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北京市着眼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始终坚持首善标准,牢固树立"慈善北京"理念,全面推进"全民慈善、效能慈善、惠民慈善、诚信慈善、创新慈善"建设,首都慈善事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年社会捐赠总额达160多亿元,全市社会组织3万多个,全市注册志愿者组织5.78万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达376万余人,2016年完成志愿服务项目4.9万个,在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慈善立法应当最大限度地秉持开放思维,立足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进一步开放公募权等方面有所作为。10月30日,慈善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历经十多年孕育、社会呼唤已久的慈善立法由此步入快车道。慈善立法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慈善事业,这决定了"支持"是慈善法草案必须坚守的立法基调。比如,对于慈善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是依法治善的转折点,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开创了国家与社会"协同治善"的新篇章,更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的活力,也为地方有效地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浙江慈善事业在组织发展、法制化、慈善捐赠、企业慈善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与经济发展水  相似文献   

4.
<正>http://cishan.chinanpo.gov.cn在第二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民政部于9月4日上午举行了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开通仪式。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启动该平台运行,民政部党组成员、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主持开通仪式并对平台的持续建设提出要求。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是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而建设的统一信息平台,用于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参与主体面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5.
<正>"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动人善愿,其量无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传统,慈善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的颁布施行更是开启了中国"善时代",推动着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慈善法》施行1年来,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信托扬帆起航,慈善监管更加规范,慈善法规日臻完善……以"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以"慈善为民"为核心理念,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率先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突出"标志性、特色性、关键性、基础性"四个方面共10项指标,通过拓展捐赠机制、完善救助系统、营造善城氛围、锻造专业队伍、建设慈善枢纽、强化慈善监管、完善激励机制等"七大"行动,并打造政社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联盟,全面促进广州现代慈善事业发展,让慈善成为实力活力魅力幸福广州的又一闪亮名片。  相似文献   

7.
正为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慈善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2016年9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每年的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为进一步做好慈善宣传工作,2018年民政部有关司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了"中华慈善日"标志公开征集工作,共收到应征作品379份,经过严格筛选、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在2019年9月2日民政部举行的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慈善日"标志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9月5日是我国第六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华慈善日"和慈善事业的认知度,民政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六个"中华慈善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将其作为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普及慈善法、培育公众慈善意识、提高慈善事业社会参与度、引导慈善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等工作的重要抓手。"中华慈善日"当天,各地紧紧围绕主题,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举办了形式新颖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群众踊跃参与的慈善活动,助推了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1月18日至12月8日,笔者参加了民政部赴英国慈善领域法律制度培训班,通过课程教学、实地走访、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了慈善理论、立法监管、工作实践、运营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等经验,加深了认识和理解。现简要介绍英国(本文所述"英国"特指英格兰)慈善法律制度。英国慈善事业发展概况(一)慈善组织概况。截至2018年6月,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慈善委员会注册的慈善组织共计168186家。2017年以来,新申请注册的慈善组织有8375家,被终止慈善组织资格的有  相似文献   

10.
正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紧紧把握全市慈善事业普法、用法主旋律,积极创建"怡善"品牌,主动联系政府部门,努力沟通社会各界,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大爱精神,强化全民慈善意识,将慈善价值观融入社会建设中,引领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共享慈善,为新时代慈善工作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慈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心,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一道亮光。《慈善法》树立了慈善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善时代"。中国慈善联合会倡议发起"中国慈善总动员"活动,以"多彩善带"为标识,以行动为特征,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关注、全民参与慈善热潮,旨在全面展示慈善风采,充分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营造现代善生活。让我们动员起来,联合一切慈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9月,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节点。《慈善法》立法历经10年,开始实施,成为从传统慈善走向现代慈善的转折点;首批10支慈善信托落地,社会企业受到极大关注,中国经济进入"善经济"时代;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下文称"慈展会")举行,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的2600多个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及75家国际公益组织齐聚深圳,聚焦公益慈善事业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慈善,不但有着传统的乐善好施,而且有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刊  曹杰  周良 《中国民政》2013,(5):F0002-F0002
2013年4月19日,第八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暨中国慈善联合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了第八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向获奖者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杯。曹德旺等20名个人荣获"最具爱心捐赠个人"奖;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荣获"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奖;阿扎提古丽·日介甫等19名个人(团队)荣获"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爱心助环卫等20个项目荣获"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大会宣告我国慈善领域联合性、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国慈善联合会正式成立。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任中国慈善联合会名誉会长。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当选为会长,王健林、牛根生、李本公、杨澜、徐永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4,(9):F0003-F0003
<正>作为倡导公益、弘扬美德、传播时尚的重要载体,辽宁福彩从未停息践行公益的脚步。辽宁福彩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公益福彩·幸福辽宁"的主题,弘扬"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福彩文化,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公众提供了大众化、民间化、经常性的慈善平台,激发人们参与慈善、奉献爱心、守望相助的人文精神,使辽宁福彩成为一种公益符号、一种感召力,成为推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京政发[2015]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快推进"慈善北京'建设、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发挥慈善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本市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慈善意识不断增强,慈善组织迅速壮大,社会捐赠稳步增长,慈善活动日趋活跃,慈善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是,本市慈善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我国慈善公益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慈善公益事业开始构建"依法行善"和"依法治善"的新格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公益慈善行业的生态,"指尖公益""随手行善"逐渐流行,人人都能参与公益,人人也都可以成为受益者。这不仅催生了社会大众潜在的慈善热情,也为慈善公益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力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不断加强慈善政策创新,多方汇聚社会资源,帮扶困难群众共创美好生活,让慈善阳光普照铜都大地。目前,全市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7家,慈善资金总量达3500万元;累计开展各类慈善公益项目80个,惠及困难群众4万人;全市注册志愿者突破22万人;百万人口"中国好人"当选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9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每年的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是"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中华慈善日"的设立,加强了慈善文化建设、增强了公众的慈善意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华慈善日"期间,全国民政系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慈善公益活动,展现了新时代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9.
慈善是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个体道德发展的必备条件。中国慈善传统的核心是以"慈悲为怀"为基本理念的"爱"的价值观,以及以"行善立德"为社会准则的"善"的行为模式。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慈善行为多以志愿活动为依托,同时体现了时代的新特征。在慈善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国当代青少年志愿服务需要从一些基本建设抓起。首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创建独具特色的中国志愿服务文化。其次,要通过志愿服务促进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慈善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再就是以"慈善法"发布为契机,依法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青岛市慈善益站是青岛市慈善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宣传、贯彻《慈善法》,多途径传播慈善文化,探讨公益慈善文化与多元文化有机融合,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践行"怡善"工作理念的载体和平台,致力于使《慈善法》人人皆知,让《慈善法》为民所学、为民所懂、为民所用,动员和引导社会公众支持公益、参与慈善,营造"全民慈善,人人慈善,快乐慈善"的社会氛围,促进青岛市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