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作为手中握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3月30日,中纪委机关报刊发《家风败坏祸起萧墙》一文批"全家腐"。文章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族式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家风败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今年初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2.
为您提醒     
正家风不正祸患不远从"全家福",到"全家腐",再到"全家覆",有的是因家属被"围猎"导致"堡垒从内部攻破";有的则是领导干部自身不正,配偶、子女有样学样。可以说,不良家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而腐败则是不良家风的"助燃剂",迟早会将一个家庭推进"火坑"。在家风建设上,领导干部要自觉扛起责任来,不仅自己要做到"公烛不私用",也要从"家属不  相似文献   

3.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一个个贪官相继浮出水面,人们在众多的腐败案件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夫妻联手作案比例很高,在许多贪官的后面,都有一个推波助澜的“贪内助”。在谈论领导干部腐败,特别是“全家腐”时,很自然地将话题对准“贪内助”这个角色上。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些“贪内助”贪得无厌,枕边吹歪风,利用丈夫的权力影响谋取不义之财,从而害了丈夫,害了整个家庭。究竟是当官的丈夫是“全家腐”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被称为“贪内助”的女人们才是导致“全家腐”的祸水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透视最近一…  相似文献   

4.
网闻摘录     
正以家风凝聚中国正能量从近年来曝光的贪腐案件看,不少"老虎""苍蝇"的背后,都呈现出家庭式甚至家族式贪腐的特征。那些"一人落马,全家覆没"的案例一再警示我们,领导干部的家风,绝不仅是自己的家事,而是关系到能否守住清正廉洁,能否给党员干部立起好形象、给群众留下好口碑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1,(11)
正对于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更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培育良好家风十分重要。不重视家风建设,对身边的家人疏于管教、放任纵容,必然导致养痈成患,既害了己又害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因忽视家风建设,反被"枕边风"吹乱心智,被身边人"拉下水",甚至形成家族式腐败,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  相似文献   

6.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领导干部家风不正,极易引发腐败问题。统计数据表明,目前,70%的腐败案件所涉及的贿赂,都是由官员家眷和情妇收受的——很多官员的腐化之路,都是从家风不正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军区副政委范匡夫同志有一句名言:“家风连着党风。”这是一位廉洁的党员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得来的真实体会,虽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家风、党风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中国人很看重家风,因为家风乃门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习惯、道德标准以及生活作风的各个方面。门风不好是被瞧不起的。所以,人们在择偶、攀亲和交友时,都要对对方的家风调查了解一番,以免盲目行事。说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因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感召力。一个领导干部在领导位置上,其本人的…  相似文献   

8.
家风关系作风,作风影响党风。领导干部是我国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带头人,是身份特殊的"关键少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歌猛进的发展,近些年来,许多因贪腐而落马的领导干部,牵扯出的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家族式腐败",这是对中国传统好家风的现代撕裂。对此,促使领导干部营造出良好的"家风",是构建"风清气正"党内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少数领导干部家庭中,存在着家风不正的现象,严重地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导致领导决策失误,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家风不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涉政之风。家属不厌其烦地过问领导者的公务,以“枕边风”、“桌边风”等形式进行干预,将个人意志转化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撤消云南省委原副书记、省长李嘉廷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在其违纪事实中,有这样一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其子接受对方钱物,共折合人民币2049万元。收受贿赂数额之巨,骇人听闻。其实,领导干部纵容家人非法谋利,一家人共同腐败的“腐败家庭”现象并不鲜见。远的不说,近期就有陈希同、许运鸿、肖作新等若干例证。因此,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下,领导干部如何过好家庭关,在严格自律的同时管好配偶子女,防止“后院起火”、“腐起萧墙”,已足令人重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家庭腐败”的结果总是“家破人亡”,“腐起萧墙”的走势也必是“祸起萧墙”。聪明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正"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领导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家风是什么?"自从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推出一系列特别报道后,四川省也启动"向幸福出发——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省各  相似文献   

12.
一、“色”腐败已到了必须坚决惩治的地步“色”腐败就是权色交易。实践中“色”腐败往往被认为是生活作风问题,实际上,它不仅仅是生活作风问题,它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和政治形象,是权力腐败的一种新形式,正给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危害,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色”腐败是干部腐败的重要表现。事实证明,在已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色”腐败是重要诱因,并且在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干部“色”腐败的内容,已由一般的不正当两性关系向娶小妾、包养情妇发展,由境内嫖娼向境外嫖娼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总结腐败的规律性特征,提升当前和下一阶段反腐败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及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分高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生活腐败相互交织,具有明显的主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类型特征,汇聚而成高级领导干部腐败犯罪的“大数据画像”。政治权力异化内因、政治生态恶化诱因和政治监督弱化外因是腐败犯罪生成的重要原因。强化腐败惩治增强“不敢腐”的法治震慑,优化腐败预防增强“不能腐”的机制保障,改进廉政教育增强“不想腐”的政治自觉,一体推进廉洁治理。  相似文献   

14.
正于少东家庭式腐败案充分证明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如果本人不能严于律己,同时又对家人的贪念加以放纵,最后的结局只能像于少东一家这样,人前共贪,狱中同怜。一人当贪官,全家腐败;一人被查处,全家人涉案,一些腐败案例有这个共性。当事人认罪时流露出埋怨,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这不仅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定下了规矩,也为全社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正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7,(18)
正家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多维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维。在中国特有的家庭历史、家庭文化的大背景下,要理解中国的问题和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对家和家风有深度的认知。而领导干部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他们的家风则更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风、民风。深入挖掘家庭美德,揭示其与当代价值观念的内在联系,以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引领新时期的时代风潮有着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针对领导干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1)
<正>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社生活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导干部,要成为树立良好家风的“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7,(4)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给出了许多"治家箴言"。在谈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时,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谈到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时,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这些重要论述,赋予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