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沐泽 《台声》2009,(1):62-63
面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11月24日,涵盖岛内12家知名医院代表的台湾医疗服务业访问团在北京举行台湾医疗服务业推介会。12家岛内知名医院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设计的赴台医疗游服务行程,从美容整形到优质健检,从脏器移植到日常医疗,产品内容不一而足。岛内医疗业者期望通过推介,使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不仅能欣赏到宝岛的好山好水,更能体验到台湾优质的医疗技术与服务,亦能开拓岛内医疗服务业的潜在商机。  相似文献   

2.
台湾保险市场已经走过 黄金时期,面临越来 越大的挑战。到2002年底,投保市场率正式突破145%投保率,整体的保险业营销员已突破30万人。岛内老牌的保险公司面临严重的利差损失,新保险公司又面临增资难题,台湾保险业正面临转型阵痛。  相似文献   

3.
王国安  黄少华 《台声》2005,(12):34-34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率团访台考察旅游,令岛内业界对开放大陆民众来台观光充满希望。台湾中华观光学会理事长郑炜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岛内相关业者已在纷纷着手准备,期待大陆游客能早日入岛旅游。郑炜煌态度乐观郑炜煌说,大陆旅游考察团前来考察,岛内相关业界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4.
海峡长镜头     
《台声》1994,(9)
台湾“陆委会”7目30日通过三项决议:①有限开放两岸金融往来.除9家大陆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外,当局不再管制岛内金融业与大陆其他海外分支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②开放台湾保险业的分支机构与外国保险业在大陆的分支机构,以及大陆保险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进行再保险业务往来.③台湾航空业可与大陆民航业直接双向全程订位及开票,不必再透过第三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有远见的台湾保险业者开始着手进入大陆保险市场。目前,台湾保险业进入大陆保险市场的情况已经从早期的知识进入和人进入过渡到企业进入的状态,有四间台湾本地保险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了代表处,并积极创造开设营业机构的条件,其中在台湾保险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泰人寿和新光人寿要求进入大陆保险市场开展业务的愿望尤为迫切。这两间公司通过在大陆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和介入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努力扩大在保险市场的影响,为早日开业作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台湾岛内 家电市场不能满足当 地企业扩展要求,台湾家电业者纷纷把目光瞄向大陆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利用两岸生产条件与资源差异主动结盟;而大陆家电企业也有意进军台湾,作为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跳板。两岸家电业正酝酿大规模的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7.
最近,台湾银行业与保 险业者之间交叉行销 为代表的跨业销售越来越成气候,尤其是保险公司成为开展银行业务的保险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渠道销售保险的保险银行为主要代表。 所谓保险银行就是通过保险公司推销银行业经营的商品。保险银行使金融控股公司旗下银行与保险业有机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6):66-67
<正> 第六节赴台投资的权益保护问题:大陆扬尘公司将专利权作价5000万元投资原资本额1亿2000万的渔夫海泉公司后,未取得相对应的股权,扬尘公司能不能依据台湾《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向法院主张权利? 一、大陆投资人赴台投资,如有权益受损时,应如何救济,在《投资许可办法》内并未加以规定。但参考台湾地  相似文献   

9.
要闻回放     
《台声》2010,(9)
<正> 政治台当局核准开放保险业投资大陆有价证券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金管会委员会"通过开放保险业投资大陆有价证券,近日正式公布条文。此次台"金管会委员会"修订相关规定,开放保险业在已核定岛外投资额度的10%范围内,可  相似文献   

10.
兴民 《两岸关系》2002,(9):43-44
台湾岛内近年由于经济衰退,汽车需求下降,汽车业生产能力已趋于过剩;而祖国大陆有着世界上增长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逐步放宽对外资股权比重的限制,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汽车市场正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积极看好大陆市场的台湾车商,纷赴内地投资卡位,大步进军汽车业。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相继加入WTO后,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邀请部分在京台商座谈。台商们对此极为振奋,认为加入WTO是两岸经济交流与发展的一大契机,将为两岸经贸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更多台商来大陆创业台商们认为,由于台湾当局长期推行“戒急用忍”政策,致使许多台湾商家失去先期进入大陆的良机,而两岸相继加入WTO,则为台商来大陆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北京山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复圣董事长激动地说:目前台湾岛内失业者越来越多,台湾企业界许多业者也感到越来越难维持下去,现在正可以两岸加入WTO为契机,到大陆来开拓事业,由此…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0)
<正>摘编自4月28日台湾《中国时报》大陆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虽然台湾岛内也注意到相关政经讯息,但岛内产官学界大多未意识到台湾地区出口增长率已连续3年低于3%,若非半导体和资讯产业搭上无线通信的热潮,台湾地区出口增长已几近枯竭。受限岛内内需市场过小,台湾地区经济要增长,势必要找到新的出路,此时大陆方面倡议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可说正好为台湾经济产业开拓"新蓝海"铺设了前路。"一带一路"沿线经过亚非欧26个国家及地区,合计44亿人口、21兆美元经济规模,10年内将在基建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涌向大陆?全球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在哪里?为了寻求久存于心的问题的答案,为了亲眼见识真实的大陆,台湾岛内非典型肺炎疫情一解除,由苏州安信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蔡安牵线搭桥,云林科技大学6名同班同学就迫不急待地踏上大陆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较长时期台湾岛内民心或政治取向与经贸走向“相悖”。“相悖”是现象,“相符”是实质:由于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农业产品和要素比较优势差异建立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台湾中南部农民从与大陆经贸往来中受益不多。鉴于此,大陆应加强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让利于台湾小农,扭转岛内关于“大陆农产品是造成台湾农业困境根本因素”的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政经相悖的格局。本文提出: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借鉴现代发达经济扶持农业惯例的前提下,放开台湾优势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创造条件帮助台湾小农西进大陆创业,用其农业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来抵消产品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台声》2014,(10):14-15
<正>梁国新:大陆近来整体经济与投资环境有所改变,但大陆市场仍是台湾对外贸易的"金鸡母"。贸协绝对不会降低对于大陆市场的重视,但同时也会重视其他新兴市场的开拓。——9月10日,新任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梁国新在交接典礼记者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国家安全局前人事处处长”潘希贤于6月1日退职后第三天,未经台湾当局许可前来祖国大陆就职于深圳台资企业“帝闻公司”。潘希贤因违反台湾“政府政务官退职后3年不准前往大陆”的现行规定,遭到台湾当局的追究,其后岛内又传出他遭大陆方面“留置”,潘太太等人专程来大陆“救夫”引起各界关注,岛内众多媒体更是肆意炒作。为了解真相,本刊记者特走访了海协。  相似文献   

18.
张何平  姚小敏 《台声》2004,(8):60-60
大陆市场是台湾的60倍,当全球都在前进大陆的时候,台湾不应该逆流而行;大陆是台商最能发挥的舞台,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应该松绑,及早开放“三通”。 这是台湾统一企业董事长高清愿日前接受岛内媒体访问时说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19.
台湾金融服务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早在十年前就进军大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对于台商直接投资大陆一直设置重重障碍,致使台湾保险业已经失去了进入大陆保险市场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20.
晓艳 《台声》2002,(6):10-11
近日,台湾“新闻局”以“业者未在期限内办理转播许可证”为借口,将祖国大陆在台湾获“批准”播出的惟一一套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CCTV-4)全面禁止播出,引起了岛内广大民众及业者的强烈不满。岛内民众收看CCTV-4已有年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湾民众便通过卫星接收器接收大陆卫星频道,收看云贵台、CCTV-4等频道。1993年,CCTV-4陆续在台湾有线电视系统播出,但台湾当局仍以节目未经权利所有人授权、有线电视侵犯智慧财产权为借口,禁止CCTV-4节目播出。1994年,台湾年代电视公司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