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阐释自由的本质内涵.因此,我们探讨自由问题需要从劳动与休闲的双重向度辩证理解,即从生产劳动中争夺自由时间,并由消极休闲转向自由劳动.一方面摆脱资本主义"时间的统治",争夺更多可从事高级活动的自由时间;另一方面摆脱"劳动的奴役",实现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内涵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王辉 《学理论》2011,(35):37-38
人的自由与解放是一个人类不断追求的永恒目标,是对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状态的一种美好期望。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探讨人在处于不自由的状态前提下,从劳动对人的异化以及金钱、资本对人的异化两个角度,可以得出导致人不自由的根本原因;人的本性是自由的,最终目标为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3.
"幸福异化"就是将幸福的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将人类社会活动的目的与手段颠倒过来,割裂幸福的本意并扭曲幸福的本质,致使幸福的重心错位和价值失衡,最终将幸福变成不幸。幸福异化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要走出幸福异化的困境,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扬弃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自觉劳动;注重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现代社会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这是产生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从政治哲学角度历史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即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除睡眠、饮食等基本生活时间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几乎占据了工人时间的全部,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流程中的工人不具备获得自由时间的条件,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基本的生活资料,马克思从人学角度指出,分配正义仅仅是充满政治激情的伦理谴责,无产阶级要获得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条件,必须在人类解放的过程中赢得自由时间.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以金钱裁度人的时间,通过训化和褫夺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来实现价值增值。数字时代下,资本主义联袂数字技术对时间的蚕食漫溢于有酬劳动之外,开拓了数字“虚体”无酬劳动这块殖民新地。虚拟数字用户以网络“休闲时间”状貌表征出来的数据信息“生产时间”被数字资本家零边际成本地“殖民掠夺”,人的时间遭受更为隐蔽的布控和侵占,造成了时间异化的新样态。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时间异化突出表现为时间感知力被麻痹的“时间无知”、睡眠时间被收编的“无眠体制”、时间节奏被加快的“加速体制”这三重面向。对此,需要纠偏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消除时间异化根源;培养数字化主体的批判意识,识破时间自由幻象;倡导健康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实现时间合理分配,从而真正使时间成为人类自由进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5)
20世纪以来人类的实践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使异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中国当代劳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给予中国当代劳动的启示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劳动产品的异化;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生产过程的异化;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建构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产品,甚至引发严重的生产过剩。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发达国家把刺激消费作为重要国策,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逐渐形成。休闲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追求与实现,表现为人对自由时间的自由支配。然而,消费社会的休闲背离了主体自由,被异化为物化休闲和符号化休闲。面对消费社会休闲的种种异化,亟需从积极构建主体休闲意识、树立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加强休闲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着手,实现消费社会休闲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实然层面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阐释了异化劳动的产生过程,揭示了资本与劳动二者之间不公正的现实: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分配结果的不公正)、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异化(过程的不公正)、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发展机会的不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发展起点的不公正);从应然层面表达了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起点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的价值追求。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异化现象的消除,需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马克思所追求的发展起点的公正、发展过程的公正以及发展结果的公正。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产品,甚至引发严重的生产过剩。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发达国家把刺激消费作为重要国策,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逐渐形成。休闲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对自由的追求与实现,表现为人对自由时间的自由支配。然而,消费社会的休闲背离了主体自由,被异化为物化休闲和符号化休闲。面对消费社会休闲的种种异化,亟需从积极构建主体休闲意识、树立科学的休闲消费观、加强休闲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着手,实现消费社会休闲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对劳动与休闲的关系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劳动完全制约着休闲,有的则认为二者相互独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已有研究或视劳动为整体,或仅关注其某一特性。本文详细分解了劳动的构成要素,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收入、劳动强度、劳动控制、劳动技术和劳动体验六方面,并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劳动与休闲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劳动既包含对休闲的制约要素:劳动时间、劳动技术和劳动体验;也有与休闲相独立的因素:劳动收入、劳动强度和劳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以"异化"为"方法论自觉",探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劳动的实然,创设了异化劳动的系统性话语空间。西方传统思想关于"人是什么"的追问、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理论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财富本质"的邂逅、矛盾重重的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达成"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三个方面构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语境。异化劳动的四重表现样态、产生的深层次机理与扬弃异化劳动的路径三个维度,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内涵布展的完整性阐发。多维审思异化劳动理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启新:辩证看待坚持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相统一的政治立场;客观思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的政治举措;理性考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9)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出发,将其当下的经济事实概括为"异化劳动"。他认为异化劳动是对象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特殊蜕变。人的真正本质的积极肯定形式本应该是普遍而自由的类存在物,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其根本上源于人本质的异化和扭曲,这种异化世界必然归宿是它的自我扬弃即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1)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首先用"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劳动的关系,进而深入到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以及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四个规定对于我们研究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6)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主要分为: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在"低头族"现象中也体现的日益明显。想要将人从这种"低头族"现象的异化中解放出来,则需要:首先,提高人们对异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其次,丰富人们的生活,从单一化到多元化;最后,提高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总之,就是要关注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人们对“异化”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争论的核心和实质,集中在这样一点:异化与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一些文章,象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马克思把劳动作为异化的主体一样,把社会主义作为异化的主体,认为社会主义自身产生异化,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全面异化。这些文章还把这种观点说成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些文章宣传的社会主义异化论,包含逻辑上相互关联的三个重要论点:一、认为异化就是矛盾,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形而下的科学理论提升(不是科学逻辑推导)到形而上的实践人道主义。故它在《手稿》中处于非常特殊的"中介"地位。"劳动异化"论是从经济科学通向人道哲学的"云梯"。"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那么未来哲学性理想社会就要扬弃异化复归人的理想类本质、理想的脑体劳动和共产主义博爱关系,马克思由此天才地创意出当做人道主义理解的共产主义的哲学性理想或理想性哲学。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自然从未缺席;相反,不可化约的自然始终是一切人类活动得以可能的存在论前提。尽管马克思确立了人作为自然存在者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永恒必然性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事实,但马克思并没有陷入"自然主义"的窠臼。马克思思索为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象化的劳动使人和自然都陷入异化的危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反自然""反生态"的内在本性,认为正是资本逻辑导致与人的异化相对应的自然的抽象化和被蔑视。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克服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瓦解资本逻辑,使市民社会过渡到"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的共产主义,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它都包含深刻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异化劳动四个规定及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人的本质异化思想,从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复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表征集中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异化,基于马克思"异化与扬弃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观点,应提升人的本质力量,直面异化;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驯服异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克服异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于微观而言,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复归。于宏观而言,才能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1)
马克思从劳动的角度论述异化理论,揭示工人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及他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作为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贾格尔从性别的角度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女性异化的四个维度,认为商品拜物教和资本主义父权制是导致女性异化和遭受压迫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金文 《学理论》2011,(4):37-38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命活动由两部分时间要素构成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长期以来,劳动时间占有的比例远大于自由时间,是第一位的时间要素。然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自由时间已成为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马克思把自由时间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明确指出了自由时间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的基本条件,增加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