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过则喜     
蔡星天 《奋斗》2011,(2):62-63
古人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为避免“不贰过”,就需有容人之量,切实做到闻过则喜。  相似文献   

2.
治国何患     
《天津支部生活》2014,(5):53-53
春秋时,齐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焉,人主左右是也。”  相似文献   

3.
恋爱与烹调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3):97-99
清代袁枚说:“相女配夫。《记》曰:疑人必于其伦。烹调之法,何以异焉?”随园主人袁枚拿恋爱与烹调相比,可谓妙哉。恋爱需要搭配,烹调也在于搭配。  相似文献   

4.
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道德主要是一种自律性道德。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发掘出与网络特点相契合的、具有现代价值的“慎独”精神,对于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儒家“慎独”精神的现实道德价值“慎独”是儒家所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境界,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善自独处。《大学》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程蒙端曰:“幽隐细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  相似文献   

5.
程应峰 《廉政瞭望》2023,(21):65-65
王绩生前,自撰墓志铭。他写自己“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还说自己“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王绩给自己写墓志铭,将自己写得跃然纸上,活脱真实。  相似文献   

6.
靳人 《学习月刊》2014,(1):47-48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风是时代风气的晴雨表.是民族精神追求的征候.也是个人心声的反映。借用《坛经》中的典故,两个小和尚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相似文献   

7.
愚公移山     
《当代党员》2009,(9):69-69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相似文献   

8.
万杰 《当代贵州》2009,(18):65-65
文如其人,读白居易的《养竹记》,你就能理解这四个字的意韵。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这是《养竹记》的第一节。开门见山,咏物托意,理趣盎然。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样的人品最高?答曰:"不诿过者。"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饰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不诿过,在真理面前勇于否定自己的谬论、谬误,改正自身的缺点、错误,这是共产党人无私  相似文献   

10.
·从政道德·     
《军队党的生活》2012,(4):88-88
[原典]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  相似文献   

11.
望云舒 《奋斗》2006,(5):57-57
孟子见梁惠王,讲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他劝梁惠王要少做“功不至于百姓”的事,其中讲到了“不能也”和“不为也”的道理。孟子说:“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文人向重风骨。注重风骨,是文人的为文之道。检点史书,较早谈到“风骨”一词的,当是155年前南梁的刘勰,他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里,专列“风骨”一篇,释“风骨”曰:“怊怅述情,必始平风,沉吟铺词,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说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才能形成格调劲健、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后来唐代的陈子昂把这称为“汉魏风骨”。近世的辞书,也把“风骨”解作“民即文意,骨即文辞”,认为风骨包含内容、形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战胜诱惑     
《唐文粹·猩猩铭·序》中有则这样的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喝酒,喜欢穿木履学走人路。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里摆上米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始见,大骂曰:“诱我也”。思之再三,相谓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可一试其味,面对米酒和木履的诱惑谁都欲罢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其结果是“相蹈籍而就絷,无一得免焉”。我们常哀叹猩猩战胜不了诱惑而自投罗网。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功名利禄,金钱美女,“小可一粟一毫,大可金银珠宝”。一般来说,人都能看得清诱惑,但也有吗?纵观古今,在诱…  相似文献   

14.
杨海亮 《廉政瞭望》2011,(24):61-61
曹操噩梦成谶 《晋书》上记载:“魏武察帝(注: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0,(4):40-40
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四》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礼记》云:“同窗为朋,同志为友。”孙中山也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16.
文风四题     
水有深浅,山有高低,文风亦有优劣之分,用平易语说实话,是好文风基本而主要的标志,亦是我国文风的一个好传统。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孟子说:“言无实不祥、”陆游亦有言:“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3,(18):59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20,(4):74-76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列宁说过:“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管理之道     
陈克鑫 《湘潮》2011,(10):48-49
企业家的人格是“组织灵魂”。“人”之内的忠恕功夫包括:“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恶小人,礼待君子”。因为如果能忍受住让自己难受的东西,那么老天爷必在后面给你以丰厚的奖励。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4,(2):47-47
“与时俱进”一词并非中国现成用语,而是由中国古语“与时偕行”“与时并进”等词语演变而来《周易大传》“文言篇”在解释《周易·乾卦》中的“君子终日乾乾”时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说文》注曰:“偕,俱也。”意思是说,君子终日勤勉努力,与时并进而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