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正为 《长江论坛》2007,(2):17-21,31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传播、瞿秋白早年思想的变化及瞿秋白在党内的经历和地位是相关的。瞿秋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进行阐扬,代表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同时,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多的还是列宁主义观。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党早年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与所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样,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心路历程也充满剧烈的斗争,特别在1927年之后,瞿秋白的心理发生了一定的波动和变化。探寻瞿秋白革命后期思想发生嬗变的过程和原因,对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文珊  郭国祥 《前沿》2006,(3):196-198
瞿秋白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本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阶段、革命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问题和农民运动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和创新思想,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甘肃理论学刊》2005,(6):F0002-F0002
何一成 1947年生,湖南江永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些年来,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公开出版《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观和历史方法论》、《瞿秋白思想研究》、《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瞿秋白第一次提出了“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思想,他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考察中国革命的实际,寻找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方法,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而"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涵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故自学科诞生之日起,名称问题就困扰着研究者。这一困惑的成因在于"criticism"在语源学的含混,它来自希腊文"krinein"一词,虽然意思仅为"判断",但这一术语在十七世纪渗入各国方言时,含义便扩大起来。二十世纪,学科分类意识加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区分之必要凸显,自然与"文学批评"这一术语的固有含义发生牴牾。因而辨析"文学理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学史"、"诗文评史"等学科名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自西方输入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作家作品,而"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涵盖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故自学科诞生之日起,名称问题就困扰着研究者。这一困惑的成因在于"criticism"在语源学的含混,它来自希腊文"krinein"一词,虽然意思仅为"判断",但这一术语在十七世纪渗入各国方言时,含义便扩大起来。二十世纪,学科分类意识加强,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区分之必要凸显,自然与"文学批评"这一术语的固有含义发生牴牾。因而辨析"文学理论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学史"、"诗文评史"等学科名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周龙燕 《求索》2012,(9):57-59
文化领导权是意大利学者葛兰西提出的重要思想,这是葛兰西立足于西方文化语境,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实际相结合,对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做出的一种理论思考。与葛兰西同时代的瞿秋白,立足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不仅与葛兰西一样认识到了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并且还参与领导了当时的左翼文化运动,将其文化领导权思想付诸了实践。研究瞿秋白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1,(15)
正6月29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瞿秋白烈士的女儿、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百岁高龄的瞿独伊荣获"七一勋章"。6月29日晚,首部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的革命事迹为题材创作的现代昆剧《瞿秋白》在紫金大戏院成功首演。该剧以瞿秋白被捕及牺牲为切入点,聚焦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展现其舍生取义的人生历程,同时深刻剖析其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文学理论陷入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摆脱危机的办法有二:一是密切文学理论与当下创作实际的联系;二是静下心来,反思百年来文学理论走过的路。文案研究、学案研究是反思百年现代文学理论的结节点,现在进行这种研究正当其时。这是目前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清华大学罗钢教授积十年之功完成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境界"说的学案研究,启示我们:"学说的神话"必须破除,研究方法必须革新,研究精神需要持久坚韧。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建设至今还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不像中国文学史或者现代文学史这类与历史结合紧密的学科那样,其本身有足够的历史依据作为支持,文学理论从一开始就面临理论前提受到质疑的处境。虽然我们内心里一致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理解文学以及建设文学理...  相似文献   

12.
董斌 《北京观察》2021,(10):36-39
1935年6月18日,一位充满书生气息的革命者从福建汀州监狱缓步走出,沿途高唱最早由他翻译的《国际歌》,盘膝坐在刑场的草坪上,坦然说道"此地很好",英勇就义.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卓越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五四运动的中坚分子 1899年,瞿秋白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青少年时代,他目睹社会"颠危簸荡紊乱不堪"的局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充满仇恨.13岁那年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周年纪念日,常州城内到处都挂满红灯笼庆祝,瞿秋白却在自家门口挂起写着"国丧"两个大字的白灯笼,以示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蔑视和抗议.18岁时,瞿秋白随堂兄瞿纯白到达北京,后考入免收学费的北洋政府外交部俄文专修馆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王凤青 《传承》2010,(6):14-15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联系"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背景,根据瞿秋白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着重于从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揭示他的成长道路,对于我们继承五四传统、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相当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联系"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背景,根据瞿秋白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着重于从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揭示他的成长道路,对于我们继承五四传统、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相当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准确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把握中国革命进程和认清革命前途具有重要意义。瞿秋白作为党早期重要理论家,继李大钊、陈独秀之后,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了深入的梳理和阐述,初步厘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科学阐述了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使科学社会主义以较为完整和准确的理论形态出现,对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书,发现瞿秋白的一则轶事,读罢觉得仍有新意,现予以录之,以飨读者。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向全军政工人员作报告。主持人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和宣传家、曾三次见到列宁  相似文献   

17.
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活动出发,在厘清自我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主动介入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关注中国问题与本土经验,在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资源及西方文化理论资源的三维对话中,克服自我阐释焦虑,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品格的文学批评范式,从而有效实现文学批评的意义再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从教学形态到理论本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刚 《思想战线》2002,28(4):76-79
探讨文学理论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本体问题 ,可以从文学理论的教学形态入手。在我国现行文学理论教学形态中 ,其学科概念、范畴所指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的理解与表达错误 ,导致文学理论与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相分离。文学理论的理论活力减弱 ,使其逐渐成为知识汇编。重建文学理论学科 ,改进其教学形态 ,其思想基点是深入探索文学理论赖以生存的哲学美学资源和文学构成本身。文学理论首先是一种“理论” ,思维与方法是其不可缺少的特质 ;然后是关于“文学的”理论 ,必须紧扣文学本身进行言说。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观念占有重要位置.他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在文化批评这个大的视阈中构建了关于文本生产的科学,即文学生产理论体系.他把意识形态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中心,他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论著均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理解文学问题,均在文化批评视阈下审视文学生产过程,因此,研究伊格尔顿文学理论观念过程中,从意识形态、文化批评和文学生产三个方面探寻其文学观念的理论渊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罗敏 《思想战线》2012,38(3):63-67
1923年瞿秋白以推进社会学发展和形成新文化为己任,设计了上海大学的课程。"社会主义"理论价值背景的转变为上海大学课程设计提出必要性;瞿秋白苏俄之行对俄罗斯新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苏俄教育的初步成绩为其提供了现实模板。中国共产党人以俄为师,通过建立社会学系和文艺学院,将辩证唯物论引入中国,开创性的摸索、建立一种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对"新文化"的不自觉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