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海 《法学评论》2012,(3):89-94
我国基层政府环境监管失范有政府监管失范和政府官员行为失范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表现为部分基层政府充任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后者主要表现为基层政府部分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和官僚作风两种形式。前者的体制根源主要表现为偏离了以人为本原则的行政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后者的体制根源主要表现为权力监控体系的结构问题和虚弱问题。确立人本主义原则,完善行政考核制度和健全财税体制,加强社会监督、立法监督和司法监督,改变过多依赖行政内部监督的模式,是当前防治基层政府环境监管失范的对策要点。监管失范的防治是一项内涵丰富而又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管失范的防治也离不开强调伦理自主性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鲍莎 《法制与社会》2011,(34):181-182
目前暴力拆迁事件不断频发,其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伦理的失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府行为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差距、城市化“帝国主义”以及行政人员权利与义务的倒置。本文以“王马玲事件”为例,针对暴力拆迁中行政伦理失范的各种表现,从政府行为、拆迁制度以及官本位思想三个方面来进行原因分析,并试图探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有着司法保护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势在于政府可以运用多种行政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效率。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基本概念、法律特征等理论问题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应该是政府为保护知识产权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或行政执法等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总和。从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及其执行现状看,存在制度缺陷和执行失范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缺陷和执行失范,有必要完善法律制度,融合执法资源,改善执法环境,开展综合执法,改变执法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当今社会信息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大众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些政府行为背后的意义,而实际中更是不乏政府失范性行政行为的例子,尤其是在县级政府,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群众不满、上级头疼的痼疾。  相似文献   

5.
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地方政府机关采取了包括政府补贴在内的政府救市措施和行为。政府补贴等行为实际上属于行政私法行为,政府机关这类行为的正确使用与否涉及到该类行为法律性质的科学界定。行政私法行为最大的特点是结合了行政和民事的双重因素,具有行政法、私法的双重性质。而混合说可以作为重要标准以识别行政私法行为的行政私法性。这种特殊性质的行为与纯粹意义上的民事行为、行政行为等相邻行为都存在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6.
WTO对我国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对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产生一定约束,不仅内容要求合理、公开、告之,而且各地方应体现统一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对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行为模式,强化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紧急状态下行政给付立法的缺失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发引起了学界对紧急状态下行政行为法律规制的关注,但其重在紧急状态下侵益性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制。事实上,在紧急状态下存在的大量行政给付行为,而给付行为失范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体现紧急状态行政给付法本应有的关注弱者的人文精神,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和协社会,论文在对紧急状态下行政给付行为失范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紧急状态行政给付立法上的不足,并对其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8.
徐英军 《河北法学》2001,19(5):27-31
依据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反常越轨行为的社会学与经济学分析,阐释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 运营中应遵循的六个行为准则,分述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政计划行为、行政合同行为、行 政指导行为和行政附款行为的具体规范,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提出若干新见解,尝 试构建一个多层次、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的制度供给者,入世的过程就是制度整合的过程,在与世界贸易规 则的接轨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克服所存在的利益刚性、制度滞后、行为失范、竞争乏力等现实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正确区分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管辖权,是行政复议工作中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首要问题中,正确区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条”(政府工作部门)、“块”(地方政府)复议管辖权是一个难点。因此,正确区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条”、“块”复议管辖权,对正确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条例》),推进行政复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查出的社会保障基金违规操作现象严重,不仅侵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诸如此类的公务员行政品德问题成为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典型的行政品德失范现象进行分析,论述了公务员行政品德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行政品德失范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加强公务员行政品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保障公民权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执法,决定了执法主体确立诚信理念的必要。生态行政的中心理念是行政主体及其行为与行政客体对象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行政执法信用失范严重破坏了行政生态。政府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只有加强行政文化创新,确立"合作型行政",实行有限管制,政务公开,以及建立失信惩治制度等这些有效的重塑行政执法信用的机制才能促进生态行政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与中国行政法治的革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TO规则主要是行政法规则,是对政府行为和行政法治的要求.与WTO的要求相比,我国行政法体系还不完善,行政行为失范、武断、低效等仍较突出,急需按照WTO的要求,优选与创新WTO在中国的宪法性适用制度,梳理与创制行政法律规范,优化与创新行政执法机制,转变与更新行政法治观念,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行政法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同样存在行政垄断问题。尽管美国的州行为理论可以使州和地方政府的反竞争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豁免于反托拉斯法,但州行为理论的适用存在诸多限制,美国法院也十分注重对州及地方政府实施行政垄断的意图进行控制。我国《反垄断法》关于行政垄断规定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突出《反垄断法》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各位公务员手中的职权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运用得当与否产生的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一方面它的运用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管理,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福利;另一方面它的滥用又会极大地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滋生行政腐败,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做为普通公民,和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的行政行为大多由地方政府做出,地方政府也是行政管理网中基础的构成,解决地方政府的职权滥用举足轻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防止滥用职权就要从根本入手,抓住行政权力滥用的原因。本文将结合我国现状,从地方政府公务员滥用职权的成因来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土地失范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此问题的解决,本文从法律的层面作了探讨,认为实行国家、集体两种土地所有制等价平行制、对刑法、土地管理法进行相关修改是遏制地方政府土地失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徐璞 《行政法制》2002,(6):9-10
行政垄断是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或妨碍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行政垄断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垄断行为,是政府参与作用而形成的垄断。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并不长,但行政垄断却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现实经济生活中,行政垄断突出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为(又称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封锁)、部门垄断行为(又称部门分割)、政府指定交易行为以及设立行政公司。  相似文献   

18.
幺丽丽 《法制与社会》2010,(20):149-150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思想的自由性增强,当代中国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这样的变化使政府面临的行政环境日益复杂,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屡屡发生。本文从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失范的成因,行政伦理重塑的现实意义以及构建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政府行为失范探析: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在任何时期,政府行为规范化的程度如何都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与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转型期我国政府行为失范种种表现的概括,认为造成政府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利益驱动,二是监督乏力.政府行为失范所产生的后果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它一方面对政治管理的公信度提出挑战,另一方面阻碍经济可持续的高效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快市场经济的进程,改革政府审批制度,转变职能,促使政府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府管理机制改革的逐步入,行政允诺行为作为市场经济下政府主导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发挥指导引领地方发展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实践上的缺陷,政府"承诺容易实践难"往往是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为了建立一个诚信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应当首先从学理上对行政允诺行为进行一个清醒的分析和认识,以更好地对行政允诺这个未完全成型的政府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