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法制在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6,(20):9-10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民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和谐,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08,(12)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卜桂花  陈元中  郭建甲 《世纪桥》2008,(8):27-28,34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事关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就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俊伶 《求实》2013,(Z1):290-291
<正>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主旋律歌曲作为音乐的一种形态,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主旋律歌曲是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歌曲,其与歌曲的主旋律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扎实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渠道,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在新农村建设中,湘西自治州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但是,民族贫困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亟待提升文化的伦理教化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健全投资体系,从而使和谐文化最终推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渠道,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在新农村建设中,湘西自治州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建设是一个地区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就永春而言,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打响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两个主要工作着力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生态工贸旅游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而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切实加强领导与管理,才能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繁荣发展新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培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培养要抓好主阵地建设,要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平台作用,利用好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精神培养要抓好主阵地建设,要以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平台作用,利用好各类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但是,民族贫困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亟待提升文化的伦理教化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健全投资体系,从而使和谐文化最终推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并关注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形态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物质形态的包括乡村环境、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乡村生产生活工具、民俗活动器具、民间艺术品等;非物质形态的包括社会组织方式、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地方方言、民间工艺等。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加强对乡村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文化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经济实力制约的,但是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因素, 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绝不能忽视文化的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该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以求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社会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作用 ,应辩证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必须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把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推进文化建设要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挖掘长期存在于各民族信仰中的民族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民族宗教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潜藏在少数民族骨血中用以指导其生活实践的精神沃土和宝贵财富。重视民族宗教文化,从中汲取它的和谐思想,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潮,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弘扬民族宗教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和欠发达四位于一体,是边疆民族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由于历史的积淀,云南的"三农"问题更为复杂,建设新农村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直面发展基础更为薄弱的事实,分三个阶段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