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山东省中学生网络接触行为、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判断、中学生对网络的需求、中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总结青少年网络接触行为的特点,阐释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原因,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中学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造就了虚拟世界,媒介化生存逐渐成为人们的另一种生活状态。部分青少年在高频度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了“网络疾病”等一些社会问题。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建议通过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来帮助青少年科学健康地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3.
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始终是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舆情形成中,不仅是在获取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是在分析和评价信息。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中存在着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监测与分析技术落后、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情导向性不强和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引导机制等问题。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提高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正确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是解决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途径认知及其网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对网络途径的认知可从他们对网络的态度、对网络影响的认知、网络规范的认知和网络信度的认知四方面分析,青少年的需要、价值观及生活阅历等决定他们对网络社会化途径的认知和选择,从而导致青少年产生特定网络行为,表现为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时间与地点、迷恋程度以及对不良信息的阅读。要将网络的消极作用抑制在更小的范围,最佳方法就是教育:对青少年来讲,要加强“善待网络”的教育;对家长来讲,应系统的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对学校来讲,应该加强网络人文教育,培养“善待网络”的一代。此外,还要从整体上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重视媒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网络越来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病理性使用计算机等造成的心理、教育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反思,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成瘾者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手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网络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认识方式及行为方式等关系密切。部分青少年在高频度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全社会应给予广泛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运行商应提高认识,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构建健康、文明、充满活力、没有污染的和谐网络文化环境,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网络虚拟社会成为人们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使用人群中,青少年是网络虚拟社会的存在主体,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使用互联网络的过程中,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当前青少年社会化成长中的主要问题,而认识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即“在线”与“在世”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冲突的矛盾关系,才能认清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生成背景与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推广与普及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在拓宽青少年认知结构空间、促进其情绪宣泄和培养青少年多元价值观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青少年认知能力迷失、人际关系淡漠、生活意志丧失、抑郁、焦虑、敌对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我国当前在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禁止青少年上网、只进行德育训诫、重治轻防和治疗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应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注重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并提高青少年网络心理疾病治疗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我省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能理性地面对网络,但也有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青少年的网络本质观基本是正确的,但对网络的使用存在偏差;青少年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真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表现。问题的原因:道德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德育合力;网民教育还未真正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现实道德环境的缺失。我们认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主体应三者并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突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教育途径应多样化,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中介开展德育活动;道德教育方式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道德教育体系应有系统性,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其它领域的支持、需要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支持、需要德育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针对网络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关部门应从引导、教育和打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是青少年所在媒介环境的一部分,当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改变了青少年的媒介环境与传播行为.消费能力是影响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网络使用权利的不平等制约了青少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电影、电视、手机等媒介以形象的图片和图像替代了抽象的文字信息。它们以自身形象化、趣味性、通俗化的优势,深深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在这种传媒语境下,加强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即通过社会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使青少年学会并实践认知媒介、评判媒介、调控和利用媒介,培养他们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成就动机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对344名中学生进行测验,然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性别对网络成瘾程度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网络成瘾程度高于女性;性别对成就动机的主效应显著,男性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女性;2)是否独生对成就动机的主效应显著,独生被试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非独生被试。3)网络成瘾程度和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成就动机的学习、控制2个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成就动机水平预测其网络成瘾程度。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状况是关系网络强国建设和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据2022年第11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对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探讨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差异显著;亲子关系影响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学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开发不足;过度上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建议持续关注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差异及不平衡问题,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质量和数字素养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监管,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和生态。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现状主要表现为:网上有害信息泛滥使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受到毒害;网上道德弱化,青少年行为失范;青少年网上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网络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方面。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教育方式,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加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健康教育环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确引导青少年网恋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网络时代的特殊现象,网恋具有不同于一般恋爱的特点.青少年是网恋的重要行为主体,网恋过程中,青少年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和行为上的误区.应采取措施,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对网恋情感进行合理控制和适度调节;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强化网络道德观念,规范网络伦理行为;提高青少年网民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的绝对主力军,他们在学习先进科技、接触网络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负面影响侵害的直接对象。本文通过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一般叙述,指出了青少年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内容,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成立专门机构、行业自律及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等,逐步提高青少年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针对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网络德育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网络,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式、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德育的信息量、扩大德育的时空范围、增加德育的生动性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另一方面而也导致了部分青少年出现道德认知的迷失、削弱了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人格的分裂。当前 ,青少年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德育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网站建设严重滞后、家庭成员网络知识匮乏、网络信息发布者和经营者有不法行为以及政府立法和监管存在不足。为此 ,必须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网络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利用网络手段 ,改革“两课”教育的方法 ;净化网络环境 ,为青少午营造良好的网络成长氛围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作为网络犯罪主体的青少年同时也是网络的受害者。目前青少年网络被害和网络犯罪已成为非常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满足好奇心、贪财图利、渴望自我实现、宣泄情感等是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几种心理。应该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被害和网络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