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61年9月26日至10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員会第十一届会議。会議是在真誠友好、充分互相諒解的气氛中进行的,并签訂了会議議定书。会議批准了中苏1961年第四季度和1962年上半年的科学技术合作计划。根据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在计划中规定了进一步加强互相交换在两国国民經济和科学技术各部門所取得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生产經驗。根据委員会第十一届会議的决議:中国有关机构将接待苏联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員考  相似文献   

2.
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十届会议于1959年10月5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在本届会议召开的时候正是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签订五周年。为庆祝这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在会议上,双方作了关于五年科学技术合作工作总结的报告,交流了经验。双方十分满意地指出:五年来中苏委员会在两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组织互相运用两国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成就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科学技术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对发展两国国民经济起了巨大作用。苏联提供的经验和成就,十分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同样,苏联在国民经济建设上也吸取了中国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于一九六三年六月十日至十八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会议上讨论了上届会议的决议执行情况。并通过了中苏一九六三年下半年和一九六四年上半年科学技术合作计划。根据这一计划,中苏双方有关机构将相互接待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考察有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生产经验,并将相互提供科学技术资料和样品。苏联代表团在中国逗留期间参观了一些工业企业和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1,(4):43-43
<正>1938年5月,中苏双方的相关部门经过协商,初步决定成立一个联合情报机构,该机关设于中国。成立的具体事宜由中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苏方的国家安全局进行洽谈。随后,军委会以外事组主任周明为代表,苏方以瓦西列夫为代表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磋商,签订了《中苏情报合作经费负担议定书》,为成立合作机构打下了基础。此后,经过两个月的积极筹备,中苏情报合作机构"技术研究所"于7月15日正式成立,该机构下设情报搜集、情报研究、电讯侦测、人事总  相似文献   

5.
我党1945年与国民党重庆谈判的成功,与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周恩来高超的谈判艺术、特别是谈判中让步策略的巧妙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重庆谈判中,周恩来坚持有条件的让步必须以不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稳妥地把握让步的分寸和限度;利用多种策略和方式遏制对才的攻势,逼迫对方让步。周恩来灵活运用让步策略的斗争艺术对促成《双十协定》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二战结束前后,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及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有关协定(以下简称中苏旧约)获取了在东北的特权。其中的旅大问题,由于苏联的军事存在,是关系国家主权最为敏感的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外交上与斯大林就中苏条约问题数次交锋,迫使斯大林做出让步,坚决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及至赫鲁晓夫主动归还旅顺海军基地,苏军撤出旅大,从此结束了外国军队驻扎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1949年12月,毛泽东开始了首次访问苏联之旅。期间取得的最大成果为苏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起中苏的同盟关系。但就此次访问的过程和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协定的内容来看,中苏之间的这种同盟关系是不平等的。也正是这种不平等性为之后的中苏关系破裂买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2016年10月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在伊斯兰堡签署的《关于成立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的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同时声明:一、根据《协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保留对中国国籍职员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获得的薪资和报酬征税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为首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和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文化部部长尼·米哈伊洛夫为首的苏联文化代表团,于1957年1月12日——18日在北京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商谈。双方根据1956年7月5日签订的中苏文化合作协定,制订了1957年度的文化合作计划。在商谈中双方满意地指出,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记忆     
10月3日,中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以公函的形式向各。国政府发出毛泽东主席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苏联政府于2日21时45分以葛罗米柯署名的照会电达周恩来部长,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中两国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3日,中苏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1.
"白区",是十年内战期间,中共及其领导的民众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称谓。周恩来从1927年11月与南昌起义部队离散后辗转到达上海,到1931年底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除两次去苏联历时近一年外,在最大的白区上海战斗生活了3年左右。周恩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领导"锄叛"活动。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清党""分共"后,中共党内出现了不少变节叛党者。周恩来在1929年3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顺直省委并汪铭的指示信》中提到,中共党内自首叛  相似文献   

12.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1年5月16日在莫斯科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  相似文献   

13.
杨华庭 《中国减灾》1993,3(3):46-48,45
1992年5月,美国总统办公厅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公布了题为《减轻自然灾害影响:一项美国国家战略》的报告。报告要求联合与减灾有关的部门、行业和国际的计划,达到减轻自然灾害冲击和影响的目的。提出的减灾战略强调改变减灾工作的被动后行模式为主动先行模式,强调自然灾害防御、准备和减轻行动应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同时采取,强调减少生命财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得到国际上如此多的国家的承认和支持,这确是中国外交上的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来的。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序言,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写入正式的国际文件。1954年,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 《友声》2013,(2):10-11
<正>"抚平冉冉逝去的光阴,又见过去岁月如歌的年轮,一页页一篇篇刻骨铭心的画面,我心驰神往不懈地追寻……"3月14日晚国家大剧院歌剧厅,一首由歌唱家戴玉强和魏松合作演唱的电影《建国大业》主题曲《追寻》,拉开了"中国梦——纪念周恩来总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下简称"法与条例")颁布以来,渑池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有效地促进了"法与条例"的贯彻落实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科技进步,适时作出相应决议。"法与条例"颁布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发出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法与条例"的通知》,强调把贯彻执行"法与条例"列入各单位科技进步的考核指标。1995年3月,县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决议》,要求各级领导树立科技意识,自觉地把科技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的激励机制,强化科技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同时,针对该县十年九旱的特点,要求扩大耐旱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大农业科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厅(委员会、局)、外经贸委(厅、局)、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斯两国政府于2001年2月12日在布拉迪斯拉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关于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的合作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关于植物检疫及植物保护的合作协定》。上述协定于2001年4月13日起生效。现将上述协定副本印发你们,请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协定的规定,对从斯洛伐克输入我国和我国输往斯洛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批准2006年11月21:日由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巴黎签署的《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特权和豁免协定》。  相似文献   

19.
《春秋》2018,(2)
正周恩来是老一代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十分关心山东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曾派遣一批干部到鲁西北开展统战工作,使鲁西很快出现了蓬勃抗战的好局面。国共签订《双十协定》以后,周恩来作为军事三人小组代表曾到济南、徐州等地视察工作,了解执行停战协定等情况。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了理论,一定要实践,才能有创造、发现,才能提高。"——《周恩来文化文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