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国的朝核政策是决策者在国际层面博弈和国内层面博弈,以及这两个层面相互博弈的产物。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对朝鲜实行"最大限度施压"政策和"所有牌都摊在桌上"威慑战略,并未完全关闭与朝鲜谈判的大门,以及要求中国对解决朝核问题发挥最大影响力。特朗普总统主导政府朝核政策的决策,但其主要顾问起着一定的纠偏和危机时劝阻作用。美国国会一部分议员反对特朗普政府对朝进行先发制人打击,也有一些议员主张通过对华施压来迫使中国向朝鲜施加最大压力和美国在韩国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朝关系经历了对抗与危机时期、缓和与蜜月时期以及僵持时期三个阶段。在对抗与危机时期,美国对朝采取经济制裁、军事演习等极限施压举措;在缓和与蜜月时期,美国对朝采取首脑峰会、工作磋商的接触政策;在僵持时期,美国对朝"谈压并举"。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给美朝关系改善提供机会之窗。而贯穿始终的是美国对朝制裁毫不放松。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十分不满,积极应对突飞猛进的朝鲜核导技术,掌握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竞争中的主导权。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动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推动了无核化谈判的展开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但美朝无核化谈判依然陷入梗阻。  相似文献   

3.
周方银  何佩珊 《当代亚太》2020,(2):4-39,151
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不少对于国际秩序颇具冲击性的做法,美国与国际规则体系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国际规则的广泛冲击是特朗普政府高度一致性的政策,其行为逻辑包括以“美国优先”为指导原则,改变原有的话语体系和“适当性逻辑”,不以盟友和对手作为政策区分的基本依据,强调获取明确可见的实际利益,在手段的使用上,通过广泛的极限施压等方式表现出与以往很大的不同。特朗普政府冲击国际规则体系的具体做法包括,对无益于美国的国际规则直接退出、对已经运行良好的协议进行再谈判、瘫痪已有国际组织的职能或降低其行动能力、在规则外自行其是等。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造成国际体系中规则弱化的现象,对国际规则的长期有效性将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中值得探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林利民  彭力 《美国研究》2020,34(3):52-61
特朗普上任三年多来,对朝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极限施压"为基调的第一年、以"峰会外交"为基调的第二年,目前开始向新一轮"战略忍耐"转轨。相对于奥巴马对朝"战略忍耐",特朗普新一轮对朝"战略忍耐"既有一定的继承性,也有不少新变化。美新一轮"战略忍耐"将不再奠基于"朝鲜崩溃论",美动用武力迫朝弃核的"窗口期"也基本关闭。特朗普奉行对朝新一轮"战略忍耐"有可能打开国际社会"默认"朝鲜实际拥核国身份的窗口,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也可能诱导日、韩采取核"跟进"政策,致使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如果是前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及东北亚有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如果是后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东北亚及中国周边环境有可能更加动荡、复杂,甚至进入一个新的严峻时期。中国应认清特朗普政府对朝"新战略忍耐"的政策本质与特点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挑战与机遇,力推重启"六方会谈",力促朝核问题相关方达成以"双轨并进""双暂停"及以朝鲜"冻核"换取美韩放松对朝制裁等为内容的国际妥协,为实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创造条件,尤其要谨防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美欧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特朗普激进的执政理念及其提出的颇具颠覆性的对外政策主张,令欧洲对未来美欧关系不确定性的增加感到担忧。在美国利益第一的原则下,特朗普将通过施压和采取"交易式"方式同欧洲在诸多领域讨价还价,寻求利己的解决方案。随着潜在分歧与摩擦的增加,美欧关系在今后一个时期可能会趋于紧张,但紧张程度仍将被控制在双方可承受的范围内。考虑到美国在欧洲的核心利益未变以及欧洲盟友对美国依然具有全球战略价值,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不可能完全撤出欧洲和北约。经过新一轮的防务资源分配调整,美欧安全防务关系仍会以稳定为主基调。特朗普对欧政策的实施将受到国内因素的一定制约,这也将有助于确保美欧关系处于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的政策一直在"接触对话"与"孤立施压"之间游走。一方面,美国对朝鲜施以强有力的经济制裁、外交孤立以及军事威慑,甚至以军事打击相威胁;另一方面,待朝鲜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再与朝鲜进行接触,迫使其弃核。美国对朝政策鲜明地反映出美国对"敌对国家"的战略思维特征。然而,这种战略思维却导致了其政策的不连贯性,不但无法迫使朝鲜就范,反而增加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刺激朝鲜加强核武和导弹能力,使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蹒跚不前。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秉承"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将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行动视为对美国的"挑战",否认气候变化是导致北极问题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种认知,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特别注重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土安全的维护,对北极事务进行"安全化",注重加强美国在北极地区的能力建设,但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方面则明显滞后。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北极事务的国际合作,为北极治理增添了地缘政治竞争的色彩,不利于北极事务的善治。  相似文献   

8.
自2017年8月缅甸新一轮罗兴亚危机发生以来,特朗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声明、情况说明、特别简报会等方式阐述美国的政策取向和立场,展开美缅双边及国际多边危机应对外交,进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对缅甸军方的追责制裁。特朗普政府积极利用罗兴亚危机推行美国的"印太战略"。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的罗兴亚危机政策体现出高度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特征。特朗普政府的罗兴亚危机政策是"美国优先"国家安全战略下的外交政策产物,同时服务美国"印太战略",旨在防范和遏制中国提升在缅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正自从打着"美国优先"的口号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针对美国国内外诸多热点议题采取了一系列与前任政府截然不同的政策,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其政策取向进行分析,并将其执政风格描述为"反建制"。无论我们如何概括和评价特朗普政府的执政理念,其给国际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本期有两篇文章聚焦于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变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我们深  相似文献   

10.
晋继勇 《美国研究》2020,34(1):66-82,M0004,M0005
2018年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生物防御战略》,标志着特朗普政府生物安全政策的正式出台。该战略性文件是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具体化,也是美国历届政府有关生物安全议题最系统、最全面的阐述。与前任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的生物安全政策呈现出部门协调集权化和生物威胁应对一体化的特点。特朗普政府的生物安全政策充分体现了其"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的执政理念。美国生物防御战略在牵头机制安排上的"去安全化",并没有改变美国通过实施生物安全战略来追求国家安全利益的本质。特朗普政府通过加大生物科技领域的投入,以实现生物科技创新和生物防御系统相互赋能,在促进卫生安全的同时,维护美国在生物科技创新领域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1.
温尧 《当代亚太》2019,(1):4-37
国际关系研究在聚焦大国利用国际制度扩展权势的同时,也日益需要关注"制度收缩",即大国频繁退出或威胁退出国际制度的现象。美国的制度收缩有着基本的政治过程逻辑: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能为制度收缩打开时机窗口,有力的借口能塑造正当性和合理性,而对退出成本的权衡则决定了制度收缩的具体形式。即使美国总统特朗普有着"非传统"特质,其主导的制度收缩仍然适用于这一分析视角。特朗普上任时的国内政治状况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收缩时机;基于国家利益和他者过错等借口,特朗普得以合理化其决策;围绕退出的变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复杂考量则决定了特朗普政府最终采取的制度收缩形式。制度收缩一方面可能帮助美国缓解压力、调适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削弱其声望和影响力,并诱导其走向过度收缩。尽管如此,当前各类结构性因素仍然能够对特朗普政府的行为起到钳制作用,制度收缩尚未成为美国长期的战略取向。与此同时,中国可能赢得良好的制度扩展机会,但仍应保持审慎态度。制度收缩并非静态、机械的政策行为,其长远影响取决于大国在具体情境下的操作以及彼此之间的复杂互动。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政府从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尤其是军事竞争的角度看待国际政治,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构成了美国国家安全与核安全面临的"头号威胁"。特朗普政府对冷战后的美国核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增加了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再承担国际防扩散义务,并对特定国家实施"定制核威慑"。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核政策,并没有改变美国依靠核武器确保美国霸权、通过核武器向盟国提供延伸安全保障,以及选择性地实施防扩散的做法,在极大地导致核军备竞赛、刺激核扩散的同时,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这是对国际战略稳定的破坏和挑衅。为此,国际社会进行了斗争,以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风险。在可预见的将来,国际核态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拜登于2021年1月下旬就任美国总统,美国的对朝政策和朝美关系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后很有可能会像奥巴马政府一样,对朝采取通过制裁和施压等待朝鲜变化和实现无核化的所谓"战略忍耐".然而,在奥巴马政府奉行"战略忍耐"政策期间,朝核问题不断恶化,朝鲜核能力不降反升,政府受到诸多批评.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拜登正式入主白宫后,其对朝政策会走向回归吗?考虑到"战略忍耐"的目标和环境已然发生变化,笔者认为,拜登政府再次"有意"选择"全面忍耐"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其对朝政策最终被归结为"战略忍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制度的构建对美国维护霸权是一个关键因素。特朗普政府接连退出《巴黎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协议,其"退出外交"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表面上看,美国的这种退出国际制度的做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全球领导权,其成本也极高,但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对于现存国际秩序的主导国——美国而言,这其实是一种制度制衡手段,即国际制度的重塑战略。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退出外交"的行为是以国际制度的重塑来低成本地维护美国霸权。特朗普政府选择退出或威胁退出国际制度并非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是旨在通过"退出外交"扩充美国的权势和影响力。在动态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之后,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制度进行了适当的收缩,达到了既减少自身的开支又维护了美国的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6月12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两国在任领导人史上首次会晤,备受全球瞩目。对朝鲜而言,金特会成功之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为朝鲜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社会的大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朝核问题解决和半岛局势稳定已经步入了轨道,半岛要走向真正和平,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缘政治及国家安全等角度针对当前美国政府对待"朝核问题"采取的政策给予分析解读,从美国国内政党政治及美国的东亚战略等多方面加以论述,阐述美国反对朝鲜研发核武器的原因;并对未来美国应对"朝核问题"的政策选择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推进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设,需要美朝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美朝这两个直接当事方能良性互动,互相拿出能让对方感到更为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9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坚决反对,进行了地下核试验,不仅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安全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而且对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和无核化的东北亚战略构成了重大的挑战,并使韩国卢武铉政府长期推行的对朝鲜的"和平繁荣"政策受到重大挫折.联合国安理会于2006年10月一致通过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的决议,并成立制裁朝鲜委员会.那么,朝鲜为何竟然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要进行核试验呢?在朝鲜核试验的背景下,韩国的对朝政策何去何从?美国的东北亚战略与朝鲜核试验的关系如何?美国是否会对朝鲜动武,以战争手段变更朝鲜政权?这些问题无疑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8.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在"美国优先"外交政策主导下,美国将"减少双边贸易赤字"作为其贸易协定政策的直接目标,在此目标导向下实施了退出TPP、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韩FTA,启动美日、美欧、美英贸易协定谈判等一系列政策活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协定政策及其实施增加了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扰乱了汽车及零部件等制造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加剧了国际投资环境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过去70多年来形成的全球贸易规则框架构成严峻威胁.拜登上任后,未对特朗普政府的全球贸易政策倾向有明显扭转,并有延续的意图.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政府时期生效的贸易协定进行了全面审查,认可美墨加协定作为美国新政府未来贸易协定谈判模板的地位,且从其加强与友邦和盟国合作的贸易政策导向来看,拜登政府会继续推进特朗普政府时期已经生效的美墨加协定、美韩FTA 2.0、美日贸易协定和美日数字贸易协定的合作深度,大力推进美欧、美英贸易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巴基斯坦在美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下降,特朗普上台后更是重印轻巴,推出了高度重视印度的南亚战略和印太战略,对巴基斯坦则实行极限施压政策以逼其加大反恐力度。美国的政策变化引起了巴基斯坦政府和民众的不满与抵制,两国间出现激烈的外交纷争,美巴关系陷入僵局。然而,巴基斯坦在美国的阿富汗战争和外交战略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并且巴基斯坦是具有一定的对美反制能力的地区强国,特朗普政府在更为重要的阿富汗和谈问题上需要得到巴基斯坦的帮助。在权衡利弊后,特朗普政府调整对巴基斯坦政策,从以压促变调整为拉拢利用,美巴关系随之从高度紧张走向逐渐缓和。然而,美巴在短期利益和长远战略上都存在难以弥合的矛盾和分歧,双边关系发展缺乏坚实的合作基础和长远计划,两国在主要的共同利益——阿富汗政治和解方面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此外,美印关系不断提升,使美巴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美国不愿放弃在巴基斯坦及邻近地区的战略利益,短期内会维持美巴合作,但从长远看,众多挑战和制约因素使两国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巴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到南亚局势,还会冲击到我国的周边安全、中巴关系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应当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赵行姝 《美国研究》2020,34(2):44-69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能源主导”政策,本质上是将能源实力转化为能源权力,扩大美国国际影响力乃至领导力。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将能源主导目标转化为多项举措:在国内政策层面表现为“为油气松绑”,积极鼓励化石能源生产;在国际层面表现为“促油气外销”,积极扩大化石能源出口,同时,“以油气为筹码”,在实现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目标时频繁借力能源工具。特朗普推动“能源主导”议程时,在国内主要依赖于联邦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在国际事务中则体现出较强的地缘政治属性。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在化石能源生产与出口、能源安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将能源作为对外政策工具以增强美国影响力方面则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