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对社会养老资源的探索和整合。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分布式记账系统,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和较高应用价值,因此区块链与"时间银行"二者相得益彰。通过列举我国区块链嵌入"时间银行"的最新运用,发现区块链技术能够对传统"时间银行"运作机制优化提升。将区块链嵌入"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服务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提供高效执行互助养老服务的应用平台,有助于提高管理运行效率、节约成本。故将区块链优势与"时间银行"相结合,旨在破解传统互助养老的运行瓶颈,为区块链融入"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服务的优化策略予以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闽南宗族文化是宗族组织内在基因的呈现,既传承着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秉性,又兼备闽南地区的特质.承载文化记忆的内在基因构建组织制度,培育"人情"价值观,织密多缘组织网络,发挥着凝聚、教化、导向、调节等功能,形塑出"角色型""制度型"两种宗族互助养老方式.随着社会变迁,传统宗族互助养老面临着人口流动、礼俗褪化、机制不适、供需...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地处东部边城,下辖18个村、6个社区,6.7万人。统计数据显示,60周岁以上老人约1.65万人,包括留守老人近4000人,其中空巢、独居、"三无"老人、五保老人300多人。好邻养老社以不集中居住为特色,倡导邻里互帮,构建互助网格,设立互助聊吧、互助菜园、互助餐厅、互助缝补等互助项目,提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小组开设服务站,租用村民房子根据实际情况布局改造,一般4到5个村民小组设1个服务站点,方便老人到站点活动。好邻养老社是当下贴近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而出现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4.
地方传真     
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村互助养老"泰来模式"见实效201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政局以泰来县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将农村养老同扶贫攻坚相结合,建立农村互助服务队,形成农村互助养老的"泰来模式"。对于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特困人员三类重点服务对象,由村"两委"会议讨论、公示,享  相似文献   

5.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我国养老产业模式的创新途径,志愿者通过劳动服务获得时间货币进行积累存储,以供将来自己需要时提取兑换获得同等的养老服务待遇,是社会养老新途径。互助养老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服务信誉、货币通兑风险等各种问题,需对其提供相关法律制度保障,通过完善制度增加信誉,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相似文献   

6.
魏蒙  杜鹏 《学习与实践》2024,(4):103-112
当前中国互助养老存在着内在驱动力不足、定位与发展方向不够明晰的问题。通过剖析几类主要的互助养老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发现在党建引领这一内在驱动力之外,各类互助养老模式有其独特的驱动。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互助养老的内在驱动力,持续激发老年人的“互助”动能,明确互助养老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坚持党建引领、重构社会文化支持体系、营造社区熟人环境、构建互助养老的分层次发展模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幸福来敲门     
"我自己住,吃饭都是个麻烦事,自从县里启动了邻里亲情互助养老模式后,我的邻居彭志红便成了我的双眼和双脚,每天她上门看望我,帮忙打扫、做饭、陪我聊天,非常贴心。"江西省资溪县高阜镇孔坑村93岁的独居老人邵云香已经深切感受到农村邻里亲情互助养老的好处。近年来,资溪县委、县政府按照"因地制宜、分级保障"的原则,着力打造乡(镇)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村级服务站、互助服务点三级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群众》2021,(12)
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百分点、6.6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对严峻,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趋势较为明显。互助养老作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模式,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助养老是建立在互助基础上的家庭、邻里、社区成员之间在生活照料、  相似文献   

9.
鹿美华  王蕾 《中国民政》2007,(10):46-46
近年来,青岛市四方区民政局针对"空巢"老人增多,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照顾功能弱化的实际情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全市首创开展了社区互助养老体系的创建工作,创出了一条新的社会养老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社区民间组织为依托的互助养老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将"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引入"互联网+"互助养老概念,可以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互联网+"智慧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中,社区养老信息平台、智慧资源和养老服务志愿者广泛链接,各个养老服务渠道实现互联互通。政府、企业、家庭要协同合作,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成为推动农村地区养老事业更好发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的关键。在养老事业落实中,各地区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给予了更多关注,并创建出符合地区实际发展情况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文章阐述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及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实践类型,从加强村庄互助养老文化建设、加强党建引领与专业增能的综合服务供给两个角度,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承受巨大压力的中国家庭养老亟待社区和机构养老机制缓解之际,如何挖掘互助精神在养老实践中有可能发挥的作用,乃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可以由此探究有助于老年人积极生活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与互助精神交叉互动的关系。虽然"爱心时间银行"在中国面临着发展时间短暂、运作经验不足、规模较小和需要进一步制度化以保证可持续性等问题,但以"爱心时间银行"为依托的互助养老精神,有可能促进兼爱交利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6个方面20条措施,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发展"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对标对表,坚持"四个聚焦"。一是聚焦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先行,从时间、空间和供给维度进行清晰定位,对城乡养老产业进行科学布局,确保全省养老服务"一盘棋"。二是聚焦问题解决。坚持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14.
正江西省奉新县委、县政府立足为群众办实事,把养老服务改革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通过搭建农村互助养老、特困供养、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四台",着力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精准回应全县老人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砌好农村互助养老的"灶台"。积极引导各地充分整合闲置旧村部、学校和祠堂等资源,在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好、人口较为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创办"党建+乐龄中心(幸福食堂)"。县财政对县级示范点一次性拨付5万元和2万元的启动资金,并每月向营运点拨付2000元。  相似文献   

15.
<正>家院互融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家"是指居家养老养残,"院"是指养老机构(主要是福利院)养老养残,家院互融是把两种养老养残方式结合起来,资源互享,使居家老人、重度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多样化、专业化服务,使居住在福利机构内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多居家照顾,感受到更多家的温暖。它的特色是"需求主导、家院互融、虚实互促、社会互动",需求主导是指以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家院互融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5)
正李登辉新书《余生》,再次抛出"钓鱼岛列屿是属于日本的领土""两岸是两个国家""蒋经国看上他,是因为他有日本人的特质"等媚日、"台独"言论,一时间,引发了台湾社会公愤,各界人士纷纷予以批驳,"数典忘祖""认贼作父""颠倒历史""卖台可耻",一个又一个声讨声在台湾上空久久回响。出卖钓鱼岛蓝绿同打脸针对李登辉新书中的错误言论,首先站出来的是台湾当局。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表示,任何人否认钓鱼岛列屿是中国的主张,都是丧权辱国的言行,当局与民众都不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公共养老服务难以全面覆盖农村和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的背景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互助养老的内核是互助,公共性是其发展基础和根本动力,而现实中的公共性缺失则直接导致了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境,具体表现为老年人互助意识淡薄以及村民在互助养老中参与不足。在农村改革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乡土公共性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宗族制度衰落和村级组织凝聚村民作用弱化、村庄整合能力下降相伴随的村庄的日益原子化,而村庄的空心化与原子化相叠加,又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公共性危机。促进农村互助养老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培育乡土公共性,应对的具体策略包括发展社区公共事务凝聚村民、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和重建乡土公共精神。加强乡土公共性建构,才能真正破解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困局,而互助养老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乡土公共性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8.
苏州,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中国最宜居的城市""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古典与现代相融,经济与民生并进,素有"首善之城"、"福泽之地"的美誉。作为入选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深耕养老改革试验田,开辟出一条新时代原居安老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福建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民生民政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大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实施"效能建设提升年""养老服务推进年""社会救助提标年"三项行动为抓手,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是做到"五个聚焦":一、聚焦"补短板",养老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将其作为民生补短板重要内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互助养老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就地式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当前农村互助养老面临制度保障不足、资金保障不足、有效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受传统观念掣肘等问题。要在做好制度配套的基础上,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并不断催生适宜其发展的社会土壤,完善互助内容,满足老人们的多元需求,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