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变为了现实。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一、"一国两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在于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纵观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港人治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人治港"是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思想.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创造了条件,也为香港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为澳门、台湾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作为新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香港的平稳过渡、顺利回归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声明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解决。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成为继毛泽东之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里程碑,香港回归有了历史新契机。在香港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既是爱国者又是现实主义者,他运用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解决历史  相似文献   

4.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与大陆分离是国家的不幸、民族的耻辱,香港回归祖国,是海内外炎黄子孙150多年的强烈愿望.邓小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出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香港回归,并精心指导,使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的成功.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将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不变"的思想作为"一国两制"构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时提出并完善的。他的"五十年不变"思想主要传递了四个层面的信息:"五十年不变"的承诺是可信的,"不变"的时间至少是五十年,"不变"并非绝对不变,"不变"是内地和香港两个方面的不变。准确把握邓小平"五十年不变"思想的内涵对我们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与祖国统一大趋势——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启示姚电曾建平1997年7月1日,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在经历了150多年殖民统治后,香港将回归祖国的怀抱。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香港的新纪元就要到来。抚今追昔,重温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解决香港主权回归问题,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成果,邓小平为此起了伟大的历史性作用.这一作用充分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一、香港的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首先是主权问题.但是,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帝国,现在要撤出最后一块殖民地,英国当政者是不愿  相似文献   

8.
遍览国内有关研究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的论文和书籍,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青年学者齐鹏飞在其论文中曾提到过邓小平早年有过在香港的几次经历外,其余几乎是众口一词地主观臆测:尽管邓小平从未去过香港,但却根据香港的实际提出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这种流行于学界的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显然有待澄清。溯诸史实,我们发现: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有过5次过香港的经历。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他怀抱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了由吴玉章发起的四…  相似文献   

9.
1979年3月英国总督麦理浩的北京之行,代表英国方面以香港"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过"九七"的"英国管治"让步的"发难",第一次将中英两国政府"长期搁置"的香港"九七"前途问题公开化.而邓小平"叫香港的投资者放心"的正面回应,初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于"九七"前途问题"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的战略思考.以此为契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开始初步调整当代中国"国家统一"的战略重心,将以"一国两制"的"新思维"解决香港问题的"时间表"提前,开始逐步探索将"台湾版"的"一国两制""香港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刘贵军 《湘潮》2014,(7):9-14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是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进行,并在他的亲自领导下解决的。1984年10月,当中英谈判达成初步协议后,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由衷地说:“今年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还有一件是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其他事都是别人做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2月19日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提出者邓小平同志逝世22周年纪念日。同时,今年又恰逢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所取得的成功实践正是对这位老人最好的祭奠。"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和平解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根据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在中英谈判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制定了基本方针和政策,对促进香港问题会谈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构想的提出,对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也赢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赞同和支持。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指导下,在中国政府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和1999年顺利回归祖国,实践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也为我们今后解决台湾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近年来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以加深对“一国两…  相似文献   

14.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涵义 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6年6月邓小平会见香港工商界访问团时的谈话) “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的主体仍是社会主义。“我们对香港政策长期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1979年3月麦理浩北京之行,针对英国方面以"土地契约"问题为突破口,逼中国方面对"九七"的"英国管治"让步,邓小平以"叫香港的投资者放心"的承诺破解;1982年4月希思访华,中英两国政府就"长期搁置"的香港"九七"前途问题开始进行初步的外交接触,为正式的中英两国政府的外交谈判做前期准备工作。在对香港和香港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调整了"国家统一"的战略重心,将以"一国两制"的新思维解决香港问题的"时间表"提前,探索将"台湾版"的"一国两制""香港化",初步形成了"1997年收回香港"决策和政策--"十二条"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7,(13)
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顺利实施,确实要首先归功于邓小平的领导。1982年9月,小平第一次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岸统一与“一国两制”的思想在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与完善,其中1983年6月26日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的谈话最具代表性,提出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基本设想。 邓小平讲道:“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邓小平成功地将"一纲四目"发展为"一国两制"构想.这是祖国统一理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创新.20多年来"一国两制"构想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台湾岛内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但"一国两制"仍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开放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一份既有理论体系,又融合了一代伟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智慧的厚重的政治遗产.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继续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中,"一国两制"的内涵正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与务实精神的完美统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张广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直接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据粗略计算,就有七篇之多。而在全书中提到香港问题的就更多了。在这些谈话中,邓小平集中全党智慧,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相似文献   

20.
王音 《党史纵横》2004,(8):16-22
邓小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北方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谈话,被称为“北方谈话”。邓小平北方谈话同邓小平南方谈话一样,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深认识和努力实践邓小平北方谈话,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刊特邀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资政课题组研究撰写《认识与实践邓小平北方谈话》的一组文章,包括《邓小平北方谈话的由来》、《邓小平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认识和实践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使命》、《北方谈话与南方谈话之比较》、《学习贯彻北方谈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贯彻北方谈话——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翔实地介绍了邓小平1978年9月北方之行的具体情况,概括整理了邓小平此次北方之行的重要谈话、指示、意见和精神,从各个角度具体解剖、分析、阐释邓小平北方谈话的意义所在,从中找出学习邓小平北方谈话对我们现阶段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