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丛坤 《奋斗》2008,(3):56-59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移民壮举,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前,有2000多万山东人迁徒到富饶的东北 区创业谋生。这么一场大规模的迁徒运动,没有史料,没有记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央视开年大剧《闯关东》以史诗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全景式地展示了在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一个家族的变迁,乃至国家民族的变迁。让全国的观众为之深深震撼,更让流落到东北的山东人和他们的后裔感动与震憾,《闯关东》打开了他们尘封已久的记忆的闸门。作为“闯关东”的发生地黑龙江,近代以来的开发建设历史,也因山东人的痛入,而变得愈加丰富多彩。闯关东与黑龙江的历史文化的形成,与黑龙江的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电视剧《闯关东》的热播,也引起了我省文学艺术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在该剧首播完的第二天,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了“电视剧《闯关东》的作品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联系历史和现实,由剧内到剧外,从文化和学术等多角度、多侧面地对此剧进行了热烈研讨。现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7,(7)
<正>从顺治年间到民国初年,以山东人为主的几千万华北人迁移到富饶的东北地区创业谋生,不仅为无数的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等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也为后人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闯关东精神"。一、"闯关东精神"产生的历史渊源缘起天灾人祸的迁徙史历史上,山东大地灾害连年,时局动荡,民不  相似文献   

3.
秦慧杰 《世纪桥》2009,(13):148-150
本文在简要分析“闯关东”的历史背景和历程上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闯关东”的不朽历史功绩:推动了东北城市的近代化,对保卫祖国东北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总结了“闯关东”精神的核心价值:一是彰显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二是形成了“闯关东”精神的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4.
1山东汉子闯关东,山西爷们走西口。天灾人祸,生计所迫,老年间屡见不鲜的事儿。但省份不同,气质各异,遂又有了“闯”和“走”的差别。山东人不愧是武松武二郎的同乡,这一“闯”便在恶煞煞的关东黑土地上闯出许多好汉的故事来,而山西人却似乎更多的是儿女情长,这一“走”竟仿佛只走出一曲哀婉凄绝的《走西口》。悲悲戚戚,开始便是一大段哭腔: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泪长流……。为此,便又有了不同的评价,好像山西人多情种儿,似很难经得住这种缠绵悱恻的折腾。一步三回头,就只顾了看“妹妹”的“毛花眼眼”,定难在西口外有什么惊…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观众说:“自己是流着泪在看”、“每一集都是那样的叫人牵肠挂肚”、“我终于知道了父亲那一代闯关东的艰辛了”。《闯关东》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观众?人们说,除了艺术上的成功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彰显和颂杨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团结和谐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3,(22):64-65
1912年,一个清冷的早晨,中国鲁东南山区一个小村庄,鸡叫头遍,一名年轻人背起包袱,告别家人,踏上了村外晨光熹微的大道。年轻人此行是要去闯关东,与其他闯关东的山东父老不同,他的行囊千瘪,包袱里只有几样简单的细木匠工具,他就是年仅十九岁的刘震东。  相似文献   

7.
王卫东  王欣 《世纪桥》2011,(18):35-41
路见不平出手相助 刘海涛1907年生,山东东阿县人,原名刘宝仁。高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故在家务农。1927年刘海涛去关东闯天下,最后落脚在珠河县(今尚志市)谋生。  相似文献   

8.
张洪兴  胡民 《奋斗》2014,(3):55-56
正关于闯关东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有历史记载以来,凡是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山海关到东北三省谋生,都可称之为"闯关东"。狭义上,"闯关东"仅指从顺治年间到民国初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百姓去东北地区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都是指狭义的。一闯关东精神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黄明  黄宇  闻一平 《新长征》2008,(5):34-35
今年春节期间,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主人公朱开山一家历经磨难的闯关东经历让很多人备受感动,潸然泪下。在东北长春,也有一位这样的铮铮铁汉,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从河南到东北,孤身一人闯关东,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扎下了根,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夏蔚 《学习月刊》2009,(3):48-49
2009年元月2日起.51集电视连续剧《走西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作为央视开年大戏,《走西口》是继《乔家大院》之后,第二部反映晋商题材的央视开年好戏.这在央视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走西口》又被称为是2008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的姊妹篇。《学习月刊》杂志曾经品评过《乔家大院》和《闯关东》,如果不品一品《走西口》那将是一种遗憾。电视剧《走西口》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该剧很好地展现了晋商文化的历史长卷.是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史。我们可以用一幅对联来概括这部电视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岁月悠悠我已74岁了。看了电视剧《闯关东》,童年那遥远的记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我6岁那年,家乡(山东某村)遭旱灾,颗粒无收。第二年又闹蝗灾……饥饿让我们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春节前后,一部经编剧细心打磨和众多影星精湛表演的电视剧《闯关东》首先在央视一套播出,随后又在山东等卫视台循环播放,引起全国观众热烈的反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一个热门娱乐话题。这部电视剧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我叫康登勤,出生于1935年2月,家在山东省金乡县化雨乡袁集村。1941年,我6岁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当时在我们山东老家有着闯关东的传统,当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亲邻们往往一起携家带口去东北谋生,闯关东虽然也很艰苦,大多都是干苦力活,但毕竟能吃上饭。在此之前,我们村里就有人到东北谋生,并在哈尔滨落下了脚。我的父亲康于林就和本家的康登贵、康登云、康作财等人携  相似文献   

14.
刘威  老柯 《党史纵横》2011,(6):29-30
抗日英雄、我国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支铁路工人抗日游击队的创建者李延青,是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1902年生于莱州湾一个贫苦人家。掖县地处莱阳西北,民国年间,“西北菜子”以有头脑、许多人家都有男子“闯关东、下崴子”经商做买卖而闻名山东半岛。由于家境贫寒,李延青童年时便随父兄下海打渔,  相似文献   

15.
方蔚 《世纪桥》2009,(4):45-48
杨子荣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侦察英雄。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字子荣。1917年1月28日生,山东牟平人。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是在一家私人开办的缫丝厂做童工,后与他人结伴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1945年秋,报名参加八路军(原是胶东牟平独立营,后被编入八路军海军支队、山东军区第2支队)。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人编东北人民自卫军辽南3纵队第2支队,  相似文献   

16.
我是山东掖县人,1935年14岁时,为生计所迫,告别妈妈和奶奶,弃书辍学与一个亲戚结伴搭船闯关东。到奉天,进了印刷厂当徒工。1940年,经人介绍到奉天省城内关东印书馆干起排字工。工友杜亨善见我诚实肯干,就以进步思想影响我。他与我秘密起草了“向美国芝加哥工人学习”的宣传材料,然  相似文献   

17.
高禹民烈士     
《实践》2019,(4)
<正>高禹民,原名单忠义,又名高升山,山东高密人。幼年随父母闯关东迁居黑龙江依兰县,后转勃利县城。1934年入依兰县立中学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学党支部书记。1936年,高禹民任中共  相似文献   

18.
我的命运里充满了太多电视剧元素--六岁随父母“闯关东”,16岁成为下乡知青,25岁进入新华社当记者,之后又随“维和”部队三赴海地、三进战乱中的柬埔寨采访……至今,那些难忘的经历经常出现在梦中。而最为遥远的知青岁月,映像最为清晰--冰天雪地里,我们训练;凄风冷雨中,我们巡边。青春年少时,我跟战友们度过了充满艰辛也充满豪情的时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和“走西口”的热播,很多人都想了解这两部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孙坤 《奋斗》2013,(7):35-37
翻开我省“老字号”的历史画卷,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与饱经风雨的历史传承都凝结在一代又一代龙江人艰辛创业的征程中。历经沧桑的“老字号”从“闯关东”人敢为人先.诚信为本的信念中孕育,在共和国肇建伊始,龙江人焚膏继晷,用热血与奉献锻造出一个又一个“龙江制造”的丰碑。曾几何时,“三大动力”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不朽传奇;回忆往昔,“孔雀牌”自行车与“北方牌”手表让一代国人为之痴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