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关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劳动教养工作为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劳教工作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劳动教养制度是立足中国国情的创举,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加深对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识,从而得出劳教工作只能加强,劳教手段要充分运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王廷军 《中国司法》2005,(12):34-36
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风雨历程,成功地教育挽救了大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法制的日趋完备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整体推进,劳动教养制度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日渐凸显,严重束缚了劳动教养制度的规范化发展。作为劳教工作的实践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理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部关于劳教办特色,推进管理工作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探索符合劳教自身发展规律,完善和创新执…  相似文献   

3.
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收容教养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收容教养法探索王忠焕温振杰张向鲁我国的劳教制度确立40年来,劳动教养工作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犯罪、保护人民、教育人、改造人的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劳动教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劳教立法严重滞后,已不适应...  相似文献   

4.
确认并保障被矫治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矫正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五十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刘向东 《中国司法》2005,(11):48-50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2005年立法规划,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将要继承、改革、发展劳动教养制度,从而使职能部门依法高效地处理社会治安问题,更好地保障教育矫治对象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公正。近年来,劳教执行制度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着与教育矫治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其中劳教人员的权益保障不充分,劳教民警的执法行为不规范,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科学,劳动生产的目的不纯正、重生产、轻教育或以生产代管教等问题是制约劳教制度改革的瓶颈。笔者从实务的角度,对劳动教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1955年产生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现行劳教制度积累的问题目益突出,明显不符合我国不断健全的法制要求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通过立法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的劳动教养制度法律规范滞后、零散、混乱、范围对象笼统、适用条件不明确,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相冲突,程序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劳动教养立法应以“收容教养法”的名称为宜。劳动教养的性质应定位于现行刑事和行政处罚体系之外的一种独立的准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法应坚持行为与处罚法定;行为与责任相适应;一事不再罚原则。劳动教养的决定权应交由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7.
确认并 保障被矫治 人员依法享 有权利已经 成为现代各 国矫正法律 制度和实践中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也不例外。自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维护劳教人员的人权。将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我国劳教机关的根本任务。把劳教人员当人看,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劳教人员以人道主义待遇,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也是我国劳教工作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必须指出,中国对被劳教人员人权的保障,都是直接依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以中国的…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劳动教养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它独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犯罪方面的作用极为明显.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框架基本建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教养制度的很多方面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与法律的统一性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法治国家中劳动教养制度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法治化对策,为今后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准许患有严重疾病的劳教人员所外就医是我国社会主义人道精神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严肃的执法工作。国务院《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司法部《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对劳教人员所外就医工作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执行办法。这些法规、部令对于严肃和规范劳教人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实行三十多年来,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劳动教养机关教育改造了大量有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治安,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会治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原有的劳教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着许多问题,为彻底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制定一部劳动教养法。笔者拟结合我市几年来劳教工作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谈一下劳教立法的迫切性。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劳动教养的审批手续不详细。劳动教养是一项严厉的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性处罚措施,对被劳动教养者人身自由的限制为一至三年,长的可达四  相似文献   

11.
一、确立劳教行政诉讼制度的必要性所谓劳教行政诉讼是指劳教对象及其代理人不服劳教管理委员会的劳教决定在法定时间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裁决的一种诉讼活动。确立劳教行政诉讼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劳教行政诉讼制度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劳动教养是我国目前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对于这种较长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措  相似文献   

12.
处遇制度是劳动教养执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劳动教养特色的关键,在传统的处遇模式中,基本上实行单一的处遇标准,无法适应教养对象的变化和处遇个别化、人文化、科学化的需求。在当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背景下,特别是司法部推进劳教管理工作的改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劳动教养处遇制度对于提高教育挽救质量,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效果,并致力于劳动教养处遇制度的变革,开放式处遇就是这种改革的代表之一。所谓开放式处遇制度,是与传统的封闭处遇制度相对而言的,是指在不影响劳教执行的情况下,将对劳教人员的强制约束降到尽…  相似文献   

13.
劳教聆询制度,是指在公安机关对劳动教养案件进行审批中,由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派员出席,对劳动教养案件的审批进行聆询,接受被劳动教养人的控告申诉,保证劳动教养案件审批的合法性的一项制度。本文对劳教聆询制度进行了法律溯源,对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该制度在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使该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制度自创建以来,经历了由政治性向法律性的过渡。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深入,劳动教养制度又迎来了法治化的发展阶段。新一轮的劳动教养立法使得该制度再一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本文试图从社会背景和法治理念与原则以及法学范畴等方面,分析劳动教养的法治化,希冀该文对劳动教养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制度法治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是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不高,该制度法理价值的茫然、法制定位的欠缺、法权归属的模糊是法治化程度不高的主要表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探索必须以该制度法律属性的确定为基点。制度设计性、统治权延展性、社会障碍排除性以及权益限制性是其基本法律属性。劳动教养制度法律形式的典则化、可教养行为决定的司法化、教养实施系统化、教养人权益维护文明化是本文对该制度法治化内涵的初步构设。  相似文献   

16.
陈伟雄 《中国司法》2005,(11):45-47
劳教工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演进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职能。随着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劳教工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它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与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因此,健全与完善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当前我国劳教制度法律监督机制的不足 (一)检察监督缺乏力度。人民检察院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狭义的法律监督即指检察监督,它是最重要的法律监督形式之一。劳教检察监督的依据主要是1987年7月高检发《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工作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劳教制度改革,必然涉及到组织体制改革。本文试在分析当前我国劳教组织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的基础上,就劳动教养制度的组织体制建设谈点一孔之见。一、劳教组织体制存在的弊端我国劳教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从组建伊始,就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和监狱色彩,特别是在组织体制、执行模式、管理手段上,几乎与监狱系统雷同①,因而被社会上称为“二劳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司法部提出了劳教办“特殊学校”和创办劳教特色工作,在执行模式、管理手段和教育内容上有别于监狱系统,但在组…  相似文献   

19.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几点思考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⑶。那么,我国劳教工作在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与出路也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构建劳动教养的理论框架,使新的立法论证更符合科学与理性,并为劳教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只有创新,才能为劳教工作改革规划蓝图、设计方案,以适应时代变革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