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国对国际贸易中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定分歧较大,我国专利法对此无明确规定。从经济与法律两个层面分析,允许平行进口短期内有益于进口国的消费者;长远地看,会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专利技术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专利法以禁止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为原则,同时规定专利产品合法地平行进口所适用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贺翀 《求索》2005,(12):110-111
美国、欧盟对于平行进口基本上采取的是禁止的立法原则,究其原因是主张商标权国内穷竭,这与其贸易政策紧密相关。文章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及贸易政策,认为从保护商标权人利益及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出发,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经验,对平行进口应当确立以禁止为原则、以允许为例外的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未注册商标 我国现行《商标法》实行商标注册自愿的原则,因此未注册商标的使用为我国法律所允许。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申请注册或虽注册但未获得核准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识。由于该种商标具有不需要经过申请、核准等手续,且不需要缴纳相关费用、修改较为方便、对于经营者而言相对较为灵活等特点,因此被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所使用。  相似文献   

4.
声音商标被纳入商标法范畴无疑是我国商标立法的重大突破。结合商标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国际背景,我国商标法应当进一步拓展可注册商标领域,允许可视性商标中的动态商标及单一颜色商标进行注册。同时,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开放式立法模式限定商标构成要素,以适应商标实践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范诚 《人民论坛》2010,(9):76-77
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从知识产权法律的角度对不存在独占许可使用权和存在独占许可使用权的专利权平行进口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在综合考虑法律原理和经济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专利权平行进口问题提出意见,以期对我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今后在处理专利权平行进口问题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中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行进口是国际贸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并且在平行进口的合法性方面颇有争议。探讨平行进口合法性问题的根源、争议产生的原因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制定相应的立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主体结构中,主要的利益主体有商标权人、商标商品的消费者以及商标权人的竞争者。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价值构造可以从商标权保护的反竞争性损失和信息优势等方面讨论。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包括:商标保护充分有效基础上的适度与合理、商标保护以具备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为前提、市场中商标商品受到的混淆达到最小而不损害竞争的进入、避免将商标本身的财产化发展为商标垄断、保障在先权利等。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资本。由于我国过去一些中小企业的商标意识不强,我国中小企业商标意识滞后,导致我们丧失了一些出口产品甚至名牌产品的商标权。有的中小企业甚至遭受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影响了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中小企业应依法采取防范国际商标权利遭受侵害的措施,包括:及时进行商标注册;了解出口国的禁用务款;了解商标保护时效;争创驰名商标;积极应对诉讼;不断提高商标执法水平,以保护商标专用权为核心,维护中小企业国际商标权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技术贸易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的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随之产生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平行进口即为其中之一。本文将从平行进口的法律概念与特征入手,进而阐释其法学理论以及各国的实务操作,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探究解决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突发事件应对的比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平 《求索》2008,(9):149-151
比例原则曾被誉为行政法上的“皇冠原则”,适应突发事件应对中权力与权利博弈的需要,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引入了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彰显了突发事件应对中权力有限的理念,为权力与权利的合理界分提供了一项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标准;并通过对应急管理主体权力有比例的分配和对具体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比例的控制,避免产生绝对不受约束的应急行政权力,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