中的评介.西方相关理论的演进始终围绕着知识分子问题和工人阶级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了战后,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西方社会结构中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新中间阶级的知识化和扩大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近年来数字殖民主义理论在西方左翼学者中兴起.左翼学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构建分析框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倾向.一种从微观视角出发,认为大型数字公司的数据窃取导致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资本化;另一种则立足于宏观的国际关系,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数字资本输出造成了对落后国家的新型政治经济控制.数字殖民主义理论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但一些学者的观点和方法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偏离,必须将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审视.  相似文献   

8.
印度左翼是指印度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独立人士,分为温和左翼、激进左翼和极端左翼.其中激进左翼也被称为议会左翼,包括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革命社会党、前进集团、1995年后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力量.印度议会左翼曾拥有辉煌历史,但当前处于低谷.其衰落的原因错综复杂,外部因素主要是印度右翼势力特别是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内部因素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没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形成符合印度实际的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出现了内部不团结、重大选择失误和文化沙文主义等问题.面对印度人民党打压、其他政治力量崛起等多重挑战,印度议会左翼根据形势变化作出了一系列适应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议会左翼执政的喀拉拉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凸显优势,显示出议会左翼未来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五月风暴在20世纪法国左翼斗争的历史中具有无法抹去的重要地位。在五月风暴中,法国左翼学者直面"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用辩证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从苏联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诊断工具。同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有力地扩展了马克思的批判框架,将其从生产领域延伸至上层建筑领域,为西方"反威权主义的左翼思潮"的出现做了铺垫。本文从五月风暴的历史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以及法国左翼学者对危机的回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异化的消费社会的描述阐释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0.
当前西方左翼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左翼和左翼政治在西方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左翼的理论调整具有哪些新的内容和特征?左翼的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姜辉博士。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