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玲 《世纪桥》2012,(7):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青年学生是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也是思想领域内最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群体,迫切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解决思想方面的困惑。本文从高校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不同学生群体接受传播马克恩主义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找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留日、留法群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就两大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识而言,留日群体重视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留法群体重视阶级斗争的理论;就唯物史观来说,留日群体强调"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论",留法群体强调唯物史观的阶级性,重视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认识和观察社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而言,留日群体侧重对资本主义的学理性认识,指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留法群体则侧重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和特征的认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留日、留法群体特别注重在实际的运动中和社会组织中发挥表率作用,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留日、留法群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两大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识而言,留日群体重视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留法群体重视阶级斗争的理论;就唯物史观来说,留日群体强调“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论”,留法群体强调唯物史观的阶级性,重视要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去认识和观察社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而言,留日群体侧重对资本主义的学理性认识,指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留法群体则侧重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和特征的认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留日、留法群体特别注重在实际的运动中和社会组织中发挥表率作用,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需求层次理论、群体理论、制度理论和传播要素理论等不同学科理论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均有相应的契合点,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学理支撑,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旧社会交替和急剧转型之中。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确立符合新政权合法性需要的意识形态便成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迫切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深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国家意识形态体系。由于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倾向的多样性、群体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区分对象,采取分众化、小众化传播,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大众化教育手段。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社会急剧转型和迎接伟大斗争的新时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人民政权的思想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采取分众化、小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正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得益于一大批留洋海外的先进知识分子,这个留学生群体大量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五四"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虽然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得以传播离不开早期的翻译。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后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渐走向中国化和本土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著作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阶级翻译时所表达的思想倾向和翻译目的也各不相同,同一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虽然他没有李大钊、陈独秀那样大的影响。但他最早深入俄国向中国介绍十月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新途径;他最早传播辩证唯物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主持党的宣传工作,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二个高潮。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内首次以忠于原著的形式翻译恩格斯经典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译者,“衡石”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却尚不为学界所认识。“衡石”即吴江人李衡石,其在《觉悟》发表的系列译作传播了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深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译作《科学的社会主义》系统地向国人传播了从唯物史观视角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矛盾,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取代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衡石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是上海先进思想传播群体和传播场域中思想激荡的产物,又是五四时期各种“主义”交锋的缩影。“衡石”在平民教育的发展、外交主权的伸张以及先进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了解传播对象的特点,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重视传播技巧、方式和方法的运用,把争论和斗争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注意种牛痘、增强群众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一定要从传播对象情况出发,按照各群体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传播;从时代需要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点;通过答疑解惑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江芬 《世纪桥》2015,(1):7-9,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重要环节。从传播者角度来看,青年学生最先接受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生力军,并在实践中树立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可以分成四个象限,对应于四种不同的传播模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部门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等级森严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临时体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竞争导向式传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息图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隐含了不同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勇 《探索》2002,(2):64-66
科学主义思潮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准备了组织力量,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同时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了科学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党的马克思主义集中学习和教育活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组织传播形式,马克思主义集中学习和教育活动具备了典型的组织传播特征,体现在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等传播的基本要素和诸环节中。其历史经验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问题,应积极思考和探索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来说,非常直接而且真正有效的思想土壤和背景。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提供了资源,同时,主义文化的某些特性,也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带来了曲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最为主要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表现出传播领域生活化、传播方式大众化、传播内容感性化等特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会对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消解部分青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动摇部分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改变部分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以及扭曲部分青年的公平正义观念等等。为加强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可以考虑从创新模式、传播方式和本土化这样三个方面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以此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青年群体精神生活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7,(1)
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此做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新境界。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依据;提出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内容;首提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文章系统回顾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探索阶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和创新阶段,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而艰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与思想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郑重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拉开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序幕。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经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转化为社会各群体成员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农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大源泉,拥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群体。但是,农民群体社会地位的底层性、农民群体的知识贫困性、农民群体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农村党支部和农民党员的贫血化、农村干部表率作用的负面性、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断层性等现实境遇,影响了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因此,对这些因素必须进行深入分析,为寻找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向导》周报自创办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主要工作之一。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等问题,《向导》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呈现出多样化和切合实际的特点。因此,《向导》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提升了党员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