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中,邓正来先生从知识内部视角和先验知识批判为特征的“知识一法学”路径论证了“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实是“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在中国特定时空中的镜像。然而,邓先生的知识路径实是知识一元论,其结果导致了以“作为知识的法学”取代“作为法学的知识”作为其论说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是邓正来教授对中国法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智性成果,他提出中国法学要走出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建构起"根据中国"的"中国理想法律图景".该书是作者对中国法学在冷战时代的世界结构之中的使命所做的一项前提性研究.该书对既有法学知识的"扭曲性"支配力量作了鞭辟的揭示与批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引发的"中国问题"讨论,只有对其作整体性的解读,才能切入当代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内在命脉."中国问题"在根本上也就是中国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及什么样的生活秩序、法律秩序是更可欲、更正当的这样一个问题,也可以看成是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一个现代中国秩序如何可能的问题,必须认真清理传统中国的秩序构成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4.
泰英君教授的《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史》,吸取了以思想家和思潮为主设目的传统写作方法,把丰富的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剖析为三;充分发挥史料说话的功用,将反映各时期代表性哲学家的主张以及哲学思潮论争双方立论的本质资料摆出;在研究中,根据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的特点,采取将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史上限分界内、外的思想形成期和发展期相联系的灵活的处理方式,以完整、客观反映哲学家的思想为追求,从而使该书实现了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较好统一。  相似文献   

5.
邓正来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置身于一种世界结构之中且无从摆脱。《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一书中对其世界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揭开了中国法学界的“全球化论辩”的一个新篇章。本文认为,虽然邓正来对世界结构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启发,但是一旦他以一种关系主义视角去建构世界结构,他便超越了沃勒斯坦在方法论建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本文试图揭示邓正来的世界结构理论与布迪厄所倡导的那种关系主义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来理解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6.
困惑中的思考──读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晓亮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是我读了樊纲同志发表在《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的文章《“苏联范式”批判》之后而产生的。樊文提出了一系列新鲜观点,读了以后很受启发,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我发现樊纲思考的问...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学权威期刊被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了二十世纪后期《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二十世纪后期《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的115篇重要论文;对这些论文从作者分布、系统分布、选题分布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是法学核心期刊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尚未实现突破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邓小平哲学思想或中国经验的个性特色及其原创性的研究目前还欠“火候”。而邓小平哲学思想或中国经验的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个通病,是没有真正站在基础哲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前沿而限于传统马哲教科书框架,或处于“经验研究”层面。邓小平哲学或中国经验的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过程应该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9.
宪法哲学笔谈——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期主题涉及宪法哲学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宪法学追求科学品格的展开,宪法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宪法哲学就是其中的命题之一。不过,尽管有学者提出了宪法哲学的命题,并已有相关研究,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期编发的五篇文章主要围绕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宪法哲学的命题、英美宪法哲学和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宪法知识的影响等展开论述。关于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前四篇论文承认了宪法哲学成立的正当性,但是角度各不相同,观点各异。关于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提出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认为基督伦理和自然法理论是宪法哲学的精神资源,有的则认为宪法哲学包含宪法的政治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至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西方宪法知识的影响,虽然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如何深入到具体的个案,最后一篇论文作了一点探索。其实,宪法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与其说是哲学问题,不如说是文化问题。希望本组论文能够引起学界的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践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深刻阐发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了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运用《实践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应当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性巨变以及付出了太多沉重的代价之后,当代中国正在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中国人也正在逐步地适应法律的思维方式,并习惯于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正当化方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包括中国法学在内的中国现代学术必须认真反思构成中国学术的知识脉络,因为这是当代中国人自我理解的一部分。当代中国法哲学作为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批判性与范导性的思想,应该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在当下,这种引领性作用表现在对当代中国法学思想进行深入批判性思考的同时建构起当代中国人自己的法哲学。所谓“新道统论”正是作者试图建构的一种法哲学。  相似文献   

12.
《西部法学评论》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创刊于1990年,2008年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名。更名以来,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至上,遵循办刊规律,突出创新,突出特色;为扩大学校学术影响服务,为推动法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刊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列为来源期刊;近年来所刊论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以及全文转载率逐年提高,已发展成为国内法学期刊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若干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管理哲学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成果颇丰。在构建中国自己管理哲学过程中因学科发展定位存在许多问题,以及对古代管理哲学思想挖掘不够,加上在借鉴国外管理哲学的过程中存在盲目照搬现象,导致了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发展缓慢。因此,加强和改进对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是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根基,而对国外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则是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4.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哲学文本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解读法学当代精神分析学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以著名的《拉康选集》(Ecrits)中最重要的文本为基本解读对象,深入分析了拉康哲学复杂的学术背景,并以其独有的颠覆式的历时性关联,对拉康与超现实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和语言学结构主义等学术思潮之间的潜在的承袭关系一一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历久弥新。概而言之,"两论"所彰显的哲学魅力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部中国风格的哲学论著,是一份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更是一套中国气派的理论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哲学有着"亲缘"关系,是邓小平哲学形成发展的直接"诞生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的一个重要哲学资源。  相似文献   

17.
增强理论勇气,维护学术尊严郭道晖(《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欣逢《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创刊十周年暨公开发行之喜,谨代表《中国法学》杂志社向贵刊致以衷心的祝贺!列宁说:“报纸是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法学刊物也是指导和组织、推动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的阵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史研究,现代部分是薄弱环节,将现代哲学思想与文化思潮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更鲜为学人们所涉足。新近由求实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一书,就是中国哲学史界一部比较重要的论文汇集。该书是在1987年召开的“中国现代哲学史首届全国学术讨论会”提交的大量论文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的,共收录了张岱年、冯友兰、伍继愈、石峻等40余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年来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发展研究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以一位政治家的恢宏气势、思想家的深沉睿智,写下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光辉篇章——《新民主主义论》,正确地回答了中国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三十八年后,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中,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冲破了传统而又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写下了中国向何处发展的新篇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地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新课题。这两个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西部法学评论》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法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和平台,成为国内法学期刊的后起之秀。先后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列为来源期刊;近年来连续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所刊论文被引频次、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