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5月29日和30日在法国北部工业城市里尔举行了第57次首脑会晤,就欧洲事务和双边关系等进行了磋商。这是  相似文献   

2.
历经磨难的《马斯特里赫斯条约》11月1日终于开始生效,一个囊括欧共体12国、3.4亿人口的欧洲政治、经济联盟正式诞生。这给3年来受到经济衰退和分离主义双重阴影笼罩的欧洲带来了一线希望。为了表明法国和德国仍然是欧共体的核心和欧洲联合的“发动机”,密特朗总统和科尔总理最近发表了联名公开  相似文献   

3.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10月15日在给欧洲共同体现任主席荷兰首相吕贝尔斯的一封信中,就欧洲政治联盟的核心问题——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们声称,建议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欧洲政治联盟建设的进程。 法德建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联盟的基本目标;关于安全与防务;共同外交与防务的主要方面;西欧联盟与欧共体及西欧联盟与大西洋联盟之间的关系。法德主张加强西欧联盟的作用,使西欧联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苏联可能就裁减欧洲导弹达成协议一事,在西欧,特别是在联邦德国和法国引起了安全政策的新思考。6月19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议组建一支5000人左右的德法陆军联合旅,由德国人和法国人轮流担任指挥。第二天,法国总统密特朗立即表示同意这个建议,认为这支部队必将成为“欧洲防务的雏形”。今年9月,科尔和密特朗将就此问题进一步具体商谈。 联邦德国和法国酝酿组建联合部队是两国在加强防务合作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也是西欧在新形势下探索修正其安全结构的一种努力。 联邦德国和法国自1963年签订爱丽舍宫合作条约之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两国的军事合作一直虚多实少,而且只是停留在军事装备的共同研  相似文献   

5.
伦敦专电 3月10日,英法国防部长在巴黎达成了两国在武器装备采购和核防务上加强合作的协议。3月16日,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布鲁塞尔的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了关于欧洲防务的演说。3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莫斯科前夕分别同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进行政策磋商,  相似文献   

6.
5月26至27日,布鲁塞尔北约总部里沸沸扬扬。聚首在这里的北约15国(不包括法国)的国防部长们议论纷纷,对还处于襁褓中的德法军团颂扬者有之,毁伤者亦有之。欧美争夺欧洲防务主导权的斗争进一步尖锐化了。 在北约国防部长春季会议召开前5天,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在法国拉  相似文献   

7.
6月2日晚,丹麦公民投票揭晓,拒绝批准建设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人占多数。这在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引起强烈震动。投票结果公布后不到一小时,联盟建设的倡导人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就立即通电话,紧急商量对策。一些国家外长床头的电话铃在凌晨不断响起。第二天,12国政府首脑和外长纷纷发表谈话,表明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刹时间,欧洲上空的电波传出了“遗憾、震惊、  相似文献   

8.
巴黎专电 5月15日,米歇尔·罗卡尔辞去法国总理职务。同一天,密特朗总统任命前欧洲事务部长埃迪特·克勒松夫人为新总理。密特朗在当晚发表的电视讲话中,称此举旨在发动一次“新的冲剌”,以解决法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迎接1993年欧洲实现统一大市场的挑战。 罗卡尔是于1988年5月希拉克政府倒台后上任的。密特朗对罗卡尔政绩的评价是:“决定性地参与了对法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奉献出很大的才干,实  相似文献   

9.
王纬 《瞭望》1986,(29)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七月三日至十日相继对美国和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对这两国的访问中,都集中讨论了裁军、欧洲安全、东西方关系和中东局势等问题,还分别就法美、法苏间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访问结果再次表明了法国坚持它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当前美苏正在酝酿第二次首脑会晤;苏联在裁军问题上提出了“新建议”;中东问题陷入僵局;地区性冲突有增无巳;西欧国家普遍反对世界的两极化,要求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密特朗的美苏之行  相似文献   

10.
瑛良 《瞭望》1992,(47)
伦敦专电 德国总理科尔和英国首相梅杰11月11日在英国牛津郡迪奇雷公园一座18世纪的乡村别墅举行了一次重要而适时的会晤。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两位领导人满面春风,微笑作答,一扫欧洲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两国关系紧张气氛。科尔和梅杰握手言和,英德关系和解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9月中在华盛顿就全球范围内销毁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问题达成原则协议后,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及舆论界的欢迎。西欧政界,尤其是国家领导人,一方面肯定这一协议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还抱有不同程度的疑虑和不安。 法国总统密特朗说,他完全同意美苏达成的中导原则协议,但双方还须对洲际导弹作重大削减,并对欧洲常规力量不平衡作深入考察。希拉克总理强调这“不应使我们产生幻觉”,“丝毫不应使法国离开其加强自己核手段的道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认为,  相似文献   

12.
罗马专电 10月27日和28日在古都罗马召开的欧洲共同体特别首脑会议将被记入欧洲建设史册,用德国总理科尔的话说,这次会议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 这次会议的议题十分广泛,除了欧洲一体化建设外,还包括当前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如海湾危机、中东问题、欧安会、乌拉圭回合、与苏联和东欧  相似文献   

13.
罗马专电“欧洲建设的里程碑”,这是德国总理科尔对12月14日和15日在罗马举行的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的评价。 与会12国首脑普遍对这次会议感到满意。会议主持人、意大利总理安德列奥蒂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  相似文献   

14.
一月·环球     
《侨园》2012,(6):3
奥朗德当选法国新任总统对华态度强硬5月7日,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当选法国新任总统。其成为法国历史上继密特朗之后的第二位左翼总统,终结了右翼戴派政党独揽大权17年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5.
都柏林专电 欧洲共同体12国4月28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了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德国统一、欧洲政治联盟和欧共体与东欧、中欧国家的关系问题。首脑们就上述涉及欧洲未来格局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与去年底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首脑会议不  相似文献   

16.
近一时期,德国政坛金钱政治 丑闻接连曝光。特别是以德 国“统一总理”。“世纪伟人”的美名载入史册的科尔由于其在职期间私设党派捐款“黑帐户”问题曝光,而名声扫地。科尔“黑帐户”的丑闻,犹如寒冬日子里的惊雷,震动了整个德国政坛,引起人们对党派政治腐败的反思。 去年12月29日,德国最高检察官在波恩宣布,由于前总理和现任联邦议院议员科尔在“党派捐赠案件”中涉嫌“不忠”和“违法”行为,国家检察院将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对其进行司法调查。在此之前,联邦议院已经成立了一个由各党派议员组成的科尔捐款事件调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6,(4)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逝世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因患前列腺癌医治无效,于1月8日在巴黎病逝,享年79岁。11日,法国为密特朗举行葬礼,法国总统希拉克、全体内阁成员以及近百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官员参加了在巴黎主母院举行的隆重的悼念弥撒。 俄总统任免一批政府官员 叶利钦总统1月9日任命原俄罗斯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弗拉基米尔·基涅列夫为俄联邦政府副总理,任命原对外情报局局长普里马科夫院士为俄外交部长,10日又任命原对外情报局第一副局长特鲁勃尼科夫上将为俄对外情报局局长,并解除了国家财政管理委员  相似文献   

18.
长达16年的“科尔时代”结束之后,有人说,推动欧洲建设的“法德轴心”将要被“法德英三角”所取代。这种说法来源于一个简单的推理:既然“法德轴心”已经运转失灵,而德国新总理施罗德具有亲英倾向、与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政治见解接近,因此,在未来欧洲事务中法德关系...  相似文献   

19.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11月25日和26日对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此间观察家认为,密特朗此行是西欧国家对莫斯科外交攻势的组成部分。近两个月来,奥地利总理、意大利总理和联邦德国总理等先后访苏,反映了西欧国家想利用当前东西方寻求对话、关系趋向缓和的有利形势,加紧对苏联开展外交活动,促进东西欧局势缓和和发展东西欧关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20.
波恩专电 减肥疗养效果不错。德国总理科尔经过复活节休假回到波恩后,感到“头脑清醒,负担减轻”,“总的来说精神很好”。德国当前的政局的确需要这样一位既头脑清醒又精力充沛的总理。 就在科尔回到波恩的当天,即4月27日,内阁中最孚众望的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宣布辞职。他辞职的理由冠冕堂皇:任职时间太长,在民主制度下不合适,还是让贤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