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佰春 《党史纵横》2008,(12):55-58
50年前问世的长篇巨著《林海雪原》,描写了解放军小分队牡丹江剿匪的英勇战斗,成功发塑造了侦察排长杨子荣,他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激励过几代人,并且风采依然。但是,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林海雪原》问世之初,曾围绕小说和英雄人物杨子荣发生过激烈争论和评议;  相似文献   

2.
自曲波创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后,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名字家喻户晓。随着电影、电视剧、戏剧、连环画等文艺作品的不断宣传,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更是广为流传。许多人都知道杨子荣是山东牟平县人,但对于他在丹东生活的12年(1929-1949年)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说《林海雪原》及由此改编的电影、京剧、电视剧的热播,侦察英雄"杨子荣"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作家笔下的"杨子荣"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经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杨子荣"的人物原型充满好奇。经过长时间的寻找查访,直到1974年,侦察英雄"杨子荣"的身世之谜才被破解。小试身手劝降土匪其实,"杨子荣"的人物原型真名叫"杨宗贵",1917年1月28日,杨宗贵出生在山东牟平宁海镇嵎峡河村。  相似文献   

4.
<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随着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问世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上演,侦察英雄杨子荣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认识的杨子荣是小说、电影和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对现实生活中的杨子荣——当年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的特级侦察英雄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那么,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5.
赵希华 《世纪桥》2004,(2):62-62
杨子荣是我军在东北剿匪斗争中涌现出的一位传奇英雄。他的战斗事迹和光辉形象通过小说《林海雪原》和据此改编的电影《智取威虎山》而被世人熟知。可这位传奇人物是如何牺牲的及牺牲后的一些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1947年,经过我军2年多的追剿,牡丹江地区的大股土匪基本被消灭。  相似文献   

6.
侦察英雄杨子荣名扬天下,是从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问世开始的。其后的电影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上演更使英雄的名字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他的英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一直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7.
随着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问世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上演 ,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成了神州大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 ,杨子荣家乡的亲人在英雄牺牲 2 0多年后才知道这位“杨子荣”就是他们日夜思念的亲人 !1 1969年的一天 ,周恩来总理陪同一位美国客人在中南海礼堂观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演出结束后 ,美国客人向周恩来谈了自己的印象 :“太棒了 ,总理先生。这戏中的杨子荣简直就是佐罗 ,他理应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崇拜。”接着 ,这位美国客人又提出一个要求 :“我们想到杨子荣的家中看一看 ,是什么样的家庭养育了这么一位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8.
张博 《奋斗》2020,(7):66-67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随着小说《林海雪原》的出版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成功演出,剿匪英雄杨子荣独闯匪巢、活捉座山雕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更让故事中的原型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的事迹家喻户晓、闻名遐迩,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9.
<正>东北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茫茫无际的白雪,这个充满诗意化的自然背景,却承载着革命与历史赋予的重担,《林海雪原》中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之中。1946年冬,鉴于国民党溃逃部队和土匪袭击了杉岚站,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上级命令团参谋长少剑波带领小分队入山剿匪,奇袭奶头山之后,杨子荣以许大马棒副官胡彪的名义混入威虎山,经历了多番的斗智斗勇,杨子荣光荣完成了少剑波交给他的任务,里应外合,一举  相似文献   

10.
<正>"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啦?防冷涂的蜡!……"曾几何时,一部小说《林海雪原》、一出京剧《智取威虎山》,使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家喻户晓。参军不到两年,却屡建奇功。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去追溯那段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侦察英雄杨子荣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他的形象通过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塑造,广为流传。为纪念这位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侦察英雄,1966  相似文献   

12.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许多人出身低微,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军校培训。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但他们不囿常规。善于在战争实践中学习、思考,深谙用兵之道,其勇、其智、其忠令许多国民党军将领望尘莫及、自叹不如。打铁匠出身的开国中将梁兴初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打铁的”从南打到北,又从北打回南,战功赫赫,威震敌胆。  相似文献   

13.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影视改编自2004年至今,一直方兴未艾。"革命+历史"一时成为了影视剧改编的热门首选。从《沙家浜》、《林海雪原》到《苦菜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月初,徐克导演的影片《智取威虎山》正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故事的蓝本是我丈夫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在剧组的盛情邀请下,家人陪我前去片场探班。饰演杨子荣的张涵予见我来了,激动地说起自己的"杨子荣情结":"能演剿匪英雄杨子荣,真是圆了我童年的梦想了。"原来,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张涵予,儿时深受样板  相似文献   

15.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对孔子思想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批判地继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关注的重心是人的伦理道德完善。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一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所提出的“仁”、“智”、“勇”成为儒家君子思想的三要素,《中庸》谓之“智、仁、勇三达德”。而“仁”、“智”、“勇”三者乃是常人可行的,并不玄远。在《论语》中,孔子曾反复地讲到“仁”。“仁”的含义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但都有一个特定的基本内涵,即“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修己”与“爱人”可谓一个金币的两面:在己言修,推人及爱;修己方知爱人,爱人先须修己。修己应做到忠、信、义、诚、刚、木、讷,待人应做到恭(庄矜)、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惠(慈惠)。可见孔子的君子理想,在当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廉政瞭望》2008,(6):58-58
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忠”与“智”的代表,为后人顶礼膜拜。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更让人津津乐道。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同样如此。由于他在用人方面的六不可取,造成了他死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境,称雄一时的西蜀,不久即为魏国所灭。  相似文献   

17.
“蝴蝶迷”是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中的女土匪.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估计对她的长相印象不浅。  相似文献   

18.
许世友之勇     
韩光生 《党史博览》2005,(10):23-2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璀璨的开国将星群中,许世友上将毫无疑问是极具英雄气概和传奇色彩的一个。他身上所体现的忠、孝、勇、节、义等中华民族的特性,使他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如关羽、岳飞等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他坚强的党性以及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又超越了前人,使其具有世界性。正如毛泽东为他改名时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世界的朋友”。许世友之勇,勇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许世友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这里沟壑纵横,层峦叠嶂。为自卫保家,许世友自幼就跟着大人挥拳踢腿,舞枪弄棒。当时,少林寺游方武僧林子金见他是个习武的好苗子,便…  相似文献   

19.
《智取威虎山》中传奇英雄杨子荣的身世,鲜为人知。 1969年7月,作为杨子荣遗体安葬地的黑龙江海林县杨子荣烈士陵园,曾派人到山东调查,在翻阅有关资料时,牟平一个“失踪军人”杨宗贵的名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参军时间、北上地点、文化程度和入伍年龄,都与杨子荣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工会主席既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不至于“得罪”单位领导,笔者以为,作为新时代的工会主席具有“智”“勇”双全的本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