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伟 《农村青年》2007,(11):50-51
19岁那年。他背起行囊,踏上了漫漫打工路。至今,他的户口仍在原籍郧西县景阳乡兰滩村。严格地说,他还是一个农民。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创造了湖北建筑业的神话。他,就是湖北卓越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雁飞。  相似文献   

2.
雪峰 《农村青年》2011,(4):26-28
19年前,一位普通的农民下肢瘫痪无法行走,由于家境贫困,千里迢迢赶往广州治病的他并没有治疗的费用,幸运的是,为他主治的医生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而是想方设法帮他筹集费用,最终,在他的亲自治疗之下,这位农民兄弟重新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他很朴实,却不简单;他很传统,却善用科学。他的性格总是不紧不慢,微笑中透出一个耕耘了近20年土地的农民特有的从容。他就是刘进良,一个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牌口乡利兴村土生土长的以耕田为毕生事业的农民,一个在2007年度被光荣地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标兵”,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切接见的农民。  相似文献   

4.
安徽蒙城。 苗桂民的办公室在乡政府三楼。以前,这间屋子不光他来,农民也来。农民来干吗?找他反映问题,上访,因为他是乡领导。 后来,庄周乡改为办事处。还是这间屋子,相比从前却显得冷清多了,不光农民来得少了,作为党委书记的苗桂民也来得少了。有一天,县委书记胡朝荣奇怪地问他:“你庄周的人怎么没有到县里上访的了?”他笑了,回答说:“问题都在地边解决了!” 曾想用一句话概括苗桂民的特征。他皮肤黝黑,晒的,想称他“黑脸书记”,又感觉不妥。可在老百姓眼里,这个书记成天风里来、雨里去地跟他们在一起,说的话,拿的主意,都特别对心思。这样的书记,皮肤怎么会白昵?最后,用了一个农民的叫法——“知心书记”。  相似文献   

5.
殷孜涵 《农村青年》2009,(12):43-45
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在河南省灵宝市,梁金牛的名气很大。他左胳膊因患小儿麻痹症不能用力,但他“单臂投手”的盛名至今犹存。他是灵宝“农民NBA”的当家人、多种赛事的组织者,被誉为“民间的萨马兰奇”。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济南亲切接见了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代表,而梁金牛是受表彰者中唯一的农民代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科技星火带头人、益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安化县东山乡建林村农民刘冬安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贫瘠的山区土地上奏响了一曲感人的治穷之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致富的先锋”。近几年来,他带领当地农民艰苦创业,依靠科技大胆从事养殖业,不仅使自己成了赫赫有名的养猪专业户。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瑞金提起夏复兴,人人都要竖起大拇哥称赞他,这个人称江西“蛋鸡王”的农民企业家,命运多舛,却不改初衰,用辛勤的汗水打造了一片独有的天地。他创办的养殖基地,就像一个天然的绿色世界,处处生机勃勃。就让我们走近这个令人钦佩的农民企业家,看一看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相似文献   

8.
韩非 《农村青年》2007,(5):26-28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次短暂的经历往往成为终生的动力。这段经历不论什么时候从记忆深处冒出来。都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高爱民就有过一段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在乡卫生院工作期间。经常半夜三更被匆匆赶来的农民喊走……”这段经历使他真正了解到农民的疾苦和需求,从而立志做一个给农民治病的好医生。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扪心自问:“我对得起农民患者吗?”  相似文献   

9.
今年40岁的张秋江是河北省献县西城乡小邵寺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是农民中的种粮“好手”,单说种棉花,他种的棉花株高统一在85厘米左右,每亩棉花比别人要多产50公斤籽棉。棉花种出了名堂,他被选入省“能人协会”,  相似文献   

10.
做好人难,做个让农民满意的好人更难。 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的农民以种植蔬菜为主,他们非常感激一个人。每当金黄色的油菜花灿烂开放的时候,那个人准会出现在田间地头。只要看到他,农民的心里就会踏实、平静。  相似文献   

11.
王发财 《农村青年》2013,(11):12-15
2013年7月17日夜,暴雨如注,农民程兴贵跳崖自杀身亡。 他有25.5年教龄。他为证明自己的教龄四处奔走。 他想得到上级给予“代课教师”的补偿金。  相似文献   

12.
马明刚 《农村青年》2011,(10):54-54
笔者认识这样一位农民,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栽了一个又一个跟头”,目前仍不富裕,他为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感到很“纠结”。  相似文献   

13.
流沙 《时代风采》2008,(18):1-1
我认识一位农民企业家,开着一辆一百多万的宝马,车子的挡风玻璃上总是堆满灰尘,他也不知道去擦,他是那种有钱但不知道如何享受的人,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和村里人搓麻将,每天百十元的输赢,他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4.
大山深处,一位三十多岁的青年农民,过去家徒四壁,却“留心”把废弃倒掉的香菇脚变废为宝,成为中国的香菇脚经营加工大户。他所加工的菇脚不但销向国内十多个省市,而且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创汇100多万美元,并安排200多名闲散劳力就业,自己也走上了富裕之路,他就是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农民朱仙根。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普通的衣民,跟所有想摆脱贫困的农民兄弟一样,十六七年前,他选择了外出,希望通过打工闯出一条致富路。“我几乎什么活都干过,大都是体力劳动。”他说。尽管他勤劳吃苦,但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其创造的价值与获得的报酬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6.
见到周孟奇是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的逸夫会议中心,那儿正在开“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他作为河南省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经济发展合作社的社长与会。这天阳光灿烂,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到会服务。会议主持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他说:“目前我国农民基本上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要帮助农民,就要帮在根本上,那就是帮助农民组织起来。”“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走向进一步联合已经成为必然……”对此,周孟奇有着很深的体会。南马庄村经济发展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9月16日,一年半风风雨雨的日子验证了这个理念:面对强大的市场经济,分散的小农户只有组织起来,规模经营,走合作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生存。然而,合作的路并非平坦。尽管显得十分疲惫,可是周孟奇仍然和其他农民代表一样,在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地举起右手,握拳宣誓:“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3,(4):61-61
撒播在湖南省桃江县浮邱山乡2100多亩荒山秃岭上的是:一行行绿树成阴,一片片花果硕硕……今年42岁的龚跃余出生在该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乡土气息的熏陶和贫困的激发使他从小立下了为家乡改变面貌做一番事业的决心。近年来,他通过种植玉竹参走上了致富大道,并带领当地农民群众摆脱了贫困面貌。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位淳厚善良的农民,从走出校园的第一天起,从在盐碱地上栽下第一棵小枣树起,他就把自己的誓言写在了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19.
阿红 《农村青年》2014,(8):33-37
夏云峰是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伢子。10多年来,他把几家企业办得风生水起,成为乡亲称赞的榜样,成为同行羡慕的竞争对手。他致富不忘家乡,投资现代观光农业,成为一名种菜人,整天与农民兄弟滚爬在一起,为家乡经济建设奉献光和热。短短5年,他率领他的团队,  相似文献   

20.
朱丹 《农村青年》2006,(5):15-17
年轻有为的吴琴福曾经几次成为新闻人物: 一次是在当地政府积极解决“农民贷款难”过程中,他“给信用社打了一个电话,半个小时20万元贷款就落实了”。于是,他在媒体上留下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以往向信用社贷款时手续麻烦,贷款额也有限;如今有政府帮忙,贷款只论信用不问贫富,这样的农信社才真正算是农民自己的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