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默权制度的产生是社会和刑事诉讼制度进步的文明标志,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也会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便全面正确理解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沉默权的确立是司法走向文明的标志,它体现刑事诉讼中权利的平等,司法的公正和程序的正义以及人权的保障。本文对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以及与现行司法制度和实践中的冲突进行探讨,提出确立沉默权是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推进司法改革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蓝黄经济区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战略基地,在围绕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一是要确立生态文明的哲学观、思维方式、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二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特别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避免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出现"公地悲剧";三是要健全法律制度惩戒恶行;四是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与光荣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了程序上的保证,有利于预防刑讯逼供等非法取得口供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本文将从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为建立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沉默权的程序保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权保障以及人类司法走向文明、民主的角度来看,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必然。由于沉默权直接威胁到“公权力”的实施,因而极易受到司法人员的侵犯。因此,对沉默权的程序保障应当与确立沉默权制度本身一样重要。本文从现有国外立法入手,借鉴国外经验,认为应当在我国确立“告知规则、放弃规则、排除规则以及律师参与规则”以确保沉默权真正成为嫌疑人、被告人“行为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以确立,并写入1976年《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盟约》.我国尚未规定沉默权制度.建立沉默权的受益者绝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而是一国政府所管辖的、可能受到政府怀疑或指控的全体社会成员.沉默权已成为人类社会共享的一种资源.对于这样一种文明成果,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它.无论从司法文明还是从人权保护角度,建立沉默权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一个国家诉讼民主、文明程度的标志,并已为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在目前之中国,建立沉默权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行。沉默权首先是一项宪法权利,其次才是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权利。建立我国的沉默权制度应注意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确保沉默权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谐与文明的标志。我国从建国后就致力于建立适合本国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诸多矛盾不断加剧,再加之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使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备受关注,可以说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我国2004年修改宪法时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原则.此次刑诉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总则第2条。并在多项具体规定和制度完善中加以贯彻和体现,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和刑事诉讼的文明与进步。辩护制度的改革在许多方面也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即“不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制度的确立符合世界刑事程序制度发展的方向,是走向文明的标志。确立沉默权,有利于揭示全面案情,防止错案发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西方,从罗马法发展而来的沉默权制度,是很多国家在刑事诉讼中,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应在全面认识沉默权价值蕴涵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外国有关沉默权的具体做法,真正吸收这一制度的合理内核,改变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倾向,确立我国的沉默权制度.这不仅有益于抑止刑讯逼供,消除警察暴力,确保刑事诉讼的公正进行,更是诉讼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权利失效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已通过判例确立了这一制度。因此在我国确立权利失效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可先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权利失效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将其归入民法典之中。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对于保护被追诉人权利,抑制侦查权的滥用,遏制刑讯逼供和司法专横有着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刑事讼诉中人权保障状况和诉讼民主文明的标志。文章从沉默权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了我国目前尚未规定沉默权制度,同时有必要在吸收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进而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沉默权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之后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否应补充规定和如何规定 ,已经引起了学界及司法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和探究。本文认为 ,立足我国法制建设和发展的实际 ,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 ,这既是履行国际法义务的需要 ,也是顺应民主、文明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同时还是不断改革和完善现行诉讼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 ,是一个国家诉讼民主、文明程度的标志。联合国的刑事司法准则把沉默权作为刑事司法的最低限度的保障之一。为顺应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大趋势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沉默权制度 ,要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制定鼓励陈述的措施 ,建立非自愿陈述的排除规则 ,建立特定案件沉默权例外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要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生态文明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督制度以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制度是一项旨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它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顺应世界诉讼民主化的发展、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和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在我国有必要确立沉默权制度.现今,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立法环境、思想观念、道德价值等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中国也完全能够确立此项制度.  相似文献   

18.
建立沉默权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我国注重人治、社会本位和强调秩序的传统法律文化严重阻碍着这一制度的确立。因此 ,笔者认为 ,必须摒弃受这些传统法律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落后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这一先进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由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培植了以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律观念,而现代法律观念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对人的尊重、人的权利的关注和保护。民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产生的。世界上一些法制国家确立这一制度已有百年历史,而我国这一制度的真正确立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一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和确立。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和确立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建国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民法理论和民事法律法规都否认精神损害,尤其不承认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立法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完全处于空…  相似文献   

20.
改革行政许可制度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WTO许可程序规则所确立的许可理念,对我国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针对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行政许可权的设立、运行机制及责任制度的缺陷,在制定统一的行政许可程序标准法、确立行政许可适用的有效范围、确立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一般适用原则等方面应大胆借鉴WTO许可程序规则,改革我国的行政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