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社会、大世界中,大学生以受教育权被侵犯诉母校的不当惩戒纠纷在不断地上演着,文章分析了高校惩戒权和大学生受教育权冲突的原因,试图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受教育权为考量基点,着重规范处于强势地位的高校惩戒权,以期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法律制度规约权力的常态下,教师惩戒权应明晰其法律属性.教师惩戒权应该是基于国家教育权的授权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派生而形成的一种权力,存在于师生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中.教师惩戒权本质上的权力属性并不能否定教师在如何操作层面的选择权利.应通过“良法”之治和人理结合,实现教师惩戒权的合法与合理行使.  相似文献   

4.
权利性质不等于权利的实现,不能因为受教育权有利于实现政治权利、是生存权的保障就认为受教育权等于政治权利或等于生存权.社会权与自由权的二分法本身过于僵化,因此将受教育权归属于社会权或自由权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论点也很难成立.发展权不论是指集体权利还是个人权利,都难以容纳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应属于学习权,是学习权的一部分,学习权又从属于文化权,是文化权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成为被告的案件不断涌现,高校在很多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些争议涉及的核心在于高校的自主管理权问题。突出表现为高校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惩戒时与学生的受教育权发生了严重冲突,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高校自主管理权进行规制,实现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着很多障碍,例如农民工收入比较低、城市公办学校门槛儿高等。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一种权义复合型权利,它的首要法律价值是平等。应从多个角度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具有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多重性质。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案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宪法诉讼是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根本途径。只有从宪法层次和高度解决一系列的理念和技术障碍,逐步实行宪法司法化,才能最终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谈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华 《工会论坛》2007,13(5):119-120
尊重高等院校自主管理权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尊重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学生应服从学校的教育管理,应接受学校的成绩评价。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经常有高校在行使退学权,一方面学生以宪法受教育权对抗学校的退学;另一方面学校在坚持作为管理方式的退学权。其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有关高等学校退学权的行政立法,上位的宪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与下位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各高等学校规章制度之间冲突明显。另外对高等院校退学权行政诉讼的缺失及其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内涵揭示了其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性质的“二元”属性。国家对公民受教育权的限制应符合宪法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农民的受教育权及其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等加以规范和保护。而当前,我国农民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的受教育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犯。因此,应当关注农民受教育权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与权利、宪政关系的和谐化与协调化,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刑法的品性问题。我国刑法当前正处于国家刑法向市民刑法演进的转型关口,重新型塑刑法的品性,是实现刑法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与国家刑法和市民刑法相对应的是,刑罚的类型也可以分为权力刑罚和权利刑罚。由权力刑罚向权利刑法的演变,正是刑罚品性转换的必然路径。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权力刑罚应当贯穿于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行刑权等整个刑罚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追求警察权力与犯罪嫌疑人权利之间的平衡是1984年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当代英国刑事司法改革的总体趋势.从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以及此后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一方面,警察的权力得到全面扩张,包括加强盘问检查、入室搜查、扣押、逮捕等权力,以及增设拘留权;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也受到充分保护,包括创设专职羁押官和审查官等职位,以及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被羁押期间的各种帮助和待遇.这些法律规定充分反映出当代英国法律关于利益平衡的基本价值追求,以及法律在公正和效率二者之间的妥协.  相似文献   

14.
在人权哲学的视野下定位受刑人权利,正当性是受刑人权利的本质,也是受刑人权利研究的逻辑起点;受刑人权利的逻辑结构也因此展现为受刑人人权、受刑人法定权利和因受刑人特殊身份为矫正需要而被赋予的特殊权利;基于对受刑人权利正当性本质和逻辑结构层次的分析,受刑人权利保护也必须基于特定的刑事法律关系进行,以程序正义的理念形成对刑罚权的制约和受刑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A市B法院两个年度审结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成年犯刑罚裁量中的实践问题,主要是未充分贯彻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从宽不足以及量刑失衡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实体上从严行使的定刑权及规范缺失,以及程序上量刑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制度性障碍。为此,有必要完善未成年犯刑罚裁量机制,既要完善刑事实体规范,确立未成年犯量刑之法律依据,也要注重完善未成年犯量刑程序性保障机制,确保量刑公正。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改造法制化是影响中国教育改造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教育改造法制化,必须在内涵上将教育改造纳入法制与刑罚的体系,认清教育改造的多重价值,在摆正教育改造与刑罚关系基础上,坚持刑罚对教育改造涉问权。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由于国际人权保护观念的高涨,“死刑不引渡”原则作为死刑废止论的一个表征和限制引渡的“安全阀”之一,而引人注目.当引渡“遭遇”死刑,当死刑关涉人权,当三者聚合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时,在保留死刑和废除死刑的国家间,造成了一些互不谅解的情况.其实,就目前世界发展状况而言,生存权仍是一种相对权,保留死刑和保障人权并不矛盾,各国应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协商解决矛盾,实现生存权和公共秩序保护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要求权利设定的平等 ,而且要求将平等原则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首要原则 ,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是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