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一辈子不变的公仆情怀,体现了一种珍贵的品格——坚守。这种坚守不因地位和职务的变化而改变,不因年龄的变化而改变,不因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改变,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杨善洲同志一辈子的坚守,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正>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要信念坚定、志存高远。把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正气之魂、动力之源,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严峻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候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把个人的成长与梦想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背景,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因个人前途而患得患失,不因旁人升迁而眼红心热,不因环境影响而摇摆不定。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怀揣这样的志向,荆门市东宝区回归创业青年龚光明把“成就一番事业,带富一方乡亲”作为自己的夙愿与理想,不到10年时间完成跳跃人生,实现了一个80后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的宗旨.是为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杜绝以言废法,因人改制的观象。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确立和实行依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省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8.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特殊债务不因任何原因转化为普通债务。特殊债务适用短期诉讼时效 ,不能因当事人的约定或其他原因转而适用普通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农业大国,只有提高和增强农村减轻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因灾致贫,不因灾返贫,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减灾防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减灾防灾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农业、农民要全面提高减灾防灾能力,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由于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合理运用矿产资源不仅关乎社会公共利益,也事关国家战略利益,因此,矿业权作为其载体,在转让时确有以行政审批加以管控的必要性。需要明确的是,依法成立的矿业权转让合同既不因批准而必然有效,也不因未被批准而当然失效。矿业权转让合同在批准前,效力未生效,但其中的报批义务不依赖合同获批而生效,负有报批义务的当事人不履行报批义务时,应采取违约责任的归责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江泽民同志指出: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说明我们党对执政水平的高要求,同时也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强调“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结合专业理论的学习,从四个方面阐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国方略的理解和认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法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振兴我国经济的唯一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即法制  相似文献   

14.
国家赔偿作为做出违法或不当侵权行为的国家机关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不因无受害人的主张而当然免除 ,有关侵权机关应该主动承担。国家机关的主动赔偿应成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1997年 9月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而且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 ,“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是“法治”而非“人治”,“法治”…  相似文献   

16.
论强化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强化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简单地说,依法治国,是指各政党、各级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和依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被害预防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被害预防的地位要想使被害预防发挥应有的作用 ,既不因遭漠视而不能发挥效用 ,也不因夸大而造成策略的误导 ,首先就要准确认识被害预防所应有的地位。被害预防观念的提出似乎是由于以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为中心的传统犯罪对策久不见效 ,持续的犯罪增长也似乎宣告了传统犯罪对策的失败。有学者认为 ,因此预防被害模式已成为各国犯罪对策的重心转向。并且被害预防具有两项优势 :一是与犯罪预防相比 ,被害预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预防自己被害责无旁贷 ;二是从实际情况看 ,改变被害人或潜在被害人的行为比改变犯罪人或潜…  相似文献   

18.
一、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政治体制改革在认识上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始终如一的 ,但对实践推进的着力点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 978年 1 2月 1 3日 ,邓小平同志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 ,就已经明确提出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要求 ,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就是民主和法治 ,民主是实质内容 ,法治是民主得以实现的保证。1 980年 8月 1 8日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民主党派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治国原则和领导方式的重大发展和完善。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积极响应中共的法治倡导,是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十五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作了科学的阐述,他说:“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的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言简意赅,对于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的主体、客体以及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