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国运兴则文运兴,文运昭示着国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把文化建设摆上战略位置,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抓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湘舟 《新湘评论》2009,(11):58-60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国运兴则文运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篇章。湖南文化建设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铿锵韵律,高歌猛进。三湘人民在潇湘大地上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的奇观。  相似文献   

3.
李湘舟 《学习导报》2009,(11):58-60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国运兴则文运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航程。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篇章。湖南文化建设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铿锵韵律,高歌猛进。三湘人民在潇湘大地上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的奇观。  相似文献   

4.
牛耕 《党建》1997,(11)
莫做奴隶的奴隶□牛耕阿拉伯文化中有一则故事,讲一个回教的老阿訇,正在山里修道。一位国王带人去山里打猎,国王射中一只麋鹿,麋鹿带伤逃到这位阿訇的身后,阿訇用宽大的袍襟把它遮掩起来。国王的一名部下追到阿訇身前,不见了麋鹿,便问阿訇,阿訇闭目养神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5.
国运与吃喝     
官场是旧社会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国势盛,朝风必俭;国势衰,奢逸则兴。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官宴奢俭亦反映国运兴衰。酒场摩颓之风与官场腐败之风相伴滋生,似也颇有规律的味道了。  相似文献   

6.
钗头凤     
歌如潮,旗似海,十六大会北京开。民安康,国运泰。改革开放,伟绩永载。帅,帅,帅!团结紧,建好党,三个代表入党章。党选举,新人上。与时俱进,建设小康。爽,爽,爽!口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如高入云天的丰碑,昭示着历史新起点的启航;如响彻神州的号角,召唤着奔向新目标的进军。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这里产生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几千年来,这些神话以其永恒的魅力昭示着后人,续写着感天动地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头戴防尘帽,双手熟练迅速地将断丝接续,眼睛紧盯着编织机上细微的变化,看着直径极细的经纬线交织,一块网孔方正均匀、精细平整的丝网慢慢成形,苑双龙脸上露出了笑容。多年来,凭着对丝网的热爱和勤奋钻研的劲头,苑双龙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河北工匠。一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赋     
梁衡 《党建》2011,(8):50-50
西柏坡乃冀中一普通山村。然其声沸海内,名传八方;瞻者益众,研者益广。天降大任,托国运于僻壤;小村何幸,成历史之拐点。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把向境外移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基于强化其殖民统治,推行所谓“皇民化”,“建立大东亚新秩序”,实行其侵略图谋的一个重要步骤。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特别是从移民入侵开始到掀起移民狂潮,充分暴露其实行殖民统治的罪恶目的,进一步向世人昭示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野心蓄谋已久。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科学命题。它既昭示着中国社会走向高度文明的阶段,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必然,充分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钰文 《党史纵横》2002,(1):34-34
鞍山市千山脚下,有一座金碧辉煌的玉佛苑.这里坐落着世界最大的玉佛,随之而建的玉佛苑成为辽宁著名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4.
“5·12”地震两周年之际,记者的采访车沿着繁忙的213国道,向汶川进发。以一个县名——汶川命名的特大地震,其留下的山河破碎的痕迹,在通向这个小县城的路途中仍然历历在目,撼人心魄。 213国道旁,新选址建成的银杏乡东界脑村散发着勃勃生机,漂亮的小楼、盛开的鲜花、成荫的绿树、村民的笑颜,一切都在昭示着春的来临。  相似文献   

15.
孟盛 《廉政瞭望》2009,(10):10-13
60年。只是历史长河里转瞬的一呆浪花。然而。1949年——2009年,这60年注定在历史留下不可泯灭的印记。浪花飞扬,其翻腾跌宕的姿态、变幻瑰丽的色彩、不断超越的高度、释放的巨大能量,都昭示着这个古老的国度正在通向一个新的历史沸点。  相似文献   

16.
王中华 《奋斗》2002,(1):23-2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重视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德育建设,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去培养高层次的各类人才,并能使人才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较高的思想境界,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事业之中,这的确是国运兴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9,(11):I0001-I0001
2009年,五原县设施农业面积达11760亩,占巴彦淖尔全市设施农业面积15670亩的75%,这昭示着五原县已经开始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乐水     
李仁凤 《奋斗》2006,(8):33-33
孔子曰:“智者乐水。” 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答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相似文献   

19.
臧忠生 《新长征》2008,(10):23-2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农村为先导的我国改革开放序幕徐徐拉开,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省也与全国的形势一样,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向全省。这个“启动历史的变革”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温故知新,推动思想解放,促进吉林振兴。  相似文献   

20.
宣言 《学习导报》2012,(2):30-30
道德建设为人民生活提升幸福指数,为国家强盛提供精神力量。道德兴则民心齐,道德兴则国运昌。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过程中,人民群众热切呼唤良好道德风尚,人民群众中也蕴藏着道德建设的巨大热情。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开办各类“道德讲堂”,讲身边故事、议现象行为、行爱心善举,吸引群众主动参与、自觉实践,营造了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这是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一个好载体好方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