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许振奇 《中国司法》2011,(11):7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有约7亿人口生产生活在约100万个村庄。作为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社区服刑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截至2010年3月,全国已试行社区矫正的地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03234人,其中属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212833人,占70.1%。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  相似文献   

2.
出生人口性别比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状况,是衡量人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出生人口性别比反常后带来种种消极后果,与环境被人为破坏而遭受自然界的报复类似,会诱发违法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入手,论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诱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分析了导致违法犯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已达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数的6.96%。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数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计生政策实行已逾30年,站在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门槛,面临人口红利之门即将关闭,人口政策的转折时期是否已经来到?如何在控制人口规模的同时,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太谷县地处晋中盆地中部,南同蒲铁路、108周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县现辖3镇6乡197个行政村,总面积1052.7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耕地面积43万亩,农业人口2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72.4%,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6.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2000年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2.68亿,10年来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了4个千分点。此举表明我国已平稳度过由人口增长“惯性”作用引起的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全国“九五”人口计划圆满完成。 据专家估计,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城乡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大约少生3亿多人口,为国家和社会节约社会抚养费7.4万亿元,节约物质技术装备费用6.99万亿元。 (《羊城晚报》2001年4月24日)30年少生3亿人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这个时候起始,每个公民都享有管理和参与行使国家事务的平等权利。但让全体公民都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有很大困难,也不现实。这是由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交通通讯也不发达、当时并不具备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孙常敏 《检察风云》2011,(15):14-17
面对当今我国人口与发展的实际状况,需要我们考虑的是:一是现行的一系列社会政策需要转型升级,二是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仅使全国少生了4亿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0.
阴建峰  聂一雄 《人民司法》2023,(4):14-20+33
<正>自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国内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才会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域第一部基本法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三部行政法规,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施行。这“一法三规”是现阶段我国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法律法规依据。“一法三规”的颁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超常规发展的轨道,在吸纳农村人口、解决国民就业问题、实现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发展过快,人口集聚程度过高,在城市的管理方面难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地方,城市交通行政执法问题是较为突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10,(11):32-33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是事关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失控的问题必须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及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消除城乡生存方式上的差异,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若干问题略论张洪池,于伯华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多农村人口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的治安形势好坏,对整个社会治安形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一届王中全会以来,率先改革的农村发生了历史...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第二个生育高峰的到来,近年我国的人口生育率又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些都给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带来了新的困难。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我国在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过去推行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过程中,我们对影响人口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和人口生育率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彭红梅 《政府法制》2010,(24):64-64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进入老龄化的时代,我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力争将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之内。如何控制人口的增长?除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外,还必须对人口的生育实行立法。人口生育立法是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需要。我国人口发展的情况表明:(一)人口增长太快。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