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提质,实施精品旅游战略,把张家界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精品。要建设以张家界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圈,加快推进张家界成为武陵山区协作区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力争政策创新突破;二是大胆改革体制机制;三是强化资源环境保护;四是建设特色旅游城镇;五是主动融入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2.
《民主》2015,(7)
<正>【提案背景】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的"以气代煤气化山西"战略,对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从战略高度深入研究山西能源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看,在"气化山西"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大;采煤采气两权分离,缺乏一体化布局;煤层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文化、文物和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发展与全国相比却不尽人意,“抱着金饭碗饿肚子”是对山西资源浪费的真实写照。山西省实施战略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把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旅游资源整合,将为中外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休闲观光和旅游服务平台,也将为旅游业成为山西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肖亚波 《学理论》2013,(20):96-97
汉中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是汉中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也存在经济距离长,产品形式单一且较为初级,客源市场范围小等劣势,提出一些建议如下:深度挖掘三国文化;大力开拓客源市场;加大旅游投入;加强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是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发展全域旅游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区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通过阐述全域旅游的概念及对深圳大鹏新区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其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结合大鹏新区旅游发展的实际并对比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标准,提出了顶层设计、产品体系、"旅游+"战略、公共配套、品牌建设和人力资源等六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许韶立 《学理论》2010,(5):34-36
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的提出,把发展旅游业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风景名胜区的国有性、公益性、全民性特点,使其在旅游开发中具有特殊性,是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和主力军。研究风景名胜区新问题,实施新举措,使风景名胜区成为实现河南文化强省、旅游立省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4,(7):F0002-F0002
<正>天津旅游集团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要求,抓住天津加快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营结构调整.推动实施一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建设、一批股权资本运作项目、一批涉足新行业、新领域的业务产品项目,形成了酒店、旅游、商贸、景区景点、金融资本、养老地产、文化创意、服务配套八大业务形态,构建了经营、投资、资本运作三位一体,兼容并举的战略发展格局,实现了历史性定位和跨越式发展,成为"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齐备、全市旅游行业核心和主导地位突出、具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9,(5)
<正>【提案背景】面对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武汉市在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讲好武汉故事、提升城市影响力、发展全域旅游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城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不够,缺乏统筹发展机制;城市文化旅游主题特色不突出,缺乏清晰的发展模式;城市旅游推介与营销不足,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化与山西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江红 《理论探索》2005,(5):111-113
旅游业是中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的产业。山西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又是首屈一指,占有重要地位。为此,研究旅游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挖掘富有山西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创造经济效益,可以加速推动山西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旅游危机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时代,旅游者的利益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最为关注的话题.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旅游危机无处不在.作为湖南省旅游业龙头,张家界在建设世界旅游精品中,必须高度重视旅游危机,大力加强旅游危机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旅游危机能力,有效化解旅游危机,以实现旅游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使张家界的旅游业驶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一笔点睛     
《民主》2014,(5)
<正>帮助文化企业走出困境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像挖掘煤炭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的基本战略。文化产业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山西一个新的亮点,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12%,即将与装备制造业一起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因此,鉴于山西文化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落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增加国有文化产业集团资本金;尽快组建山西省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成都旅游:隐忧与出路——“创佳”成功以后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战略方向以及方法对策等方面探讨了成都"创佳"成功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本文首次创新性提出"成都应当定位为‘中国文化体验之都’,并提出"依照‘中国文化体验之都’的战略定位,实施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成都旅游发展战略"。作为实施上述战略的手段,作者提出了"系统兴建展现成都多元文化内容的游览体验体系,建立成都旅游营销统筹机制(平台),打造全国顶级休闲度假基地"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一、提高认识,重视并加强旅游业。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海峡西岸建成"我国重要的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福建省"十二五"规划将旅游业培植成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的要求,福建省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1,(2)
文旅融合是中国旅游业的大势所趋,对旅游领域治理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本文首先阐述了文旅融合的重要现实意义,概述了哈尔滨文旅融合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提升哈尔滨旅游治理能力的对策: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诠释和推进文旅融合;开展基础理论研究,筑牢文旅发展的理论基础;深耕文化优势,做深文旅融合,同时实现哈尔滨特色文化的价值再造。  相似文献   

15.
黄江 《学理论》2015,(7):100-103
从旅游发展的规律看,旅游消费随着人均GDP不断升高而升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以预测,文化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梵净山西五县文化旅游开发星多月不明,与东线不对称,与周边不融合,与长江不衔接,需要在政府主导、体制改革、市场打造、宣传方式和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创意旅游成为众多旅游城市的新选择。近年来,在"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哈尔滨旅游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从"大旅游发展格局"的视角,梳理了哈尔滨发展创意旅游的条件和优势,为哈尔滨进一步发展创意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增强哈尔滨旅游业发展后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冬颖 《学理论》2015,(7):96-97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提升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旅游公共服务是否完备是衡量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特点,也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挑战。基于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力图以前沿性、应用性为视角,从发展旅游公共服务的价值入手,并对哈尔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哈尔滨旅游公共服务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实现陕南旅游产业突破发展,是加快陕南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兴市富民的必然选择,也是陕西省从旅游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强省的必要途径。本文结合陕西省委、省政府立足于陕西大旅游的思路,通过对陕南地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提出了制定旅游规划、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实行政府主导型开发,区域联动发展,放活投入机制、广泛吸引各类资金进入旅游行业,"红色"融入"绿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一些地方统筹旅游资源,发挥党建引领独特优势,实施"党建+旅游"发展策略,提升旅游行业水平和质量,增强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在旅游地建设中,依托基层党组织,有计划、分期、分批建设布点,把基层党建与旅游建设拧成"一股绳",已成为基层党建的最新创举和一大亮点。一个特色鲜明的标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一个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与我国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水平有着直接联系 ,同时国家通过下调利率、增加节假日休息时间等宏观政策也为居民旅游休闲创造了客观条件。然而直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远不及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 ,甚至不及新加坡、泰国。基于我国旅游业现状和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因素 ,提高国内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是关键 ,这需从以下几点着手。改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交通不便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旅游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