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礼春 《侨园》2012,(8):56
《百家姓》上没有“让”姓记载,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又确有为数不多的“让”姓存在.这“让”姓何以源来,几百年来在中国民间一直是个谜.笔者最近在湖北老河口市妇幼保健院让庆秋医生家中,终于得以解开这个谜.年近古稀的让庆秋医生告诉我:“让”姓系明惠帝建文皇帝之后.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姓“公”,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深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中山先生当年提出“天下为公”,一时天下响应,兵强马壮。共产党是人民的执政党,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务员在“公”字的含金量上更应百分百。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同时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对人们的思想是一个大解放。这一段话告诉我们,只要符合这三条标准,就不要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争论不休,贻误时机,而要大胆的闯;不要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我们应当用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全主义的理论与路线来统一思想。依据邓小平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应该明确肯定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最主要的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正确理解这个标准,才能消除担心搞资本主义的忧虑,才能解放思想,使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步子迈得再快一些,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在改革中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并不是平列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工  相似文献   

5.
段祺华 《团结》2012,(2):45-46
今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20年前的初春,中国大地乍暖还寒。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紧要关头,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喋喋不休,关键时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言九鼎的南巡讲话,再次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改革共识,明确要求不争论,并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河北省持续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广泛搭建基层群众分享经历、抒发情感的平台,深入挖掘、宣传百姓身边的好故事、好典型,收到良好效果。为全面总结开展“365百姓故事汇”群众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推动活动持续扎实有效开展,河北省委宣传部组成课题组,对全省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1992年第2期《理论探索》发表的张勤德同志《注意防止改革的性质发生“演变”》一文,集中批评了“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在改革中就可以不问姓‘社’姓‘资’”的“错误思想”。乍一看,文章似乎是在讲“要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好象很正确。但细一分析,觉得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此文对于“在改革中”鉴别姓“社”姓“资”的标准的把握,颇有需要商榷之处。现将我们的看法初略提出,以就教于张勤德同志。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并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之所以优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它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不可能解决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达到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统  相似文献   

8.
彭怀 《瞭望》1992,(36)
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东北。贪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广州石门附近。 据说,孔老先生的高足曾参,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渴死也不喝盗泉之水,因为它姓“盗”。而晋朝的吴隐之却不象曾先生那么固执。尽管那泉姓“贪”,他却照样饮用,结果并没影响他清白的风操。 曾参和吴隐之对待同样一类事物,采取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姓“公”,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深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中山先生当年提出“天下为公”,一时天下响应,兵强马壮.共产党是人民的执政党,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务员在“公”字的含金量上更应百分百.  相似文献   

10.
全面理解“抓大放小”原则,积极推进国有小型企业改革陆晨日一、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进一...  相似文献   

11.
最近,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权威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存在‘抓大放小’的问题。”总结改革以来的经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抓大放小”,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国家抓住1000户龙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大企业集团。与此同时,通过改组、改造、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小型国有企业。但在推行这种改革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有的同志主张,国有企业党的工作也应“抓大放小”。这显然是一种错误倾…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针对前一段时期里,有的地区、有的部门在改革开放上胆子不大,迈不开步子,不敢闯等现象,尖锐地指出:“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小平同志的讲话,切中要害,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胆子不大,迈不开步子?首先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在改革开放中所引进的一些东西,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以及它们之间的标准缺乏明确的认  相似文献   

13.
李俭 《瞭望》1998,(24)
莫以“下岗分流”取代其他●李俭近来到基层调研,听到工人们向我们诉说一些国有企业存在以下岗分流取代其他工作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代改”、“以下代教”、“以下代管”。“以下代改”,即以下岗分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目前,一些企业言必称“下岗”,左一个...  相似文献   

14.
王佳伟 《党政论坛》2011,(12):56-56
孟姜女 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辞海》载:“孟姜,春秋时齐国大大杞梁妻。姜姓,字孟。……后人将杞梁说成秦朝人,称‘范杞梁’,并演变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分期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党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俭 《瞭望》1998,(22)
重视“开发性”再就业●李俭解决下岗待业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条件。能不能在3年内力争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摆脱困境的目标,关键在于下岗人员能否得到妥善安置,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和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7.
“大包干”故乡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张春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一个无例可循的新课题,中国的理论家和实际经济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探索搞活国有企业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农业“大包干”的故乡滁州市,今年以来在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虽然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滞后于形势发展,举步维艰,其原因之~就是“核心”与“中心”之争、“越位”与“失职”之嫌等论调为企业深化改革设置了一种理论障碍,给党政领导和党政工作造成了一种人为隔阂。一汽党委认为:在企业,实际上党政工作的目标一致,工作对象也一致,党委虽不处在直接领导经济工作的位置,也不可能超然于经济工作之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的政治优…  相似文献   

19.
解开国有企业亏损“魔结”的深层探讨潘宝才编者按: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进展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国有企业改革在某些地区、某些系统有突破性进展,然而,纵观全局,大面积亏损仍...  相似文献   

20.
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和今后全党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着眼于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抓大放小”已成为指导当前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已经出现许多偏差,甚至踏入误区。例如:有的同志理解“抓大”就是“越大越好”;“放小”可以“放手不管”,于是,一方面盲目追求搞“大集团”,上“大规模”,搞“大组合”;另一方面变“放小”为“卖小”,似乎小企业既无足轻重,又不登大雅之堂。那么,怎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