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源自政府生产性支出的连续投入与非生产性支出的资源重置的有机结合,其增长绩效亦与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公共支出结构优化二者显著相关。受制于财政支出的国民经济功能定位,其助推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期限结构和区域差异。本文通过搭建包含公共支出短期生产效应与长期福利效应的双重转化框架,利用全国与川浙两省1980—2010年的经验数据估计了公共支出增长效应的期限结构及区域分异,并在财政分权内生条件下考察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研究发现,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能够产生正向拉动效应,贡献率差异体现在期限结构分异上,过高的公共支出规模和生产性支出不利于城乡差异遏制。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红利,并从利益均衡上促进了地方公共支出竞争的实现,有利于政府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衡化。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增加社会治理公共支出会有效改善各领域的社会治理水平,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就业及科技创新等,从而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东部十一个省域面板数据,以政府对社会治理活动各领域的公共支出与公民个人所得税支出为主要指标,对各地区社会治理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地区社会治理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省际差异较小,而公民的社会治理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在省域间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公共投资腐败:经济效应、制度探源与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投资腐败有加大公共投资的规模及复杂性、降低公共投资的生产效率而阻碍经济增长等经济效应,其制度根源在于源于“黄金规则”的资本支出偏好、政府投资预算缺陷及政府投资审批制缺陷。必须从改革政府投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我国政府投资支出的控制管理制度、积极推行代建制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建立出资人决策责任制和项目责任制、推行问责制等方面入手,预防与减少公共投资腐败。  相似文献   

4.
参照传统研究的逻辑无法解释地方政府对同属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的行政管理和教育支出“厚此薄彼”的现实.基于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直接利益归属的不同,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官员并非都存在追求职位晋升唯一目标,经济绩效也并非决定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的唯一因素,社会网络资源对其晋升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总体效应是抑制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力度,而刺激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而且行政人员规模的增长在刺激行政管理支出膨胀的同时,对教育支出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瓦格纳定律所揭示的国民收入增长与政府支出增加之间的关系认为,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增长,公共支出的份额会随着增加,政府的职能会不断扩大及政府的支出会不断增加。这为人们认识我国行政费用增加问题提供了一把理性钥匙。但是,今日中国行政费用已超出了瓦格纳定律的合理极值,需要对此进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中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利用菲德模型,以中山市1995-2007年的数据检测了地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起积极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当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超过一定规模后,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将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应紧缩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缩小地方政府规模。  相似文献   

7.
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离不开政府公共支出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合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 ,科学进行公共支出预算 ,改进公共支出的使用方式 ,健全和完善公共支出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辍学失学率问题的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女生辍学的风险比男生略高;用师生比和教师学历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发现学校质量越高,孩子辍学的可能性越低;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增加能明显提高儿童入学率.政府需要增加公共教育开支,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制定有利于女童教育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樊继达 《理论前沿》2009,(20):26-28
民生服务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在提供民生服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对政府提供民生服务进行公共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必须重塑公共经济理念,不断加大公共支出,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10.
公共供给竞争机制即行政竞争机制 ,它由三部分组成 :国家间公共供给竞争、地方政府间公共供给竞争、公共部门间公共供给竞争。公共供给竞争机制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促使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