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近年来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的又一起。反思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的原因,首先是我们在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其次是在食品安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第三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漏洞,第四是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管理者的失职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陶勇 《党建文汇》2008,(11):38-38
中国“问题奶粉”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让美围媒体回忆起150年前发生在纽约的“泔水奶”丑闻。《纽约时报》近Et撰文回顾了这一震惊一时的“毒牛奶”事件,在这一事件曝光48年后,美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出台。  相似文献   

3.
面孔     
《廉政瞭望》2012,(19):10-10
孙成泽:“三鹿”事件被记过官员升官 任国家药监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时,曾因“三鹿”奶粉事件被记过处分的孙咸泽,近日被任命为该局副局长。2009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给予孙成泽记过处分。有评论称,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一名相关领域官员的复出升迁,难免会引起公众的诸多猜想。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食品安全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加快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然而《食品安全法》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11):7-7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要强化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风波、PVC事件、韩国泡菜寄生虫污染等.造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也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媒体频频对食品安全中的假冒伪劣问题进行曝光后.有读者发出了如此的感慨:“现在似乎没有安全的食品了。”  相似文献   

7.
一、贵州省公众食品安全整体认知状况分析(一)对食品安全标准整体的认知贵州省公众对于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整体偏低。不少公众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要向欧盟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看齐。公众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食品标准低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二)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的认知贵州省公众普遍认为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府监管不力,层层监管机构形同虚设;二是食品生产者唯利是图。(三)普遍认为贵州省食品监管应该采用欧盟式的追溯管理一旦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从零售端追溯到原产地,  相似文献   

8.
高峻卿 《先锋队》2011,(12):58-58
近年以来,接连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社会道德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重点对象。加上一些交通安全事件,尤其是前不久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更是让社会道德处于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也是政府承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在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助力。  相似文献   

10.
王月明  尹志奇 《实践》2010,(9):34-35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一直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患儿筛查救治、  相似文献   

11.
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于老生常谈的食品质量问题。人们常说,食品安全大于天。可当人们寄希望于“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时候,“三聚氰胺”却把人们的神经骤然绷紧:数名孩子因喝“问题奶粉”而不治身亡,4万多名婴幼儿成为受害者,一时间人人自危,谈奶色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一些重大食品安全恐慌性事件,其发生频率之高,影响面之大,破坏之深,令人侧目。当这些重大恐慌与农业联系起来时,与季节性的农产品联系起来之后,其破坏力甚至能到达整个产业,产生一些令我们不得不深思的后果。仔细观察这些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中间的一些共有特性。从2007年的“蕉癌事件”到最近发生的“柑蛆”事件,通过仔细分析相关报道中各方的表白,我们不难看出政府、专家、媒体从业者及受众在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即语言学上的“死线铀绎”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杜谦 《江淮》2011,(8):47-48
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苏丹红……媒体接连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感到"没什么可吃了,吃什么都不安全"。而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替代了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从"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重大转变,食品卫生法关注食品外在的东西,即是否卫生干净,而食品安全法防范的是食品吃了以后产生的潜在危害。该法运行已经两年有余,虽然没能从根本上遏制住食品安全事件,却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实在的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7,(6):36-37
省民建部分委员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机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突破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困境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世界各国政府大多把食品安全视为公共安全,并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社会氛围,确保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党的建设》2012,(3):25-26
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馒头、地沟油、塑化剂……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俨然成了中国老百姓的一块“心病”。特别是最近,名牌企业“双汇”用瘦肉精喂养有毒猪、台湾知名饮料含有塑化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曝光,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据不久前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国人最缺乏安全感的五个领域里,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9):6-6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2003年非典时期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以来,像“瓮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中,都有官员被问责,或受党纪政纪处分,或受国家法律制裁。问责制的实行,给领导干部以极大震撼,让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对平息民愤,保持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度被誉为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是提高我国公权公信力的制度尖端武器。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2,(10):44-45
在一些老百姓眼中,记者比监管部门还“厉害”:似乎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先由媒体曝光。每一次出事,监管部门都会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事实是,屡屡“亡羊”,谁来“补牢”?  相似文献   

20.
夏琦 《理论建设》2010,(4):40-44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不安全的食品成为人们健康和生命的杀手,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为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因而危及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治标不治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