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的亲生母亲给了我生命。而您在我最灰暗的日子里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您是我们的‘兵妈妈’……”“我知道你早就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我也早已把你当成了我的亲妈妈……”封封书信记录母子深情。  相似文献   

2.
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我们的军队中就有了兵妈妈这个亲切的称呼。这些被称为兵妈妈的女性,把满腔的热情和博大的爱倾注给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这是一群战士和两位兵妈妈的故事。兵妈妈与兵儿子之间的情谊虽不足以感动天地,却足以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闵行区江川街道有位“兵妈妈”,住在老闵行东川路上海交通大学留园对面的一个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里。她在几十年的拥军活动中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是保安兵”孙道亮在柘城县保安服务公司采访,常常听到这样一句充满豪情的回答:"我们都是保安兵。"的确,在这不足200人的企业里,转业复员兵占有相当比例。中层以上干部,几乎人人都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军旅生涯。有人风趣地称,柘城县保安公司是"穿蓝装的正...  相似文献   

5.
那是2003年底的一天,快过节了,一位两鬓微白的妈妈从新疆军区某部的“兵妈妈”信箱里收到一封信,信上是这样写的:“妈妈,您好,不知这样冒昧的称呼您能否接受。我是一名刚从四川来这里入伍的小战士,我叫扶万洋,刚来就听说妈妈您对部队的战士就像亲生母亲一样。我是个孤儿,十几年来从不知母爱是什么样的,更渴望得到母爱,您能否认我做您的亲儿子。”读完信,这位妈妈哭了,她立即赶到部队找到了扶万洋,并为他带来了生  相似文献   

6.
在古都洛阳,拥军爱兵的故事很多很多。藏连风、沈建荣、连玉兰只是千千万万个拥军爱兵故事中的几件平凡的小事,但从她们身上所折射出的却是我国妇女传统的思想美德。慈母拥军情未了1996年4月5日,在洛阳市革命烈士陵园一座普通的墓碑前,几百名军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将胸前朵朵白花小心翼翼地献在了墓碑前。“连妈妈,您的儿子看您来了。”官兵们在心中默默地呼唤着这位18年拥军爱兵的老妈妈——连玉兰。连玉兰是河南禹县人,是在旧社会的苦水平泡大的。她30岁就失去了丈夫,在兵荒马乱中逃荒要饭,卖儿卖女来到了洛阳。是共产党、解放军救…  相似文献   

7.
王宗骏 《今日广西》2007,(13):41-42
军乐激昂,汽笛长鸣。一群退伍战士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情,紧紧抱住一位中年妇女,泣不成声:“妈妈,我们舍不得您啊!”这是发生在南宁火车站的动人一幕,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8.
“最大的孩子今年20岁,最小的6岁。”听谢路生委员这样说,真忍不住想对她的年龄问个究竟。因为眼前这位港澳界“美女委员”实在不像是几个孩子的妈妈,何况是20岁孩子的妈妈。而且,她不但是多个企业的当家人,还身兼福建省政协委员、澳门福建妇女联谊会会长等等社会职务。这让人不由得给这位“妈妈会长”打个高分。  相似文献   

9.
“代理妈妈”的赞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脍灸人口的妈妈歌,曾风靡大地,令多少人热泪盈眶。如今,在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却是“代理妈妈”的赞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10万之众的“代理妈妈”队伍,承担了2...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时期战士思想多元化,官兵关系复杂化的特点,我们在官兵中广泛开展“真诚交流知兵、优化环境聚兵、着眼‘打赢’育兵、依据法规管兵、以德修身服兵”活动,认真研究解决官兵关系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使团队建设稳中求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6,(8):46-49
2006年5月31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驻桂某部,一个名叫姜利杨的“巨人”兵,他身高2.13米,体重117公斤,是中国海军部队中个子最高、体重最重的军人。“巨人”兵姜利杨1986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刘集镇西周集村的一个普通农家。2004年12月,18岁的姜利杨职业高中电脑专业毕业后报名参军,成为中国海军的一名现役军人。海军部队给予这位特殊的“巨人”兵以特殊的关照,给他特制了超大号军装、超在大号军鞋,在军营里让他一个人占据两个兵的铺位,用两张床拼接在一起睡觉,军被、军毯、床垫、床单,都给他发双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学生日益成为军队干部主体.大学生干部如何转变角色.适应带兵人要求.成为各级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干部只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胆投身部队实践,坚持以兵的心态认识兵、以兵的眼光看待兵、以兵的角色带好兵,才能当好“一个兵”,做好‘排头兵”,成为优秀“带兵人”。  相似文献   

13.
官兵关系反映军队的性质,反映军队的组织整合效能,反映军队建设的依靠力量。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新型人民军队,担负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因此,始终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加强新形势下的官兵关系,是保持我军的人民军队性质和提高我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搞好新形势下的官兵关系,关键在于带兵军官必须树立“大爱兵”观,即“爱兵要全,爱兵要深,爱兵要正,爱兵要远”。  相似文献   

14.
十八岁,人生花季,只身离开家乡。离开母亲,从戎于渤海之滨,到如今在绿城干保安,七载有余。往事如烟云,但值得骄傲的便是妈妈的“半月谈”了。 “娃,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干事,要和别人善意相处。”妈妈每半个月,总要和我通一次信,她的谆谆教诲尽在信中。妈妈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所以我们母子俩几年的通信  相似文献   

15.
刘洋 《人民公安》2008,(16):60-60
奥运村有一位被称为“管家妈妈”的年逾50岁的安检志愿者,她有一个极具时代色彩的名字——李超英。  相似文献   

16.
陈菁 《当代广西》2009,(5):41-41
目前,《月亮妈妈》一举夺得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佳纪录片奖,并入选“德国世界女陛电影电视节”。徐秀珍,这位在阳朔月亮山下被称为“月亮妈妈”的普通农妇,在国际选片会上成为了评委和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农工民主党党员、重庆市动物园研究员、总工程师、熊猫馆馆长,被人爱称为“熊猫妈妈”的郭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党和人民对她20多年来始终如一地默默坚守在野生动物保护岗位上,为“国宝”大熊猫的饲养繁殖研究奉献青春和心血的肯定和褒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兵员结构的调整,兵员成分越来越复杂,给部队建设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带兵人发出了“兵难带”和“带兵难”的感慨。  相似文献   

19.
又到“两会”,又到“两会”保卫战,当警察的我,劳累之余,常会想起妈妈。 又是多时没看见妈妈了。妈妈把儿子养大,到老了就想多看看儿子,跟儿子说说话。可能,天下母亲都有的这种想法,但在警察的家里常常不能如愿。曾记得,参加完“两会”保卫战,拖着疲惫的身体安心地回到母亲的身边,母亲见到儿子,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用她那苍老的手一会儿拿来苹果,一会儿拿来干果,不住地说:“吃吧!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你们小的时候可不行,别说水果,连粮食都不足,一到月底就得算计,你们从小个个亏嘴。”是啊,正是那时的艰辛,才使几个孩子得到了锻炼,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品质,足够享用一生。  相似文献   

20.
方泉 《协商论坛》2009,(1):56-56
2006年12月,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郑州视察征兵工作时,针对我省作为全国兵员大省,征集任务重、标准要求高的实际,明确提出要打造“河南兵”品牌,提高兵员征集质量,塑造河南兵忠诚、聪慧、朴实、坚韧的内在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