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姗姗 《人民政坛》2010,(10):18-19
我省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港口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和潜力。在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打好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其中平潭、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半岛这七个新增长区域都是以港口为中心的,港口的跨越发展对福建跨越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铺开,使莆田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中共莆田市委顺应时势,呼应全局,提出了“经济翻番、港城崛起”的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推动莆田市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壮大和崛起。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重要革命老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福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继承老区红色遗产,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何破解福建的“边缘化”难题?福建上下一直在苦苦地探索。在2004年1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06年3月,“支持海峡西岸”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于福建确立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极为有利,福建的发展态势引起海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我们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名之曰“西岸”,并将之突出出来,根据对应的原理,就存在研究“东岸”的问题。因此,西岸经济建设的过程必须考虑与东岸的互动、呼应。在谋划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有一种说法:长江三角洲年 GDP为近3400亿美元;珠江三角洲为近3500亿美元;而福建若加上台湾也是3600亿美元,应当把这个互动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推进器之一。  相似文献   

6.
今年国务院正式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特别是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鼓励福建人民要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再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建设的支持、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全省上下欢欣鼓舞,海内外反响热烈,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共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既是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特殊的地理与历史原因, 台湾因素一直是影响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正是把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放到海峡区域性的格局中进行构架,充分体现了福建发展的这一特色与潜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台经济合作显然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与福建省交界,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县。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工作中,苍南县在我省具有"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在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两岸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即与台湾宝岛隔水相望,闽台两地一衣带水,历史上两岸文化、经济和交往依海洋而兴盛、繁荣。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2010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着眼于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在新时期,围绕闽台海域的海洋环境发展,尤其是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的最大优势就是海峡西岸人民政协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把政协的各项工作主动融入到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去  相似文献   

11.
卢辉 《政协天地》2010,(4):18-18
自我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以来,民进一直寻找建言献策的着力点。我们发现,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长期以来作为对台前线,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不畅,特别是随着我省经济近年来的两位数增长,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2.
最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听取党外人士关于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凝聚着党外人士的智慧与力量,今后要在服务福建科学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把注意力引导到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和我省十二五规划上来,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积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两岸关系》2008,(4):13-15
海峡西岸是一块以台湾海峡为纽带,东临台湾岛,西接内陆广阔腹地的具有特殊地缘经济利益和政治涵义的小型经济板块。它以福建为主体,包括福建周边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祖国大陆对台交流的重要基地,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先行先试的角色。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凭借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在发展对台经贸关系上取得初步成效,并形成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4.
最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听取党外人士关于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时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凝聚着党外人士的智慧与力量,今后要在服务福建科学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把注意力引导到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和我省“十二五”规划上来,紧紧围绕主题主线,  相似文献   

15.
刘能 《人民政坛》2008,(8):20-21
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闽台独有的“五缘”使福建受益颇多。目前台资已成为福建省第二大资金来源,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我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在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两院”公正司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省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全面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各项战略决策,努力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我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为期3天的"2004福建海峡西岸人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09,(9):1-1
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中央立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和原则同意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全面贯彻国务院的部署要求,阐明了我省加快海西建设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将成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福建省委代书记兼省长卢展工提出了建设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 规划中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总体目标是: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奋斗,短期内在海峡西岸构筑  相似文献   

19.
提案选登     
《政协天地》2007,(4):14-16
大会期间,在闽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提案104件,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数量较多、质量较好。这些提案既体现了会议共同关心的问题,又注重从我省实际出发,体现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议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列为国家主体功能规划重点开发地区,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闽台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内容涉及加强闽台经贸、农业、金融、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扩大台商投资区,实行“先试先行”政策等多个方面。现选登几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大力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战略,推进海西社会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和海西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需求,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就福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