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那绿色的梦想──记省政协常委、河南农大副校长朱道圩教授程彤对于从豫东平原兰考县走出来的牛道圩来说,让绿色的林木为广袤的黄土地披上盛装,是他心中永久的梦想。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瑰丽的梦想,三十四年前,他在高考志愿书上郑重地写下了“河南农学院”这个校名。...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1,(13):58-58
梦想是长在人心上的翅膀。有时候这对翅膀大小和轻重恰到好处。便引领你一往直前。跃跃欲飞。让你的生活变得特别有滋有味:有时候这对翅膀过于沉重了,它就会变成包袱,让你的生活变得特别苦涩。  相似文献   

3.
很多年前,一位著名的轮船设计师立志要建造一艘永不沉没的“梦想之船”,为此,他不惜动用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质的钢材,这种钢材的含碳量极高,因为设计师坚信含碳量越高,钢材就会越坚硬。  相似文献   

4.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践行十八大,巾帼建新功。江苏省盐城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奋战在后勤一线上的巾帼不遑多让,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追求自己的梦想,书写着时代的赞歌。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打工者成长为民营企业家,在商海博弈的同时,用爱心为更多的人编织着成功的梦想。洛阳市政协常委、河南源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帮军用行动阐释着他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来“恒爱行动”以自己的坚持与影响,让当初期望用10年时间,使中国50多万孤残儿童每人都穿上一件爱心父母编织的毛衣的梦想于2008年基本完成,毫无悬念地成为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一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相似文献   

7.
初次见到白云华,是在昆明连云宾馆的小花园里,时逢云南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中等身材、身着一套整洁的西服,让人感到潇洒和蔼。今年刚满39岁的白云华,从一个打工仔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家,回顾创业的历程,他是一个敢于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强者。1963年,白云华出生在禄劝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少年时由于家庭成分高,饱受了歧视和冷眼。贫困的生活,磨练成了他坚强的意志。走出大山闯世界成为他的梦想。1978年,只有16岁的他,在推荐上中学的机会被别人顶替之后,父亲咬咬牙把身体还十分单薄的他送到了富民县者北乡,…  相似文献   

8.
现实与梦想     
李洪嵩 《群众》2013,(11):27-28
现实与梦想从来都是彼此不分的好朋友。现实离不开梦想,正如鸟儿离不开翅膀;梦想离不开现实,也如舰载机离不开航空母舰做平台。在人类历史上,现实是永恒存在而又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梦想也让无时不在的现实闪耀出希望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吕来文  杨柳 《中国保安》2014,(13):32-33
“智慧源于生活,伟大出自平凡。”这是杨德林的人生格言,正是这样一句活,让他在押运岗位上默默坚守了13年。杨德林于1982年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招贤乡西招贤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1年,高中毕业的他怀揣着梦想,来到焦作市金盾保安服务总公司参加应聘,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成为了一名押运队员。  相似文献   

10.
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多年前的一部《猜火车》,让我们见识了他英国式的黑色幽默。多年之后,他的新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他驾御不同题材影片的游刃有余。一部献给孟买的影片,一部关于梦想的电影。  相似文献   

11.
倘若不是错过,陈为钢现在应该是一名医生,这是他曾经触摸而又热烈追求的梦想。 因为错过,陈为钢目前是一名检察官,这个未曾料到的角色却仍让他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2.
弱女铭     
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飘荡,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09,(4):27-27
老师问一个聋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孩子回答:“我的梦想是要告诉妈妈,我能说话了。”这感人的对话发生在中龙听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聋儿成长行动项目”的捐赠仪式上。  相似文献   

14.
赵凡禹 《群众》2013,(3):I0057-I0057
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犹太实业家,他在30岁时,就成为让人羡慕的百万富翁。他知识丰富,聪明过人,曾被美国政府委以多项重任。而他的发迹,则归功于他那迅速的决策和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两位著名教育者的“冒险”;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次把偷窃成性放荡不羁的谢苗叫到踉前,交给他证明和一支手枪,让他独自到远离教养院的地方去取500卢布。谢苗当时惊奇得说不出话来,他立即动身,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马卡连柯接着让他去取2000卢布。这让谢苗大为震动,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尊严和自我价值。他从此改掉了恶习。一个小青年在公共汽车上掏了朱伯儒的钱包,众人愤怒,喊打他,可朱伯儒木仅制止了众人,还把他带到自己家里用火热的心感化他。最后使他重新做人。这两件在大多数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冒险”行动,…  相似文献   

16.
人,只有一生。此生不精彩,何时再重来?我们不能辜负上苍赐予的生命,努力让梦想成为现实。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不能不智慧,惟有智慧能重赋美丽,惟有智慧能使美丽有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我的大学梦     
考大学、上大学对我来说是在圆梦,这个梦也是伴随着祖国发展进步而不断延伸的。 2007年9月1日,儿子上大学前的那天晚上,爷儿俩来了个彻夜长谈。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地说:“老爸,我小学到高中,整整12年,您操尽了心,我明白您的心思,儿子不会让老爸失望,进入大学,我将努力用功,把学业搞得棒棒的,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要让您的大学梦在我身匕延续。”  相似文献   

18.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而他只能躺在床上实现他的创业梦,因为病痛让他成了一块“平躺的木板”。“中国寻人中心网”是他的事业,“张大勇寻人热线”是他生命韵律中跳动的音符;设立寻人银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寻人信息收集机制,最终建立寻人数据库——是他目前最大的梦想。让我们祝福他——好人,好梦。  相似文献   

19.
以山江湖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鸿 《江西政报》2007,(15):43-46
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曾深情地描绘对江西发展的憧憬:“我们想做一个梦:几十年以后我们再来江西这片红色神奇的大地,那时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了,人民生活富裕了,而青山仍在,绿水长流,资源有序利用,我们将会感到多么的兴高采烈!”如今,这个绿色的梦想正在江西的大地上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绿色生态江西,把江西打造成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省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世界政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成功的政治领袖们不约而同地抛弃了宏伟的施政计划,而专注于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曾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刚就任时曾有一套极具野心的计划:要让“社会主义的梦想”在法国实现。然而,不到五个月,他就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在此之后,他的政策只有两个:继续执政,以及提名自己的支持者担任政府和企业要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