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玲 《协商论坛》2008,(8):61-61
5岁时,适逢中秋,手拿一块月饼去找邻家小妹,想与她分享。不料小妹对月饼一见钟情,抓过我拿月饼的手,连手带月饼一通暴咬。 10岁时,为了替邻家小妹从大胖手中抢回发夹,向庞然大物发起自杀性冲锋,虽然满身落下伤痕,却终于抢回四分之一个发夹,欢天喜地地送到小妹家时,却被小妹的妈妈痛骂了一顿。  相似文献   

2.
中秋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其实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应节的瓜果为主。至于月饼的起源,民间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说:在元朝末年,汉人想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说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大家回到家中,咬开月饼,发觉里面藏张条子,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这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留下来。月饼种类的特色,因地而异。苏式月饼多是酥皮…  相似文献   

3.
中秋是美丽的。我们不仅习惯了赏明月,吃月饼,而且享受起法定节日的优待。中秋、月饼、国情,我们需要三者良性互动,尊重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4.
满子 《今日民族》2001,(12):40-42
每年的中秋佳节,都给国泰民安的神州大地带来无限的喜庆欢乐,合家团聚之时,月饼则是必不可少的节日佳品。在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秋节,云南独有的“云腿月饼”(火腿月饼)荣获全国月饼品牌评选的“中国名牌月饼”称号。这不仅是云南人的骄傲,也是云南满族人的一个骄傲。原来,火腿月饼是由继承了清宫手艺的满族糕点大师胡增贵所创制发明的,至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今天60岁上下年纪的人,都记得现在昆明第八中学,即旧时云南巡抚衙门之旁,曾有一处一连五间铺面、楼高三层的老字号糕点铺,这就是满族人胡氏开设的名店合香楼。它…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08,(10):43-44
9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村中特意组织各国记者采访残奥村中秋之夜活动。村里透出节日气氖:中国代表团楼前挂起红灯,张贴着“中秋月圆”红字,代表团给每人都发了月饼。主餐厅一进门,设置了花台,摆放月饼、水果和插花,旁边有中秋节和月饼中英文介绍。桌前放了把古筝,演奏者奏出悠扬的《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6月1日起,我国首个月饼国家标准开始实施。这一标准对月饼的包装材质和成本作出了规定,要求月饼包装选择可降解、易回收的材料,包装成本不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以前,普通月饼的外包装一般不超过月饼的价值,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普通月饼的外包装与盒内月饼的价值比就变成了1∶1,豪华月饼包装甚至达到了2∶1。而时下,一盒月饼售价,外包装的价值占了70%,有的甚至更多。可见,豪华包装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孙瑞灼 《人大论坛》2011,(10):40-41
一张小小的月饼券背后究竟隐含着多少潜规则?媒体调查称,厂家在卖出月饼券的同时,并未生产出相应的月饼。厂家仅凭这张自己印的“纸”,层层流通转回自己手中,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0%的真金白银。有人把它类比为“期货市场”。这套“月饼经济”市值达百多亿元。  相似文献   

8.
宗文 《民主与法制》2011,(30):66-68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而月饼票就成了前段时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段段光怪陆离的故事里,滚动着一个个令人困惑的谜团,招摇过市,年年成为难解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9.
丰镇月饼是丰镇的名牌产品,它远比丰镇名气大,名扬区内外,甚至还飘洋过海。新春佳节,吃手工水饺;中秋佳节,品丰镇月饼,已习惯成自然。  相似文献   

10.
近期媒体频繁曝光的农贸市场上“水发海鲜” 的真实状况,让普通消费者感到甚为可怕,原来用来使海鲜品水发后色泽靓丽的助化剂竟然是福尔马林溶液。人们不禁惊呼:在科技日益发达、技术革新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明大我们还能吃什么? 举目四望,我们饥肠辘辘 近年来对月饼的炒作,使月饼几乎失去其作为食物的价值,而作为纯粹的礼品,或许还承载着某种象征意义而存在着。“冠生园陈年馅料做新饼”事件,终于使中国人彻底失去了吃月饼的胃口。而这一事件的深层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仅失去了对月饼的胃口,而且失去了对食品制售者们的最后…  相似文献   

11.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3,(18):34-35
去年,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南宁市古城路沿街的月饼销售摊点摆得满满当当,几乎占完整条街。时隔一年,距离中秋节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往年古城路满街的月饼摊点没有了,只剩下几个固定的铺面还在经营,销售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每逢中秋,月饼价格与成本的悬殊差距,就会成为市民和媒体的热门话题。高价的月饼究竟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往年的月饼市场,绸缎、箔金、竹篮……各式各样的包装外壳,为月饼镀上了第一层“金”;洋酒、高档茶叶、精美餐具……档次颇丰的“内容”又为高价的月饼加上了第二层砝码。如此这般,一盒盒动辄上千上万元的高价月饼奢华出炉,贵得让人咋舌。据媒体报道,有的月饼甚至卖到31万元,因为除了在月饼盒里送数码产品、高级保健品等外,还附送一套房子。月饼卖到了这个价钱,着实让老百姓傻了眼:这究竟是卖月饼呢,还是在卖包装,或者是卖其他?"月饼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以前吃的传统月饼,蛮有‘月饼味',现在吃起来,总觉得差一口气。"中秋前夕,人们尝新后,又开始念叨,月饼的传统老味道渐行渐远,到底是变时尚了,还是"猛料"不足了?在中秋节前几天,月饼市场早已热闹起来,超市都摆满了各种月饼,这些月饼包装精美,却让很多人感慨:味道是一年不如一年。不能排除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食品变得越来越挑剔。但月饼越来越没有"月饼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不死人不见鬼。中秋节前由于媒体曝光而冒出了个震惊全国的南京“冠生园”事件。于是人们对寄予“中秋情结”的月饼产生了极大的疑虑。许多地方的工商、质监、卫生等职能部门乘风乘势,举一反三,对市场上的各种品牌月饼进行大检查,管你资格多老,名气多大,一律列入审查范围。于是一大批老牌子、名牌子、硬牌子、响牌子倒了下来。据《盐阜大众报》9月28日报道,中秋节前盐城市有关职能部门对市区销售的月饼质量进行抽检。这次共抽样检测15个生产和销售企业的31个批次的月饼,其中合格17个批次,不合格的有14个批次,合格率仅为54.8%…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有网友报料称,上海宝山保利叶都幼儿园发给孩子的月饼生产日期为2017年9月,已经过期。后经宝山区教育局相关人员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系月饼生产日期标签误贴所致,月饼实际上并未过期。按照教育部门的说法,该"过期月饼"是今年保质期内的月饼,只是误贴了前一年的生产日期。即便这种说法符合事实,"穿越月饼"也是一种"问题月饼",暴露出诸多管理漏洞。标签信息是食品的身份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峰 《新疆人大》2013,(10):1-1
中秋佳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大不同。仰望星空:一轮圆月分外明.笑对天涯共此时。放眼大地:一边是天价月饼遭到冷遇。高端白酒身价走低,豪华酒店冷冷清清.送礼“长龙”不见踪影……一边是千家万户团团圆圆.细品月饼其赏明月。家人友人谈笑风生,亲情友情其乐融融。朗月清风的2013中秋节,让这个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返璞归真,洗却铅华的“素”颜月饼.带着浓浓温情,走进百姓人家,回归熟悉的清香味道。  相似文献   

17.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08,(18):2-2
我们无法包装月亮,便在包装月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馋宗公案     
老派中秋 小辰光福州路上三样东西,最讨我欢喜:书店,台风和月饼票黄牛。喜欢台风,是因为怕热,这个搁起来不讲,黄牛和书店其实是一件事情,家里多出来月饼票,我就拿给黄牛,打个折扣拿了现钱,直接冲进古籍店,买新印的旧书。台风今年一直不来,有点扫兴,其他两样,书店好比是麻雀、鸽子、鹩哥、斑鸠、  相似文献   

20.
又到中秋     
前些天走进商场,总能见到商家开展各种月饼促销活动,我才意识到,又是临近中秋了。不知不觉来到公司已十年,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与父母在一起过中秋节了,看到那些包装精美的月饼,不由得想起了儿时在家过的中秋节,想起了家乡的月亮,想起了吃过的月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