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偏重知识传授的教育体制使部分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高校必须树立生命关怀的意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活挫折教育、生存能力及生命价值教育,深化生命教育理念,使其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教育在我国已扬帆起航。目前,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指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由低到高三个层次,即能珍爱生命———能积极主动创造生命价值———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这个目标是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文中提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四种意识,即生命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及奉献意识。  相似文献   

3.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培养大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大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以生命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重在落实,应根据大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特点,开辟有效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因为生命教育的目标符合公安工作的理念,生命教育能推动公安院校大学生人生观、职业信仰和忠诚观的正确形成,能清晰公安院校大学生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认定,是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公安院校开展生命教育,必要又亟需。公安院校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使学生在认识和认同生命过程的基础上,领会生死、尊重人伦、弘扬人性、完善人格、反思人生、实现生命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及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意识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自杀自毁、校园暴力、浪费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生命意识和生命本质理解的淡薄使很多生活在象牙塔之中的天之骄子以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当今高校生命教育的滞后,因此,笔者从当今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入手,探究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从而呼唤高校教育向生命价值回归,进而提出强化高校生命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注生命,敬畏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生命伦理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主体对待生命所应该信仰的伦理理想和必须遵守的基本价值原则。生命伦理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生命伦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中;积极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塑造大学生生命伦理精神提供良好的载体;利用现代媒介,培养大学生应对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就是让受众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使大学生敬畏生命,发挥生命存在的积极价值,是生命教育课题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理性省思的重要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群体迫切需要生命教育。要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创建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引导生命教育向低龄化发展,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互动。  相似文献   

9.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捍卫生命是大学生生命教育永恒的主题。当前高校大学生暴力和轻生事件屡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从而导致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尊重、珍惜生命,从而去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和措施来引导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追寻生命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诱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是现代社会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标识。当前我国大学生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屡屡见诸各类媒体,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主体价值认知的偏差,终极价值信仰的迷失,社会环境形成的心理困境以及现行教育制度的错位,是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的主要诱因。引导大学生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积极寻求生命的内在价值,珍惜和尊重生命,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生命观、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对接受生命教育的态度及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总体而言,大学生生命观呈积极态势,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生命观和生命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依据调查结果提出生命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合法化的生命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518名在校大学生关于安乐死认识的调查与分析,对安乐死与生命神圣,安乐死与生命价值、安乐死与生命权利、安乐死与科挚死亡观教育等诸方面作了认真思考,进而探讨了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本文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入手,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及主要内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可借助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到具体实践,阐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6.
生命价值问题关系公民个体及社会、国家,通过生命价值教育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民生命价值教育应与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相契合,将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应用于公民生命价值教育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视域下公民生命价值教育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研究有利于清晰了解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探析相关制约因素,公民生命价值教育的路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实现教育活动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瑾 《工会论坛》2014,(2):56-58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比例和范围呈逐步扩大之势,沉迷于游戏、情绪悲观、暴力伤人等现象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其根源在于当前环境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过度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完善高校生命教育,就要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生命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其生命教育情怀。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肯定、尊重与关注,其本身具有价值属性与逻辑依据。新疆高校大学生有着鲜明特殊的群体特征,从价值的维度分析,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在价值取向上,凸显全方位的关注与关爱;在价值功效上,体现温润之器;在价值实现上,注重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大学生中不断出现自杀、弑父、弑母的极端行为,是儒家孝道思想生命意识的缺失的表现。就此,文章提出弘扬孝道以抑制大学生极端不孝行为的四项措施:将孝道教育纳入生命教育的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将孝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以培养大学生对孝的认识、将孝道纳入操行评定体系以强化大学生孝的意识、将孝纳入校园活动体系以培养大学生对孝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的文化教育功能在对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的伦理、道德及社会规范方面的教育,具有其它方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文章从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奥林匹克人格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奥林匹克人格教育的价值认同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明确我国大学生奥林匹克人格教育的特殊内涵,为奥林匹克人格教育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有效深入开展提供了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