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言法语     
《中国卫生法制》2012,(2):64-64
信访制度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条例》对于信访制度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2005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并于2005年5月1日施行:新的信访条例体现了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密切党和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的稳定。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信访条例》6个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2005年5月1日起施行。与1995年“条例”相比,新的《信访条例》赋予了信访部门交办权、督办权,使信访部门从单纯的收发室走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社2005年1月17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第431号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因行政机关超越或者滥用职权,应当作为而不作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或者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罗文杰 《政府法制》2012,(34):58-59
2005年5月1日,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新《信访条例》的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信访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基本实现了“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维护信访秩序”的立法目的,标志着信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访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李勇 《中国司法》2012,(5):31-34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2005年5月1日《信访条例》的颁布和实施,被认为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信访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了近七年的实施与制度建设,考察《信访条例》实施后的效果,客观重新评估信访制度,回顾当年《信访条例》制定时的争议,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信访与司法的关系,优化信访职权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和利益纠纷。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的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峰 《江淮法治》2020,(3):56-57
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安徽省信访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对于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条例修改的背景《安徽省信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5年11月制定,并于2005年12月修订。  相似文献   

9.
《信访条例》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康泰 《中国法律》2005,(3):5-8,52-58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於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促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次国务院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  相似文献   

11.
信访改革取向与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云 《法学杂志》2005,5(6):135-137
2005年5月1日国务院修订的新《信访条例》开始施行。虽然新条例对老条例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是学术界和实务工作部门对信访制度各种问题的争议并未因此而停止。本文从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等方面探讨了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取向和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访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权利救济制度。长期以来,它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信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5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直到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才有了第一个正式的信访法规。随着实践的发展,其制度缺陷逐渐显露,于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5月1日国务院修订了新《信访条例》。虽然新条例对老条例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是学术界和实务工作部门对信访制度各种问题的争议并未因此而停止。新《信访条例》的颁布实施,仅仅是信访制度改革的新起点,后续的改革应…  相似文献   

13.
自5月1日起,将有43部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26部。一、行政法规1《信访条例》(2005年修订)要点:畅通信访渠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信访加入问责制度,有关部门对信访人不能推诿塞责;疑难信访事项可举行听证。2《电力监管条例》要点:  相似文献   

14.
信访条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1日,修改后的《信访条例》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确立了信访工作应当遵循的五项具体原则:方便信访人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责任原则。一、方便信访人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1日,新《信访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其中第十三条规定:“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信访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对此,针对目前信访工作的特点、难点和疑点,笔者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健全信访工作制度,让群众懂得依法信访,以维护政府及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信访工作迈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7.
1 .浙江省信访条例 ( 2 0 0 4年1月1 6日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号公布) 为保障信访人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共七章四十五条,自2 0 0 4年3月1日起施行。2 .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 ( 2 0 0 4年1月1 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 70号公布)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山西省实际,制定本办法。共二十八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3 .上海市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1日起,国务院新制定的《信访条例》开始施行;去年12月16日,安徽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安徽省信访条例》,为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法制保障。但人大信访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认真落实两个条例,不断开拓创新,依法推进人大信访工作的发展。去年,蒙城县人大常委会率先对涉法、涉诉的案件,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加以监督,使8次进京上访的郭献刚反映的事件,最终回到了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一、根据<信访条例>第2条对信访做如下定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既是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一种形式和渠道,又是接受群众监督的一种方式,更是基层民众...  相似文献   

20.
1.2011年7月1日民政部令第43号公布2.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民政信访工作,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信访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书信、电话、走访、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向民政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