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倪殿国是一位传奇刑警,1979年从警,1980年开始职业打扒,与战友一起累计擒贼6000余人,关于他的故事,20年前就曾经在北京市公安局传扬。  相似文献   

2.
在抗战牺牲的英烈中,很少有人知道“宣侠父”的名字。然而,他是抗战中死于国民党之手的中共最高级将领之一,并且尸骨无存。他被害的卷宗共三卷,至今静静地躺在北京市公安局档案处的档案柜里。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22日,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召开“2007年度全市技防系统安全检查工作总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公安部科技局副局长谭晓准、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高煜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江雅 《江淮法治》2009,(4):46-48
小室哲哉的名字在日本乐坛可谓家喻户晓,他曾是日本首屈一指的音乐天才,缔造了一个音乐王朝的神话;他曾经捧红了数十位乐坛巨星,并在“音乐教父”的神坛上岿然不动;他曾经拥有百亿财富,成为日本音乐界的巨富大亨……然而在2008年11月4日,这位被无数人追捧的“音乐教父”却被大畈警方以涉嫌诈骗罪逮捕,引起日本社会的极大震动,而更让人们震惊的是,花心和风流竟然是这位音乐天才沦落为诈骗疑犯的幕后元凶……  相似文献   

5.
汪清 《江淮法治》2008,(12):24-25
袁光宇,曾经是兴业县十里八乡出名的“赌王”,41岁的他竟有23年“赌龄”。5年前,他在村口立碑戒赌,如今已成功戒掉了赌瘾,还帮助了一批染上赌瘾和毒瘾的人改掉恶习走上正道。  相似文献   

6.
邻居被骗15万元 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冯义飞近半年来一直“很闹心”,他到现在都不愿意相信自己被骗了,而且是被曾经接受过自己帮助的人骗了。“我很不愿意相信他在骗我,因为我曾经帮助过他,谁骗我他都不能骗我!”冯义飞说。  相似文献   

7.
编者:张卫平教授,有一段时间叫做章程教授,现在终究还是叫张卫平教授。反正不管叫什么教授,他总是一个有创见、有思想、有口才、有魅力的教授,曾经有过几次“战略转移”,其间,当然也有些“战术移动”。既是“海归”,又为“本土”,不变的永远是那种对学术研究和体制创新的追求、激情乃至灵感。最近,他又应邀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讲学。尽管时间只有3个月,但他对“海归”与“本土”之间的话题,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一个月里,他受聘为人“死守”店面,抵挡强拆队伍的“进攻”,成了一名“职业钉子户”。颇具戏剧意味的是,“职业钉子户”陆大任,曾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拆迁队长,想方设法拆人房子。他还自曝,“干了12年拆迁,只挣了900万,算是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9.
库恩博士的新著《中国30年》在春节前后成为书界最热议的话题。这不仅因为这位有着国际投资银行家、科学家等头衔的美国博士曾经在2005年撰写过《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更重要的是,他为撰写此书,采访了中国100多位省部级官员并在书中多有披露,原本用英文写作的该书其中文版率先出版。有媒体建议读者:“要了解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最好从书末尾的‘致谢’一栏看起。” 春节前夕,库恩博士在北京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0.
《法治纵横》2011,(1):12-15
霍城县农民马忠是低保户,也是霍城县“名人”:2010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边城宝物”记录片中,他是主角;2010年7月,新疆电视台《丝路发现》栏目播出的伊犁州博物馆故事中,他再次“出镜”;把他的名字键入百度搜索,很快便有几十条的搜索结果……但这种“名人”的滋味却令他十二年来的委屈和失落变得更重。  相似文献   

11.
他曾经是阆中有名的“王天棒”,饱尝8年之久的牢狱生活后,他改恶向善,不仅当选为居委会主任,还成为国家公务员,从灰色走向光明的传奇人生中,“王天棒”再一次成为感动古城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09,(2):22-22
2008年12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媒体通报了警方破获冒充电话局、公安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为名系列诈骗案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他曾经是一个过不了几年就可能成为中国首富的“金融大鳄”。因为他,“白领黑势力”成为一个公共概念而走俏舆论界。被捕后,有一个十几人组成的律师团在为他奔波,其中包括律界大腕田文昌。  相似文献   

14.
老实说,刊载这样一篇看起来通篇“政治教条”的讲演,是有压力的。这压力在于,它虽然与当下国内政治的“主流话语符号”完整对接,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正统”,使得它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多少有些拒人千里,与国之下盛行的“批判性”研究格格不入。然而,这篇言论的著者是一位82岁高龄的可爱的老先生,他深爱着他的外交官职业和他承继于火红年代的“信念”。无论是出于对这位“祖父级”著者的纯粹情感上的尊重,还是对他的显然经过了一己之严肃思考与勉力证成的文字的宽容,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聆听,更没有理由想当然地把他归为某种政治正确与历史正确的行列。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与思考、接受与拒绝,甚至言说方式也会迥然有别。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曾经的驻外大使,聆听他勉力而真诚的东方国家的“结构性想象”吧!  相似文献   

15.
还记得高加林吗? 在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中,他是一个一心向往大城市、想丢掉“农业”户口而不得的“农二代”.他曾经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又离开……经过几番进城的搏斗,最终他还是在黄土地上认命. 《人生》于1982年发表后,曾经感动了一代人,不仅因为描写了高加林跌宕起伏的人生,更因为那种在“市民”与“农民”中艰难选择的现实悲剧. 今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曾经沉重的户籍之门,缓缓开启.只是,城外的“高加林们”,还想进去吗?  相似文献   

16.
他,在家排行第五,当地人习惯叫他丁五,原是江苏省射阳县海河镇彭庄村人.现已成为海关居委会居民。近几年.在海河镇有一个悄然兴起的“陈三特色风味狗肉馆”.当家的就是丁五.在海河周边地区有一个叫得响的建筑工程队。老板也正是丁五。更令人们难以置信的是,这位丁老板,曾是一名刑满释放的“浪子”:在回归后.也曾经思想消沉.自暴自弃.后来面对党和政府以及安置帮教组织的真情关爱.他冰冷的心灵又有了暖流.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自强不息,自主创业,事业越做越大.成了远近一方小有名气的人物.重新写出了亮丽人生。  相似文献   

17.
在《理想国》第一卷中,色拉叙马霍斯先后提出三种正义观:正义是更强者的利益,正义是法律,以及正义是他人的善。根据传统看法,他鼓吹“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因而是一位无道德主义者。研究表明,“正义是法律”才是他对正义本身的定义,另外两个正义观只是关于正义结果的描述,因而他是一位法律实证主义者。法律实证主义曾经树立起现代国家法律的权威,却带来了道德选择冲突与政治极权主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张剑近况     
《法律与生活》2009,(20):17-17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第一天,本刊记者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了张剑本人。他1米86的个头,长得很帅气,但微笑的背后隐隐有着曾经一年多“牢狱之灾”带来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他曾经是江西省抚州市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表面上,他是两届区政协委员,商界亿万富翁,实际上,他是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黑社会老大,多年来,他在当地无恶不作,慑于他的淫威,加上他背后有强大的保护伞,所以横行多年仍平安无赖,近日,这位罪恶累累的黑帮老大终于得到了应有惩处.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26日,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北京京西的一所医院里,一位是重老人走完了坎坷入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他的名字叫袁殊。这是一个曾经以沸腾的青春热血创造过入生辉煌的名字,也是一个曾经自甘毁誉、一度暗淡灰色的名字。死者已矣,历史犹存。在他谢世十年之后,他的后入却在为这个名字的清白,进行着一场引入关注的名誉权讼争。京城爆发“世纪诉讼”这场被广州作家谭元亨称之为“世纪诉讼”的名誉权案,缘起于两部潘汉年传记,即1991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传》和199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这两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