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明明  李政 《农村青年》2011,(10):52-52
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诈骗的花样也不断翻新,名堂越来越多。为避免群众上当受骗,有关专家提醒,要注意防范几种电话诈骗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个以斗笼子买卖高档化工原料坐地分钱的诈骗团伙,其成员全部是天门市多祥镇的中年农民。这个团伙的诈骗手段特别像小品“卖拐”,团伙成员分工像演员一样,扮演着甲乙丙丁不同的角色,而且每天都以同一个故事忽悠受害者……  相似文献   

3.
王纪刚  郭宣 《农村青年》2011,(12):53-53
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网络诈骗也日渐泛滥起来。有些农民兄弟上网不久,网络知识欠缺,往往受骗上当。  相似文献   

4.
金凤 《农村青年》2014,(8):52-54
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有一起“二奶诈骗”案。当事人姓黄,女,1989年出生。她借着给某银行经理和某企业老总当“二奶”的便利,虚构事实,诈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小黄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50万元.这起诈骗案,源于几年前的一段“红薯爱情”……  相似文献   

5.
徐锐 《农村青年》2008,(4):48-4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使农村市场日益活跃,给广大商家和农村个体经商户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但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商家、企业和个人,打着“送货下乡”“低价处理”“文化下乡”的幌子,把一些长期积压、过期变质、报废处理的商品拉到乡下集市向农民销售,发不义之财。例如,保温瓶不保温、旧衣服、翻新的家电;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购物因其快捷、时尚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在互联网上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轻轻松松得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一些不法分子则通过网络购物的特殊性进行诈骗活动,利用钓鱼网站、虚假客服等手段妄图借机“大赚”一笔。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07,(2):55-56
只要集资一笔钱,委托公司帮经营就能旱涝保收,每月有分红,每季还有利息,利息还高于银行,这样的投资回报真可谓诱人。但你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集资诱惑,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近日,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审理终结了一起“九龙猪”吸收集资诈骗巨款76万多元的案件。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6,(1):42-43
农民进城打工,有时会遇到黑心肠的老板,想出各种骗术让你干活出力,却让你拿不到工钱。他们的骗术大约有这样几种,农民工应加提防: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08,(11):18-18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在全中国人民积极抗灾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竟然利用国难进行短信诈骗,近日,海淀警方赴湖南、福建先后打掉两个捐款诈骗的团伙,5月19日到20日,4名嫌疑人分别被押解回京。(5月21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7,(3):44-45
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四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为了让农民朋友全面了解这份一号文件,我们对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1):60-60
近年来随着种植模式的多样化,农作物品种也逐渐丰富。以往炙手可热的“樱桃番茄”、“佛手瓜”、“紫甘蓝”等已不再稀奇,农民朋友要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就要不断更新种植品种。下面就介绍几种高效特色作物。  相似文献   

12.
刘晓 《农村青年》2008,(12):30-3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中国农民从业方式由“只能种地”发展到多样化就业。创业范围由“出不了村”延伸到五湖四海,生活方式由单调的“铁板一块”变成了多姿多彩.农村青年是我们杂志一直关注的群体.30年来,从在家种地到进城务工,他们走出了一条不平坦的路。在进城打工的30年中,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打工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时下农产品价格一个劲地涨啊涨,大米、青菜、猪肉、油,没有哪样不涨的。菜市场里两个土豆就卖6块多,一桶花生油要100多!后来专家出来告诉我们说,这叫做“恢复性上涨”或者叫“补偿性上涨”,意思是原来农产品的价格与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相比偏低了,农民感到不上算,所以把农产品的价格也涨上去,涨到“应有”的水平上。专家说,农民生产粮食蔬菜挺不容易,价格涨上去一点,让农民多一点收入,也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惠民县公安局近日成功侦破一起涉案10万元的网络诈骗案件,三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9-5案。在我们为公安民警竖起大拇指时,也不得不提醒身边的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应提高网络防范意识,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防护,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法规制度,对电信和网络里发布的信息,须核对其真实性,以避免掉进网络诈骗陷阱。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国”冻库申请书、“中华民国”财政部委托书、潜伏证、美联储文件……2010年4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审理过程中,这一大堆假造的文件,都指向了中国司法史上诈骗年龄最大的嫌疑人周志评,这个年已百岁的老骗子伙同被告人肖宛妮和王胜坤,3个小学文化的骗子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骗取了一个美国双料博士74.9万元。  相似文献   

16.
山东成武县大田集镇是大蒜之乡,全镇每年种植大蒜10多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大蒜产业示范镇”。该镇的农民依靠大蒜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新形势下的该镇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财富,像那些“獭兔上网卖、效益真不赖”、“批发往外走、再贵不零售”、“大棚种野菜、效益成倍来”的“农事新说”也就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7.
自从有了商品交易之后.买卖双方之间就成了一对矛盾体.买家是卖家的衣食父母.同时,卖家又会想着法子从买家口袋里掏钱.时不时.还会忽悠一下“上帝”。要想生意做长久下去.唯有诚信经营。真正做到心中有顾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子日:“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可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交友之基、经商之魂。作为生意人,就要诚实不欺.所以许多企业常把“诚信经营.信誉第一”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08,(1):47-47
为了迎接城里的客人,农民准备杀鸡。晚上拿谷子喂鸡时,他说:“快吃吧,这是你的最后一顿晚餐了!”第二天,公鸡躺在地上并且留下遗书:“咱已吃了农药,你们也别想吃咱。告诉你,公鸡也是不好惹的!”  相似文献   

19.
晨光 《农村青年》2009,(6):60-60
3月初,我从朋友口中得知县城有个王老板因儿子生病做手术要钱,有5吨多菜油急需转手,每公斤价格比市场批发价还便宜0.5元,这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机会啊,我有点不相信这是真的。当天下午我就赶到县城找到了王老板,证实了这一信息的真实性。王老板说:“只要货款能一次性付清,其他都好说。”  相似文献   

20.
金童  保国 《农村青年》2007,(6):62-63
您收到过手机发送的中奖短信吗?相信您即使收到。也不会再轻易受骗了。因为这种骗术已经应用太广泛。因而显得太陈旧了。您很可能会随手将这类中奖短信删除掉,并带着几许自得地对自己说:我对这种骗术已经有免疫力了!然而且慢,骗子还会用其他手段把他们预谋好的“中奖信息”送到你面前。让你觉得这次完全是因为自己运气好。只要你的心怦然一动,好,骗子们就要弹冠相庆了。不信?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