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在民政系统工作20年,低保中心、救助管理站、社会福利院……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干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些认识和体会。2017年,我们陪同一位流浪乞讨人员,从安徽马鞍山市驱车近2000公里到四川广元市苍溪县寻亲未果,但我们没有放弃,随后几天在广元市、苍溪县、南充市、阗中市救助部门的协助下继续寻找,最终在阗中市千佛镇寻亲成功。如果不是恪守一份为民情怀,我们可能不会带他千里寻亲,寻亲无果也可能交给当地或带回安置。  相似文献   

2.
他在部队干了16年,其中10年守护南京长江大桥,每天与成百上千南来北往的人打交道,让他能够听懂中国不少的方言;他转业到公安战线9年,参与破案上百近千,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当他把这两个特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成了一位寻亲神探。44岁的陈晓军现在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民警,负责辖区的消防安全。他完成本职工作出色,多次受到表彰。而业余时间他义务为人寻亲,4年多让23个家庭重新团聚。而23名失踪人员中,精神失常的就有16人。  相似文献   

3.
正为助力流浪乞讨和走失人员早日回归家庭,江西省抚州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多措并举推进寻亲服务工作。一是充分运用信息化寻亲。运用人脸识别、DNA比对和"互联网+寻亲"等11种甄别方法,进一步提升甄别能力高达95%以上。二是多部门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9)
正"父母少小离家,儿女老大回,故乡一景一物,温暖的人,情,浅尝,再尝……"——题记接受嘱托:为长兄遗愿两次赴台寻亲2014年3月,我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旗袍文化交流活动。临行前重病中的长兄杨国光把我叫到病床前,把回台湾寻找杨家后人的重托交待给我:"打听一下中坜桃园老家的情况吧。"随后他又把他辗转从台湾印来的户籍誊本交到我的手上。当时81岁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救助管理机构开展的寻亲服务,与央视《等着我》、今日头条、宝贝回家等公益寻亲形成合力与互动,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赞誉,彰显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宣传和提升了民政形象。一方面,寻亲手段不断丰富,寻亲行为愈加深入,寻亲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寻亲服务的组织实施,还存在机构水平参差有别、甄别联动亟需加强、后寻亲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问题。届  相似文献   

6.
正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1908年,担负着市内五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救助、救治、管理、教育、护送和安置工作,以及所属区市县救助管理站业务指导,并为本市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突遇灾祸的居民提供临时紧急避救服务。近年来,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加大了站外托养人员的寻亲力度,不断完善寻亲工作新机制,探索寻亲工作新方法,实现了寻亲工作的"五个一":即全国救助寻亲网第一个寻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湖南民政积极响应国务院"互联网+"行动,与新湖南客户端合作,建立婚姻登记预约、寻亲救助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民政公共服务与市民手机无缝对接,群众在手机端就能便捷的享受民政便民服务。正式上线半年来,已经办理婚姻登记预约1000多对,通过微信等媒介分享寻亲救助信息2000多条,初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顶层谋划凝聚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8.
地方传真     
<正>河南省三门峡市:"今日头条"推送寻亲信息截至目前,河南省三门峡市救助管理站累计发布寻亲公告和推送"今日头条"58条,其中3人通过头条推送成功和家人团聚。2016年7月4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与"今日头条"正式签署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救助管理机构将可以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向"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用户定向推送疑似走失、被拐、被骗的受助人员寻亲信息,尽可能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获知这一信息后,三门峡市救助管理站高度  相似文献   

9.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警察,寻亲不是你的职责,怎会想到帮人寻亲呢?陈晓军(以下简称陈):帮人寻亲是从2004年8月开始的。也算巧合吧。张家港救助站的负责人是我朋友,有一次我去看望他,看见有一个流浪者在救助站,我尝试着帮他找到了亲人。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初,一位年近70岁的老太太,因京冀民政合作,北京救助接济管理中心将其转到衡水市精神病医院康复和照料。京冀合作后,衡水精神病医院积极开展寻亲工作,在原有100多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救助管理制度。将寻亲工作分解到人,对于每一位受助人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口音分析、实地寻踪、带人查找、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6年6月开始,安徽省78个救助管理机构和今日头条合作开展寻人公益项目,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寻亲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救助寻亲"的安徽经验。自2016年6月19日至12月12日,安徽省各地救助管理站已通过今日头条发布472条寻亲信息,截至2016年12月31  相似文献   

12.
在监利县柘木乡,只要提起李明生,从老人到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亲热地称他为"老李"。他干了23年的司法所长,先后调解处理各类纠纷矛盾1867起,其中疑难纠纷192起,防止"民转刑"案件26起,群体性事件31起,调解成功率达98℅。回顾这么多年来司法行政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13.
杨铭书 《创造》2016,(9):26-29
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化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党的领导,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的历史结论。回顾社会主义五百年来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进的历史进程,我们清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4.
胡震生是个很自信的人!因为数年问赢得的人生事业如日中天足以支撑这份自信:从中关村马路上骑车送电脑的“板爷”,到以IBM公司优秀员工身份躺在夏威夷的沙滩上,他用了4年;从工程师到单单不败的金牌销售,他用了3年;从白手创业到赢利百万,他仅仅用了1年;从第一次执笔写作到创下国内新作者的版税纪录,他只用了8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28日下午,"今日头条"两岸寻亲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今日头条"宣布将联合两岸的媒体、公益机构,用互联网科技帮助更多台湾同胞实现寻亲寻根的愿望,为密切两岸交流贡献力量。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安峰山、首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魏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峡飞虹总编辑龚铭、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秉涵、台湾ETtoday新闻云共同创办人兼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帮助一位入伍不久的新兵找到他失散19年的母亲,辽宁省开原市驻军某部团长、政委发动全团官兵友爱相助。近万封寻亲求助信、公函发向官兵各自家乡的武装部及公安部门,一场全团大寻亲的悲壮场景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国各地展开。终于,这对经历无数坎坷的患难母子迎来了19年后的重逢。  相似文献   

17.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强大的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有"文化自觉"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从哪里来"、才能讲好中国文化"去向何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5日,江苏省智慧寻亲联网通办上线仪式在常州市举行。江苏省智慧寻亲联网通办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寻亲平台”)是对原有寻亲平台的一次升级。这一平台的上线,翻开了江苏省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工作崭新的一页。新升级的智慧寻亲平台由移动手机端、电脑管理端、数据分析端三部分组成,包含“我要寻亲”、“街面救助”、“寻亲档案”、“信息比对”、“档案管理”、“护送管理”等模块。常州市救助管理站以该平台为依托,将以问询为主的传统寻亲手段与信息采集比对等科技手段相结合,依托大数据平台和多种高科技甄别手段,为寻亲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与此同时,常州市救助管理站链接江苏省内各地的寻亲资源,引领全省救助寻亲工作一体化发展,不断刷新寻亲成功率,探索出一条智慧寻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9,(22)
<正>1月3日13时32分,"头条寻人"发布的一则寻亲消息《台湾九旬老兵上海、江苏寻亲:亲爱的弟妹们,你们在哪里?》引发关注。短短一天之内,台湾老兵赵东发老人就找到了在大陆的两位妹妹。就在兄妹团聚前,老人一位86岁的妹妹于上个月离世。离乡70年,2月28日,赵东发老人终于盼到了期待已久的团聚,在苏州见到了70岁的小妹。那几天,老人还到父母的坟前祭拜,到自己曾工作过的纺织厂旧址探访,并在3月4日返台。  相似文献   

20.
正早春3月,湖北省各地救助通道重新开启。对于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居住"了10年之久的受助人员张梅秋而言,重获了人生中真正的春暖花开。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生活着近600名受助人员,其中智力、精神方面存在障碍的近70%,面对这些几乎无从着手甄别的"疑难杂症",二站便成了他们临时的"家"。张梅秋作为"元老级"受助人员,十年间,见证着二站在寻亲甄别上,从最初的捕捉只言片语到形成专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